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屿硐天游记

[游记]长屿硐天游记

2007-07-16    

很早就听说浙江温岭有个叫“长屿硐天”的国家4A级旅游区,景色迷人,有“天下第一硐”之美誉,很值得一游,所以早就想到那边跑一趟,这次居然有了那么一个机会,能不感到高兴吗?

随着福建高速公路罗长高速的开通,一路从福州到温岭长驱直达,由福州出发驱车5小时左右就到了心中的目的地——长屿硐天。长屿硐天位于温岭市区东北十公里,冈峦起伏之处,就是被称为“石板之乡”的原长屿镇。这里的石质洁白细腻,有1500余年的开发历史,至今留下了28个硐群,1314个硐体,众多石硐组成了一幅集雄、险、奇、巧的壮丽画卷。

天公作美,当日风和日丽,当我们一踏进长屿硐天的景区,眼前的景色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长屿硐天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野山四大景区组成。在景区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漫步进入八仙岩景区,第一眼便可以看到一条长约几公里的竹林。这里山间路旁,遍地翠竹,可谓“一径万竹绿”。唐代诗人李贺赞道:“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埃。”而夏日雨竹的洒脱,秋晨雾竹的缥缈,冬夜雪竹的高洁,也各擅其胜,各有奇趣。每当清风徐来,竹海绿浪滚滚,萧萧竹声和潺潺的流水,组合成天然的乐章。漫步于竹林小道,闻林中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听竹声,观竹影,实在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长屿硐天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石文化之乡,导游向我们娓娓道来:在距今1亿多年的中生时代,火山喷发活动频繁,大量的中酸性火山灰向上喷发进入大气层,形成分布广泛的火山灰流,火山灰流落在长屿地区的平原、丘陵或水中堆积成凝灰岩。凝灰岩形成后,后期构造破坏和侵蚀影响不大,并具有储藏最大、厚度大、完整性大、规模大、成层性好、保存好等特点,且石质细腻,石色多样,为石材的开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500多年的石板石料开采与加工的历史,还造就了长屿地区一代又一代的石雕能工巧匠,在这两方面条件下,经过千百年的斧凿经营,形成了险峻的峭壁和幽深的硐天。硐中有峭壁、飞瀑、流泉、碧潭、幽谷;而寺观、摩崖、石桥、村落附丽其间,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

八仙岩景区位于凤凰山东侧,因山巅岩壁上有八块酷似八仙聚会的山岩而名。走进八仙岩景区,首先当提的是八仙岩寺,在八仙岩60多米高的长崖陡壁之下,隐藏着的一座寺庙叫八仙岩寺,它是景区的中心景点,寺如敦煌石窟,依岩硐而筑,大殿内岩壁上雕有十余米高的佛像,慈眉善目,庄严妙相。大殿右侧是罗汉硐,硐口不大,人硐则豁然开朗,内有五百罗汉石雕,硐左角有池,池水清澈,用之不竭。大殿左侧为卧佛硐,硐前有望海台,远眺东海,云蒸霞蔚,近见绿野平川,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风景独绝。

经过八仙岩寺,在寺的左边就是岱石庙,庙后断崖上有近人篆书“石破天惊”大字,字大如屋。庙中奉儒者董仲舒。庙前有“天人合一”石牌坊,上题:“一水洗心消忧虑,千峰耸翠礼前贤。”硐内果有洗心泉,泉水甘甜清洌,号称仙水。左侧听音岩,还可驻足细听石壁中之水声,淙淙铮铮如理丝竹。

游完左边的岱石庙,距石庙220余米处的东边就是石梁古洞了。洞前有一方天井,种植牡丹、南天竹等奇花秀木,墙外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可谓“洞天福地”。从洞内往外看,洞口及洞外的奇岩怪石,似雄鹰展翅翱翔蓝天。山上的那口泉,更是长年不干,泉水从洞顶而下,有如珠帘掩楼,彩虹闪烁。

沿八仙岩山边往回走几步,就可见到赵朴初所题“凌霄硐宫”四个大字,硐宫全在大山的肚子里,硐厅共有6000多平方米,这全是唐代以来,经无数石匠的开凿,才留下这鬼斧神工般的遗迹。现在硐宫已建成一个融观光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乐宫。以生动的立体造型和声、光等现代技术,反映了从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其中有盘古开天、夸父逐目、女娲补天、涿鹿大战和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场面,还有明朝戚继光在当地率民众抗倭的场景。

从八仙岩向西南方向行半公里许,便是峰峦起伏,山势威武的五龙山下的兴教寺。其四周古木参天,寺后峭壁爬满粗大的古藤。寺前怪石遍野,高数不等,有的是两快岩石组合,形似猴王在诵读刚从西天取来的佛经,有的似雄狮下山、老虎追绵羊、双龙戏珠、八戒探首张望,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在中岗山的半山腰处就是道源洞,它因古代炼丹者于此学道逢源而得名。站在山腰往下看,是每年春天开满桃花的桃花坑,因风景秀丽而又得名桃源洞。其东侧有高明洞,洞外有水池,前有照墙,内有千年银桂一株,真不愧为神仙洞府。
 如果说八仙岩景区是在热闹中看雄伟的话,那么双门硐景区则是在幽静中看奇险了。双门硐景区位于八仙岩景区的山背,目睹新建成的“双门硐”大型台门,就能激起游客的探险兴趣。景区内主要有双门洞、鹤峰洞、水云洞、紫云洞、观夕硐、净明硐等景点。

游完八仙岩景区,到相邻的双门洞景区去,在黄监山腰独秀峰旁的就是双门洞了。曾有明朝诗人这样描述它:“独秀峰边翠竹堆,幽溪如入小蓬莱”。

在双门洞西侧的60米处,便是鹤峰洞。它因坐落在一形似仙鹤头的山峰而得名,由6个洞体组成。高度和宽度均在60米以上,有的洞长200余米。从石隙中渗出的泉水长年累月地流淌,形成巨大的色彩斑谰的天然垂柳壁画,可谓巧夺天工。

在离鹤峰洞一百多米处的地方是水云洞,由52个洞体形成,有的洞长达500多米。洞内游个透天洞,可观丽日彩云;有两处瀑布,高的一处有38米,石隙中常年渗水下滴,有的似珍珠洒下,有的成水帘,若遇暴风,犹如身入龙宫。

游完双门洞的西侧再到西北侧约300米处,就是紫云洞了,此洞由6个洞体组成。洞群口是个宽大的仰天洞,仰天洞的右下侧,只有一条仅容一人一车进出的洞口之路,游人戏称为“华山一条路”。过此险境则进入另一个洞体,此洞四面石洞通幽,上下叠洞可望,顺着石级而上又可进入另一个透天洞。风和日丽时,洞内可看到紫云伸腾。清代初期有一道人在此结庐而终,现洞内仍留五间两层楼房。

顺着黄监山而上,在石船坑中部南侧山腰的丛林中,有一古洞,便是净明洞。从远处眺望,有一棵名为“迎客樟”的高大挺拔的古樟树立于洞口。洞内是尼姑庵佛殿,从大雄宝殿入内,是宽敞的通天洞,洞中有尊8米高、6米宽的济公像,是利用洞中天生的岩石雕刻而成。净明洞前的清溪、小桥、龙潭坑、龙爪石,洞顶上有巨大“龙”字,都依附着动人的神话传说。在与净明洞遥遥相对的山坡上,有一大一小的向天伸展的岩石,形似老猴和小猴和在此景北侧的悬岩下有一石,似刚睡醒意欲追赶的兔子,其形态为净明古洞前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氛围。

这是景区内一个建设得十分高雅的石洞——观夕洞。进入观夕洞,如同进入世外桃源,九曲桥下碧波涟漪。举头但见弥勒大佛笑迎八方来宾,这是一尊用硐内巨石雕刻而成的大佛。大佛后面是一条硐内长河,坐游船可进入一个浪漫无比的大石硐,那里面有蒙古包,坐在蒙古包里品茶、做生日,真有一种超脱自然、与世隔绝的感觉,观夕洞新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岩洞音乐厅”,这里每天都能享受到“游长屿硐天,听岩洞音乐”的待遇,那音乐不用任何扩音设备,原汁原味地在山洞里回旋。从岩洞音乐厅往上看,那种硐中有硐、硐上叠硐、硐硐相连的奇险景观全都有集中在此。在这里,游客虽然看不见“瑶琳仙境”、“灵仙幻境”里的钟乳磐石,却看到了“人的伟大”、“劳动创造的美”。沿着300多级石级盘硐而上,在观心桥上还可以细细观赏对面峭壁上雕刻的“心”字。再往上攀登,还可以看到天下第一悬空井、泉声石韵、汉樟、石碗等景点。尤其是一口石碗,是就地取材雕凿而成的,现在已经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堪称世界第一大碗。盘旋来到40多米高的山顶,便可静心欣赏因岩雕凿的神情各异的观音,如今已由当地能工巧匠雕刻成功11尊观音壁雕。据介绍,要在观音壁雕刻32尊观音,一展温岭石匠的风采。观夕阳洞内还容纳了古今石文化的杰作,温岭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从各地搜集到各种石雕作品,有高达五六米的石龙华表和千古石龙柱,有小巧玲珑的石磨,还有石捣白、石锁、石马、石人、石屋、石车、石狮、石碾、石推、石碎、石擂鼓等等。民间石雕,应有尽有,成了石文化的博物馆。“独秀峰边翠作堆,幽栖如入小蓬莱。”明代进士长屿人李王遂曾写诗赞美过长屿硐天,如今长屿硐天真的成了小蓬莱了,海内外游客对这个世界奇迹很感兴趣,前来观光旅游的络绎不绝,长屿硐天由此也演绎了千年古硐的神奇。2004年12月20日,国内著名导演张纪中率《神雕侠侣》摄制组考察了长屿硐天双门硐景区,并选中集雄、险、巧、幽于一体的双门硐作为外景拍摄地。2004年12月30日下午,《神雕侠侣》电视剧剧组移师长屿硐天的双门硐景区岳峰硐硐内,拍摄第23集中的杨过“剑魔独孤求败”的几场戏。2004年,长屿硐天的山、硐、水连成一线。今年,景区又投入1500万元,征地50亩,兴建标志性建筑,开发双门硐景区。

除了长屿硐天景区外,温岭还有新世纪阳光首照地,中国的巴黎圣母院——石塘,世界地质公园方山景区等。去长屿硐天旅游也是极好的品尝海鲜的机会,那里有黄鱼、鲳鱼、石斑鱼、鲈鱼、墨鱼、章鱼以及蛤蜊、蛏子、香螺等,长屿的小吃也很多,有糖糕、乌饭麻糕、方糕、青团、洋糕、光饼、洋菜糕、石莲糊、鱼面等。在品尝完海鲜和小吃后你也不妨带点土特产回家馈赠亲友,比如:松门白鲞、洞下紫菜、淋头泥螺、弹海干、乌贼干、海蛰、鱼胶等名特产。

不知不觉中,此次的游览行程也已经结束,相信这个神奇的世界地质公园————长屿硐天会更神奇,更加美丽。

(本文已被浏览 271 次)

原始链接:http://www.tzlyzx.com/zlcg_view.asp?id=307
转自:7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