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7 18:40:48 来自: 翡冷翠.Mahiraga. (北京) 知道自己還會再去的,所以才說,這是首次,還會有再次、第三次……的。 先在日記本軟件里啰啰嗦嗦地寫了好長一篇流水帳,回頭才發現,烏鎮網站的論壇上有一篇特別可愛的帖子,跟這次自己的出行比較了一下,真的劃算,如果最近誰要去,請參考這個方案。http://www.wuzhe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2727&page=1 我想要說的是,在去烏鎮之前,我是絕對不看好西柵的,總覺得沾上商業的東西都是變質的。但我錯了,我經歷到的卻是失望的東柵和家庭旅館,充滿驚喜的西柵和民宿。也許是之前對二者分別期望過高和過低? 當然,我去錯了時間,為了體會《似水年華》中清冷靜謐的意境,我就不該選擇在清明節假期去烏鎮,但我不能再等下去,再錯過烏鎮了,從2003年看過這部戲之后就開始期待烏鎮之行。這次去,無非就是探個路,“摸清路線”吧。 【先說東柵吧】 4月5日清晨6點多的東柵,已經是人頭攢動,雖然大多是青年學生拉幫結伙,但也讓本來就狹窄的東柵更加擁擠。這個時候,戲中的書院——“晴耕雨讀”景點還沒有開門,大家只能在街上走走,去已經開門做生意的人家門口買定勝糕、青團、臭豆腐等小吃品嘗。 7點不到,王阿姨已經來了兩遍電話催我趕緊回去了,因為7點保安就會來東柵把游人都趕出去清場,然后要9點多才能再出去。 將近9點,窗外的導游喇叭聲開始響起。這時候王阿姨問我要不要出去走走,可以混在旅游團里出門去了,而我卻想呆在房間里讀帶去的《國學概論》。 昔日的拍攝地,立著金屬銘牌,說這是《似水年華》里的什么什么,那是劇中的什么什么。書架上擱著零散的道具書,落滿灰塵;齊叔做過的藤椅上有個大洞;文在書院的房間被一道紅線擋住,說暫時不開放,而他的工作間,沒有書架和魚缸的阻隔,一目了然,誰會想起“抽出一本書,四目相對”的瞬間?? 染坊里掛著藍印花布都曬落色了吧,被游客們拽來拽去,擺出各種姿勢拍照留念。我不忍心錯過它,但也不可能也去擺出那個自己認為愚蠢的姿勢去拍照,只好等人少的時候拍……還有三白酒的作坊,人!到處都是人!北京城里的人已經足夠讓我恐懼,但在烏鎮的東柵,竟然也是這樣……后來我跑到景區的背面,這世界終于清靜了……可是,青石板路和木門也沒有了……去了逢緣雙橋,左右逢人-。-到最后,真的沒有心情再去尋找電視劇中的點滴。 【再說家庭旅館】 事先聯系東柵家庭旅館,淚小魚推薦的鐘阿姨家里已經客滿,最后聯系到的是王阿姨。她和她老公丁叔叔特別謹慎,一開始不肯答應我訂房,說最近旅游公司查得太嚴,不敢接生意。后來終于答應了,還囑咐我晚上11點再進去。OMG!那11點之前讓我干嘛?夜游西柵。對,晚上8點多到達烏鎮景區那個正在裝修的牌樓門口,丁叔叔給我叫了一輛三輪車送我去西柵景區,5塊錢,讓我10點鐘再在茅盾故居前碰面。于是我就被迫夜游西柵……雖然也在西柵聽到了“太美了!”的尖叫,但跟第二天東柵的擴音器噪音相比,真算不上是什么了。況且西柵的夜景真的很美,謀殺了我不少的菲林。 夜游到10點多,到了王阿姨家,那叫一個心寒:穿過門廳,廚房,小院,打開木門,擺設非常簡單普通的房間,看不出這是在烏鎮還是在石家莊。兩扇窗戶上還用圖釘按著遮光布,不知道那后面是否真的是窗戶?白天還能打開看風景么?床單似乎是新的,但枕頭和被子的顏色都十分可疑。只能和衣而臥,用披肩抱住了頭發。王阿姨敲門送來一杯菊花茶,這才稍微溫暖下來。 早晨吃過餛飩,王阿姨讓我先把今天的住宿費先交了,120,我討厭吵架,我也知道在很多網上大家的攻略里給出的價格都比這個要低,我只是不想鬧不愉快。后來在我的詢問下,王阿姨把窗戶上的遮光布拆掉,露出兩層窗欄,里面是塑鋼的,外面是木頭格子的。還好,我也算是枕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