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印象(游记)

[游记]乌镇印象(游记)

2007-07-16    sina.com.cn

小桥,流水,人家,似乎是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东西,还未到过乌镇,已被诗般的图片所诱惑,怀着一颗朝圣般的心前往了心中的圣地——乌镇。

早已上网查过路线,所以买票,坐车,没太费什么力气,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不过在从嘉兴开往乌镇的公交车上,吐得一踏糊涂,司机似在展示他的驾驭本领,一路上开的飞快,幸好我们在中间的坐位上,可怜了后座一排,身体像个皮球,在车顶与座位之间传球,我早已晕得一踏糊涂,不敢睁开眼睛看这壮观的一幕,在我把黄水都吐出来的时候,车子终于停下了,真可怜了一路上的美景。

据上网查的资料说,其实下车后走不远便是乌镇了,不用再去做什么人力车,省得白花这冤枉钱。虽然打定了主意自己走,可身边的说客却拉住我们不放,说什么拉我们进去可以省掉门票,见鬼呢?我早已打探的一清二楚了,骗我们,没门。好不容易逃出了汽车站,跟LG随着人流向前走,看看我们的装束挺搞笑的,大街上只有我们两个穿着厚重的羽绒服,一看便是道地的北方人。把厚重的衣服放进背包,继续前走,一座小桥映入眼帘,桥多是我来到南方的第一感觉,流水倒是不太敢恭维,虽没散发着臭味,颜色却不是清澈,心里陡然生出一股失落。

步行过一段小桥,感觉路线似乎错了,因为人流已不太多,问过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已经走过了,我们又折回去向那条我们认为不可能的地方走去,不过确是没错,青色的古石板,曲曲折折,两边的小贩,一个挨一个,小贩多的地方必是景点无疑,这是规律,就像花圈多的地方必有医院一样,无可厚非。

太阳慢慢下滑,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有那么一瞬间似乎感觉逃离了世间,人们说下着雨,漫布在乌镇的石板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可惜,南方的细雨没有欢迎我们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天一直湛晴,而太阳早已落下去了,找了一家旅馆放下背包,便又出去了。

找了一家小店,要了几个菜,店主一个劲的推荐他们的特色,好像是什么水煮鱼片,等了半天的功夫,上来满满一盆“汤”,呵呵,真是水煮鱼片,鱼就像人参一样稀少,捞半天能捞出一块,只感觉辣,也没尝到店主所谓的“鲜”,反正吃下去,肚子不觉得饿便是了。

在街了逛了一圈,便回旅馆去了,老板倒是不错,提醒我们明早一大早起来,去景点里面吃饭可以躲掉门票,我们嘱咐老板早点叫醒我们便上楼去了,头仍然有点晕晕的,准备洗个澡早点睡觉,流出来的却是冰凉冰凉的水,老板提醒说,一般不经常用,放放吧,将就着用,晕死了,放了半天,却不敢去洗,为洗个澡,感冒了可太不值得,简单洗漱了一下,便睡去了。

早上醒来,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了,还没穿衣服,老板便在外面喊,我们一骨碌爬起来,简单洗漱了一下,便往外跑,跑到半途,想起忘了拿相机,我匆匆跑回去拿,我们刚跑进景点,收费的人便上班了,好险,按老板教我们的,在景点里找了一个地方吃早餐,嗯,虽然早餐贵了点,感觉却蛮好,看着小桥,流水,人家,看着像鸡腿的棕子,心情还不错,棕子吃到一半的时候,餐馆老板提醒我们要查票了,让我们快点吃,然后去对面的弄里躲一躲,于是半只棕子狼吞虎咽的便进入了我们的肚子,一边往里弄里走,一边跟LG说,怎么感觉这么像黄宏宋丹丹里的《超生游击队》,LG说,没办法,谁叫咱想省下门票钱呢,一想近二百块呢!躲吧!正在庆幸躲过“劫难”之余,从胡同里窜出一红袖章,“票呢?”“出去吧!”唉,这是乌镇最最烦人的地方了,里弄这么多,躲都没法躲,呵呵。

灰溜溜回到旅店,老板说,不是让你们躲到餐馆里面去了吗,晕,早说的清楚点啊!看来这钱是省不下了。打了门票,我们理直气壮的往前走,这样也好,看谁还查我们,不用心惊胆颤了。

乌镇,就是我们花了一百二十块钱进去的地方,其实是开发出来的青镇,老乌镇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游览的地方,其实就是两条街被圈了起来,一条乌水河,地方都不如青州的古街长,房子确是我们没见过的房子,临水居住,窗户很低,这里的人家就在这条“乌河”里洗衣,刷马桶,洗鸡,洗鸭,在这条几乎不流的死水里洗的鸡能吃吗?联想到早餐吃的棕子,用的餐具是否就是用这条河里的水洗的,我的胃里一阵翻腾。

走过长长的里弄,许多作坊便涌出来,进每一个作坊都要从门票上打孔,如果没有门票,便不能进作坊参观,这里居住的人们大多是老人跟孩子,年轻的差不多都已搬离这里,据说,这里的房子需要人气,长期不住便坍塌了,只有一些老人,或许舍不得这些古老的东西,一直在这里居住,才使得景点里面有点自然的东西,我喜欢自然的东西,不喜欢因为是景点,而修饰得面目全非,正因为这样,我选择乌镇做为了我第一个旅游的地方,现在看来,凡是称为景点的地方,都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了。 

里弄里面以古老的东西居多,在“百床馆”里我见识了古代小姐们的睡床,据说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可惜我不太懂得欣赏,只觉得比较有趣而已,呵呵,让我这么不懂得欣赏的的人去评论只是亵渎了它而已,“织坊“里面有两个老人正在纺线,织布,当然这是他们的工作,只为了游人参观而已,老人们很乐意游人拍照,教游人们做样子,好多人都兴致勃勃,这么古老的东西,相信现在很少见到了;进入“染坊”,我们当时也比较好奇,高高的木架上挂着好多的布匹,况似《哑巴新娘》中的场景,全部都是印着小蓝花的布匹,这是乌镇的一大特产,只是布匹天长日久悬挂着,风吹日晒,很多已经褪去颜色,失去了鲜艳的光泽,并没有人把他们换下来,依然让那些褪去颜色的布匹在风中飞扬,把人从古老年代中拖回现代,这只是摆设而已,染缸里的颜料,水已经臭得让人不敢近前,让人仅有的一丝遐想也消失的无影无踪;“酒坊”里进去的时候人山人海,我们来的日子正好是星期天,好多个旅游团都赶在今天来了,一不小心,旅游团凑成一块,便是解说员提高了声音,也令游人们听到嘈杂的声音,我们来的真不是时候,在人最多的时候去体验乌镇的古老,这似乎是很困难的事情,好多游人都在买“酒坊”里的“三白酒”这也是乌镇的特产之一,味道却是一般,只是因为特产,呵呵。还有“皮影戏”,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了真的皮影戏,虽然乌镇离我想象的相差甚远,离漂亮的图片也差了好多,但却让我见到了许多第一次见到的东西,这是来乌镇最值得开心的地方了。里弄里还有好多的作坊,木雕,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早在来之前就听说过一座很有名的桥“逢源双桥”,逢源双桥,顾名思义,是有两座桥构成的。这是乌镇唯一一座带有廊棚的桥,因此又叫廊桥。乌镇人赋予逢源双桥好多美丽的说法,什么这是夫妻双桥,要男走左女走右,到桥中央的时候要隔着廊窗深情对望;还有左升官右发财,左右逢源之类,我站在桥头观察了好长一段时间,发现走左桥的比走右桥的要多好多,看来大家都比较希望仕途昌盛?我则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遭,看来是既升官又发财,呵呵,如果灵验的话,我知道这是人们赋予他的美丽童话而已。

还有高杆船,财神湾,等等,感觉也一般,故事比较吸引人而已,只是我比较喜欢切身的感身,不喜欢去听那些所谓的故事来幻想,最喜欢的便是沿水的建筑,全是黑瓦白墙的临水房子,搭上青石板的众多小桥,错落有致,不禁产生一种错觉,想要在这里生活一阵子。

乌镇还有一个特产,便是“姑嫂饼”,味道像极了北方的“炒面”,吃一个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买了一袋青梅,味道很不错,酸酸甜甜,清清脆脆,样子特别像刚长的桃子,准备出了景点买些带回去,却是怎么也找不到卖的,回来后后悔了好一阵子。

老乌镇我们没去,因为行程安排的比较紧,在青镇逗留了一天,我们便离开了,可能今生都不会再去吧!再古老的东西被开发出来加以商业化,一切便显得低俗了,古朴的民风,千百年的小镇,或许只有在想象时才成就了那份完美吧!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57a4f70100064n2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