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的颜色

[游记]乌镇的颜色

2008-05-22    sina.com.cn

这次进乌镇,走的是另外一个入口,门前一个大广场,戏台上正在演一出桐乡花鼓戏,唱腔比越剧稍稍要高吭一些,看戏的人躲在廊下,看上去也是有听没听的样子,花鼓戏的调子在空旷的场院上空回荡着,我的耳朵里灌满了这香糯的调调,走进一条窄窄的石板街,就在沿街见一铺子,高悬的横匾上书的是“林家铺子”。从前,乌镇应当是有这样的铺子的,只是铺子的名字不一定是这个叫法,后来,乌镇的一位作家写了部小说,取了个篇名叫《林家铺子》,所以,这家铺子的名字肯定是从那位作家先生的小说中偷来的。铺子里卖各种各样的百货,挂的最多的是蓝印花布,这种色调典雅的印花布是小镇的特产,长得秀气的小镇女子穿了,有说不尽的风雅。她们走在小镇的街上,扭着小蛮腰,也是一色蓝印花的头巾一摇一晃的,就把小镇的风韵晃出来了。

到了镇上,照例要去立志书院。这是写《林家铺子》的那位沈先生从小读书的地方,现在做了陈列馆,书院旁就是沈先生的家,一间书房据说是沈先生用他的半部小说的稿费翻建而成的,我想,要么是当时的物价便宜的出奇,要么是当时的稿费高的出奇,因为现在的读书人,要用半部小说的稿费盖一间书房,有些天方夜谭。在书院的楼上,我看到一对忘情的恋人,躲在窗前的帘下接着一个吻,我不是故意要偷看他们的接吻,实在是这个吻接的时间过长了,而且,沈先生的雕像就在他们的正前方。想来沈先生也不是那种很保守的人,他们选择在这儿接吻一定是有他们的理由的,比方说,他们是一对爱好文学的人,他们从很远的地方特意赶来,要在先生的雕像前表达他们的爱情,如果是这样,沈先生一定是会原谅他们的鲁莽的。

临河的屋子,除了一小部分做了店铺,大多依旧是住着小镇的居民。站在望佛桥上,我听到从一间屋子里飘出戏曲的唱腔,好像跟广场上演的差不多,河畔的窗台上,搁着无数盆花草,声音就是从这些花草间穿越而出的,在水上袅袅地飘逸着。一棵树从黝黑的屋脊上长出来,绿色的树叶在风中轻摇着,看上去,像是在和着戏曲的调子。

镇上可看的内容很多,比方说那间专门染蓝印花布的染坊,那座酿三白酒的作坊,还有一间当铺,高得离奇的围墙,也都是难得一看的。在酿酒作坊里,我又遇见了那对在沈先生雕像前接吻的恋人了。那个看上去清清爽爽的女孩子径自走向一缸三白酒,先喝了一杯,酿酒的师傅说,这个女孩能喝,又舀了一杯,女孩也不客气,一仰细长的脖子,就一饮而尽,我以为她就此打住了,那女孩竟然又喝了第三杯。喝完了,拍着喉咙说要醉了,要醉了,说着就走到一堆空酒坛子前,在恋人的脸上亲了一口,边亲边说,让你闻闻酒香。我想,一张脸笑开了花的男子闻到的一定不光是酒香了,他闻到的说不定还有青草的香气呢,长相清爽的女孩子身上会有一种青草的香味飘逸而出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c3516010005de.html2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