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记忆 |
[游记]乌镇记忆 |
2008-05-22 sina.com.cn |
药店旁的财神神龛便是东街的起点了,龛里的赵财神还在只是黑黑的.东街长长的,一眼也看不到头,青石板路委蛇向前延伸着就像一段故事,已经开了头,等待着你去结尾.路两旁是木板筑起的房子,木板有了些年头了,灰灰的,有的似乎还有木刻,只是都已经模糊了,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了.导游说这里的建筑都是徽派的.哦,那么这便是些吉祥的图案了.因为徽派是这样的,晚上逛街上的古玩店应证了,那里有不少木刻,多是如五蝠,石榴,佛手,童子类的.只是这里的建筑没有徽州的气派,而显得秀气些,不象徽州的金碧辉煌. 漫步在街头,感觉还是有的,静谧,祥和.只是人很多,倒让人觉得有些不适了.街上比较有特色的我觉得是一个青龙水会,先听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个什么帮派,进去一看,原来是当地的”消防局”!古式的水枪,水箱,竹管,都是木房,那能不注意消防啊.还有一个大染坊-----=====,感觉像是到了方德家.听老人说过原来的植物印染,哦,原来是那么回事啊.它那主要是印花吧,不过不同于现在的,而是先用镂空的木板留出花纹,花纹上面有层涂料,染色的时候花纹处就染不上色,空白的染色之后,再把花纹出的涂料洗下来.就这样,印染就完成了.现在染坊里没的人染布了,只是象征性的挂着几匹布,早都掉色了.染坊前面倒是开了个铺子,卖蓝印花布.其他的如什么百床馆.民俗馆,木刻馆,钱币馆,倒也可以,只是特色不够.我的观点啊.不代表大众意见.里面人也是贼多,闪光灯让人眼花缭乱. 再就是伟大的文学家茅盾的故居了.里面人不是很多,人都奔前面的修真观去上香了.按毛主席的划分成分,茅盾家应该是个大地主.他家的房子是邻居的十几倍.房子大,房间自然多,左绕右转有些迷失方向了.茅盾的祖父经商起家,然后大兴土木,建筑’茅’宅.故居各种功能的房子都有,乃至私塾.茅盾的<<家春秋>>想必有他家生活的足迹吧在故居了转了许久,迷迷糊糊,大啊.茅盾的著作读了些,江南的气息,造物的灵秀,赤子的心怀,颇不简单.毕竟是”纨绔子弟”.尤其是他的文中对农民,民族小资本家的关切,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爱憎分明,知识分子的良知!茅盾后来把他的大部分稿费25万捐赠出来创建了茅盾文学奖.现在的文坛么样说呢,应是没的说的,尤其是近几年.幸而茅盾奖还能刺激出来几部好点的作品.不然文坛就让人绝望了.茅盾同志的原名是不是沈雁冰.原来高考前背过,不过现在有些生疏了.感觉对不起他老人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033ea01000979.html1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