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行(1 |
[游记]乌镇行(1 |
2008-05-22 sina.com.cn |
江南水乡——乌镇行(1—2号) 2007-01-07 22:35:17 大中小 2007年终于在千声万呼中,姗姗而来。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和全国其他单位一样,为庆祝元旦的到来,放假三天。在放假前的一段日子杭州的天气都还不错,晴朗占主要。不知道老天在干吗,偏偏在放假的时候,阴雨连绵。本打算,要是天气好,就在杭州市区陪朋友逛逛街,怎奈这样的天气,sigh! 我和朋友商量去乌镇游玩,尽管我去过乌镇,那里对于我来说很不陌生,但是我去的那么多次几乎都是天气很好的时候,好像风和日丽占主要。在阴雨天气,我却从来没有在那里游玩过,我施展嘴皮功夫终于说服朋友和我一起在雨中游乌镇。 有人说,秋季的乌镇最有风味。我这次却觉得深冬,细雨下的乌镇更具静谧美。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稍加休息,随即就开始了晚饭。晚上的乌镇显得格外的寂静,红色的灯罩,散发出丝丝柔软的光,我和朋友牵着手轻轻踏在深巷里的青石板,不敢发出声音,生怕惊动了原有的宁静。深巷里走不多远都会有几户人家,门口摆着自制的工艺品。朋友对那些小巧的鞋子很感兴趣,我建议买下一双,可她却说只想拍下来。又怕别人不让拍,就稍走开一点,拉近镜头拍了下来。那样的鞋子穿是不实用的,但是作为艺术品却有一定的价值。那些艺术品通常不是单一的,在那些精致的鞋子旁边就摆了许多蓝花布饰品,蓝花布是乌镇一大特产。据后来导游说,当年黄磊来乌镇的时候正值晒场上挂满了蓝花布,那个场景打动了他,他才真正放弃周庄转而在乌镇拍摄那部不知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的《似水年华》。我夏天的时候也见到一些MM在头发上系一块蓝花布,朴素中又显俏丽。我个人认为乌镇之所以长此以来吸引那么多爱好者,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乌镇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的,亲切的,而绝非俗气,绝非霸气。 一个旅游景点,要想源远流长,和她本身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乌镇也不例外。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茅盾就出生此地。其故居本身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古民居,这个故居有600多平方米,为日式建筑,据说是茅盾用《子夜》的稿酬建造的。在茅盾故居不远处是林家铺子,看过小说《林家铺子》的人对茅盾笔下所描写的人间百态想必有感触,所以去乌镇,林家铺子也是必去之处。在乌镇明信片上,看到一处说乌镇曾经出过一百多个进士。真是人杰地灵! 缓缓走出青石板巷,漫步于河边。河边的人家,围在饭桌前,其乐融融,见到此情此景才真正理解何谓“人家尽枕河”。沿着长廊一路走来,在昏黄的路灯下,乌镇的墙壁散发着迷人的光泽,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而诱人,好似一幅天然浑成的油画。长廊又是乌镇的一大特色,走在长廊里,让人觉得深远,坐在长廊边,看朝阳初升,夕阳西下,河里轻轻划动的游船,船桨拨开水面,划出条条波纹。当然这些都是我以前天气好的时候的感受,这次细雨下没有了以上的体验。渐渐走出长廊,走出景区。区外的风景又是另番风致,几户酒家正在营业,里面不时传来阵阵笑语,这样的情景正合了夜幕下的乌镇: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b2bb60100095s.html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