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

[游记]乌镇

2008-05-22    sina.com.cn

杭州到乌镇,他们讲藏语、穿藏装、信奉藏传佛教,而人口占多数的藏族却信奉天主教,这种奇异的文化现象更给这古老的盐井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在盐井及澜沧江峡谷地带,除了拍摄澜沧江边的绿洲、村寨外乌镇旅游景点,重点应拍摄古盐田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将逐渐走向消亡,因此抓紧时间留下这种独特生产方式的资料具有相当的意义。

2. 雪域高原的绿宝石——然乌

然乌湖位于西藏东部的八宿县境内乌镇游记,东距八宿县城90公里。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07米。长约26公里,宽1公里。整个然乌湖由两部分组成,即东面的然乌湖和西北面的安目措,两湖之间为沼泽和季节性水道。然乌湖景色瑰丽,湖水湛蓝,湖边是绿茵般的草场、田园和村庄,湖边山上均是莽莽原始森林,山顶则是重叠起伏,终年不化的雪山。在然乌湖拍摄的主要内容有:然乌湖晨曦中的湖水和雪山;湖边的村庄及田野中晒架上的草垛在早晚阳光中的光影效果;安目措出水口处的溪流和森林等。另外在然乌湖还可以深入村庄拍摄一些民俗风情的作品。

3. 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一来古冰川

来古冰川位于然乌镇以南30公里处,它是组成然乌湖水源的美西冰川、雅隆冰川、若骄冰川、东嘎冰川、雄加冰川和牛马冰川等六个冰川的统称,以其冰川下的来古村而得名。来古村是来古冰川末端一个美丽而又原始的小村庄,它的四周雪山环绕,村旁是大片绿色的田园和草甸,群群牛羊似珍贝般散布在绿茵遍野的山坡上,来古村好似一个深藏于雪山之中的世外桃源。在来古村里,你可以将村寨、田园、草甸、牛羊和劳作的人们置于雄壮的来古冰川前,用镜头充分表现人的生活环境与冰川的完美结合。因来古冰川位于然乌湖深处,道路状况较差,仅越野车可通行。但夏季洪水暴涨和冬春的大雪掩路都使你无法进入。

4. 藏东秘境一波密

波密县属西藏林芝地区,东距然乌湖120公里,西距拉萨600公里,海拔2000余米,是西藏少有的低海拔地区。波密境内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蜿蜒的河流,森林之上则是一座座高入云霄的雪峰。河谷森林间镶嵌着块块碧玉般的田园,而这些田园中间往往生长着几颗造型优美且高大的乔木。因此,森林,雪峰、河流、田园和乔木构成了波密主要的拍摄元素。波密的植被丰富,几乎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茂密的原始森林又使波密的雨量十分充沛,高耸的雪峰经常云雾缭绕,所以波密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秀丽与雄壮相结合的美,是雪域高原一颗璀璨的绿宝石。也被人们形容为“西藏的小瑞士”。

因波密雨量充沛,故晴天的机率不多,但在此外拍摄别介意阴天,阴天的散射光对森林和田园的绿色有很好的表现力。每年3月底、4月初在田间地头那高大的野桃树盛开的桃花却十分迷人,是藏东特有的自然景观。秋日的波密更呈现出迷人的景像,一丛丛红得发艳的灌木衬着一排排扬树灰白的枝干,林间的田园上整齐地堆放着金黄的麦垛,农人在银色的雪山下耕种着又一次的希望,金秋的波密到处都能构成无论是色彩和线条都非常优美的画面。

5.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林芝

位于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林芝县距拉萨约420公里,海拔3000米。尼洋河在藏语的意为“神女的眼泪”,当它从米拉雪山的涓涓细流到达林芝一带时,已形成了宽达数公里的河谷平原,河床上密布河岔、滩涂,河床边和滩涂上长满了树冠为圆球形的柳树。西藏的柳树有显著的特点,即树冠多为圆球形,这是当地人在柳树枝长到一定程度即将树枝砍掉,俗称“砍头柳”。当新发的树枝在高原多风干燥的气候中就自然形成了圆球状,林芝尼洋河畔的柳树林就是西藏柳树林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造型优美的柳树在尼洋河畔或独立、或成行、或成片在河床上构成了不同的点、线、面,林间和水边不时出现成群的牛羊和低头觅食的马匹,整个尼洋河好似一幅幅天然的风景画,安详、宁静、优美。尼洋河柳树最美的时间应为11月上旬,这时成片的柳树一片金黄,圆球状的树冠在湛蓝的天空下更像一团团金黄的火球。不少影友在拍摄了尼洋河柳树林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林芝具有惊世之美”。

在林芝除了拍摄尼洋河柳树林外,还可在海拔4700米的色季拉山顶上拍摄喜马拉雅山脉东面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拍摄时间为下午至傍晚,光线为顺侧光。傍晚阳光最后照到时间为,夏季9:00时左右,春秋为7:50时左右。不过因雅鲁藏布江的大量水气上升在南迦巴瓦峰周围形成大量云雾,经常很难见其真面目。

6. 走向世界之巅—珠峰

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定日县与尼泊尔的交界处,其北坡属中国,南坡属尼泊尔。作为世界之巅,珠峰是世人所向往的地方,更是摄影人梦中的“圣地”。不过要拍好珠峰,在季节的选择上很重要。一般来讲,每年的4—6月和10—11月是拍珠峰较好的时期,一是因为此时段天气稳定,珠峰露脸的机率较高;二是此时段同时也是到青藏高原旅行摄影的较佳季节,可将拍珠峰安排在整个拍摄计划中。但此时段的缺点是天空太晴,云彩不够丰富,4—6月珠峰山体上的积雪也不够多。7月西藏开始进入雨季,珠峰露面的机会少了,但此时珠峰若露出来,变化无穷的云雾似神秘的面纱不断装扮着珠峰“女神”的芳容。8月为西藏的雨季,这时珠峰被裹在厚厚的云雾中很难目睹它的真容。

拍摄珠峰的位置有:一是从定日县至珠峰绒布河谷路上的加乌拉山顶上。此山顶海拔5200米,从山口向南眺望,喜马拉雅山脉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从东向西排在你的面前,它们是马卡鲁峰(846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玛峰(8848米)、卓奥友峰(82014米),而珠峰则位于万山群峰之巅,尽显王者风范。在此处拍摄早晚均为侧光,若傍晚拍摄,珠峰面向我们的山体受光,画面效果要好一些。二是海拔5100米处的绒布寺。绒布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于1899年所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这里也是离珠峰最近的食宿点,距登山大本营约5公里。在绒布寺已感到珠峰近在咫尺,在这里可用绒布寺的白塔和经幡做前景拍珠峰,这也是最常见的珠峰画面。三是绒布寺至登山大本营之间的老绒布寺废墟一带。在这可以利用绒布河水面和老绒布寺的废墟做前景拍摄珠峰,尤其是老绒布寺东面的山体峭壁在夕阳下一片金黄,岩崖错落狰狞,好似走进了一个魔幻世界。另外,登山大本营一带是广阔的河滩,无任何前景,只可做到此一游,不宜拍摄。

拍摄珠峰,不仅是珠峰本身,更应关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绒布河谷就是表现珠峰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集中的区域。绒布河谷是珠峰下的绒布冰川融化形成的绒布河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绒布河最后注入定日县的另一条河流“朋曲”流向尼泊尔。绒布河谷平均海拔4000米,河谷中分布着大片翠绿的田野和座座绿树掩映的村庄。河谷边黄褐色的山体断面显现出明显的挤压皱褶,这些刻在岩石上的印记清楚地显明了青藏高原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绒布河谷最美的季节是7月,此时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与绿色的青稞交织在一起,头扎红色头布的藏族小伙子驾着具有南亚风味的四轮马车行进在黄绿相间的田野间,悠闲的牧童则赶着群群牛羊漫步河边,此情此景真好象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由于在珠峰拍摄时风很大,因此必须准备稳固的三脚架。尽管有关珠峰的照片已出现在各种媒体,但作为世人瞩目的世界之巅,能亲自来此拍下满意的作品,相信是每一位摄影人最大的愿望。

7. “神山、圣湖”和“鬼湖”的传说

冈底斯山主峰——岗仁波钦峰海拔6650米,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它与其西南面的玛旁雍措一起被人们尊为“神山和圣湖”,是全世界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最尊拜的地方。冈底斯在藏语中为“雪山之宝”的意思,它是佛教认为的世界之中心,同时岗仁波钦又是西藏原始的宗教“苯教”所崇拜的圣地。印度教称岗仁波钦为“凯拉斯”,他们认为印度教中威力最大的毁灭之神——湿婆神居住于此,而玛旁雍措则是他的爱妻“乌玛女神”的沐浴之地。因此,岗仁波钦和玛旁雍措就成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顶礼膜拜的圣地,是东方的“耶路撒冷”。

在圣湖“玛旁雍措”的南面是被称为喜马拉雅等五女神的纳木那尼峰。因此在玛旁雍措东北面可拍摄湖水、沼泽与纳木那尼雪峰在一起的画面。而在湖的西面一个叫“温泉”的村庄附近可以湖边的寺庙、玛尼堆和经幡为前景拍摄“圣湖”,这里也是拍摄玛旁雍措比较常见的位置。

玛旁雍措被人们称为“圣湖”,而在玛旁雍措西面不远另有一湖泊名曰“鬼湖”。鬼湖本名为“拉昂措”,原本与玛旁雍措同为一湖,后因地质变化隔成两湖。不过奇怪的是玛旁雍措是淡水湖,水质可饮用,湖里生长着大量高原无鳞鱼,湖面成群海鸥翱翔,湖边还有大片的沼泽草地。而拉昂措则是咸水湖,湖边全是荒凉的沙丘。传说早年有来此转湖的人喝了此湖的水后死去,故拉昂措被人们称做“鬼湖”。不过拉昂措的风光异常优美,碧蓝的湖水映着纳木那尼圣洁的雪峰,四周金黄色的沙丘更使拉昂措像一颗镶嵌在金色绸缎上的蓝宝石。在耀眼的阳光下,湖面碧波不兴,水天争色,在云彩光波间透射出无限的神韵,若在五月初到拉昂措,还可拍摄到湖面消融的冰雪与纳木那尼峰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

而拍摄岗仁波钦峰则应到岗仁波钦西南面的拉龙山谷。这是一个大峡谷,峡谷两边均为垂直的峭壁,谷底是一片河滩,一条清溪蜿蜒远去。岗仁波钦峰则犹如一座雄伟的冰雪金字塔端坐于峭壁之上,耸立于万山之巅。道道阳光从云峰中透射出来,在岩壁之上形成班驳光影,更使大峡谷充满了神秘的气氛。在这里拍岗仁波钦除峡谷山崖可利用外,还可利用玛尼堆,经幡等做前景,以深化“神山”这个主题。因在此地拍岗仁波钦上午为侧逆光。故下午拍摄效果较好。

西藏神山一冈仁波钦

西藏圣湖一玛旁雍错

西藏鬼湖一拉昂错

8. 真正的世外桃源——普兰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位于中尼边境处的孔雀河谷。在历史上就是西藏传统的通商口岸,因普兰四周均是高耸峻峭的雪山,故在“阿里三围”中,普兰又被称为“雪山环绕的地方”。普兰海拔约3700米,来自印度洋的暖风穿过喜马拉雅的山口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在整个以荒凉著称的阿里地区,普兰以异常优美的田园风光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站在孔雀河谷举目四望,周围皆是连绵起伏的雪峰,雪峰下是峭壁似的黄沙、砾石的积压层,再往下是孔雀河谷的片片绿洲和座座村庄。看着普兰这独特的自然景象,你真感叹大自然竟将雪峰、荒漠和田园这三种相离较远的元素不可思议地结合在一个狭小的立体空间,并形成一种完美的组合,以使普兰这幅优美的风景画在这个世界上难找第二个模本。

在普兰的拍摄季节以6—8月为佳,此时一片片翠绿的田园与黄沙、雪峰相互映衬,色彩对比非常强烈,很好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普兰除拍摄田园风光外,还可深入村庄拍摄一些人文题材的作品,以便进一步了解这个“世外桃源”人们的生活。

9.
造物主的杰作和淹没在黄沙中的文明——扎达

扎达县位于阿里西面的中印边境处,全县人口不足6000人,海拔3600余米,也是阿里地区少有的低海拔区域。扎达所在的象泉河流域为西藏古老的“象雄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十世纪,吐蕃王朝最后一个藏王“朗达玛”的后裔在此建立了长达700年的古格王国,并在西藏佛教复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格王朝后来在内乱和拉达克人(今克什米尔)的入侵下灭,将一段辉煌的历史淹没在滚滚黄沙中。

扎达还以目前国内最大的土林地貌闻名于世。该土林遍布整个扎达盆地,站在盆地边缘的高地上向下俯望,只见那平均宽度达30公里,长100公里的扎达盆地千沟万壑,层层重叠的土林连绵不断,远处是喜马拉雅山一排排泛着银光的雪峰。尤其在夕阳西下之际,重重土林被染成金红色,座座雪峰更如喷发的火山,其景象非常壮观。进入土林腹部,则好似闯进一个巨大的迷宫,绵延不断的土林有的像气势恢弘的城堡。有的似耸立的塔楼,更有的像不知名的怪兽,或蹲或跃。置身于扎达土林,你不由感叹造物主这鬼斧神工的杰作。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7a9b301008sj1.html5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