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 |
[游记]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因诞生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而为世人所瞩目的千年古镇——乌镇,近年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成为国内外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其实,乌镇除了水乡风光迷人外,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乌镇的诗词不少。从这些诗词里,我们可以看到古时一个原汁原味的诗里乌镇。 宋时乌镇,今人已无法实景体验。一些宋人诗词给我们留下一个月光下古树苍翠、野风芦花、桑阴连片的极为自然经济的乌镇夜景: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柘阴移月未沉。 恨别情怀虽恋酒,送衣时节怕闻砧。夜行船上山歌意,说尽还家一片心。——夜过乌镇(宋) 宋伯仁 宋人的诗里也留下了阡陌纵横、装满钓筒的小舟在乌镇的小溪里来往的场景,绘出一幅亦渔亦农的水乡景象。田在港西家港东,断桥春水步难退。束芦抉翁稳来去,不碍小船分钓筒。——乌戍道中(宋)楼钥 到了明代,乌镇以地当水陆要冲的位置以及新桥、新水阁的样貌展现在行人眼前。南亭桥下水无波,独客扁舟试一过。抚景自惭佳句少,思亲还恨别情多。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隔岸歌。即上高篷望西北,青山云影共嵯峨。——寓青镇(明)高岳;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风荡彩舟明月中,鸳鸯湖上水如空。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学峨眉故恼公。——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明)史鉴 诗中的南亭桥渔郎的隔岸歌、城里歌舞等等,都是宋代乌镇没有的景象。而后的江南名士祝枝山、文徵明到乌镇看望退休回家的王济先生,并为王济宅园的艺术氛围而诗兴大发:亭子岁春偶一来,将离零落锦葵开。红颜可惜难持久,白发如何不怕摧。书剑薄游宽宇宙,峰峦秀列小蓬莱。绿阴门苍南薰里,喜教流莺侑酒杯。——过王氏园壁题(明)祝允明(枝山);雨涤山花湿木乾,野云流影入栏干。泉声漱醒山人梦,一卷残书竹里看。——横山堂小咏(明)文徵明 可见,乌镇名宅在明代开始兴起。王济是一位能诗喜文告老还乡的“州判”,他20岁入太学,曾任广西横州州判,也曾代理知州,史书上说他颇有政绩,横州原来多盗贼,社会混乱,王济到任后,大刀阔斧,整顿治安,不出一年,风气大有好转。王济晚年因奉养老母而辞职返故里乌镇。王济家境丰殷,但他生活节俭,藏书颇多,回到乌镇后将其宅第辟为“横山堂”,常与江南一些文人酬唱诗文,品赏书画,其中祝枝山、文徵明就是王济的座上客。在明代的乌镇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乌镇的繁华,“长街迢遥两三里,日日香尘街上起,南商北贾珠玉场,公子王孙风月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beb32f010006rf.html1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