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尘世的乌镇

[游记]尘世的乌镇

2008-05-22    sina.com.cn

小小的观前街是一溜的商铺酒肆,所售货物均为乌镇特产,映入眼帘的多为蓝底印花的服饰,包括对襟小袄、头巾、手包等等,临街的货架上摆满了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用竹筒和坛子装着的三白酒,玉器、首饰、玩具等工艺品琳琅满目,好多美女游客戴着蓝底白花头巾在阳光下招摇显摆,嘴里嚼着豆腐干,却是十分的可爱。

那些繁荣,那些人间市侩反而徒增了我的审美疲劳,其实乌镇真正吸引我的是茅盾故居,从某种意义上说,乌镇因茅盾而名,茅盾让乌镇生辉,这里是一代文学巨匠擘的摇篮,就是那个写出《子夜》的《小说月报》首任主编,造就了《林家铺子》。东大街口,林家铺子毕显当年的繁盛,门前是狭长的东大街,过往游人水泄不通,我在人群中挤挨着往前挪,进入茅盾故居,我能感受到书香门第的浓烈氛围,就是这样一个既不豪华也不普通的江南宅第让十多岁的沈雁冰走出家门,成为中国文学天空的巨星,可是,南来北往的人们慕名而来,又有多少人深知茅盾?那些依傍茅盾铜像合影的俊男靓女们的内心是否胸怀忧国忧民的志向?茅盾纪念馆的立志书院里美腿林立,走马观花,不知人们抬头看高悬的“有志竟成”匾额有何感触?晴耕雨读的良好传统还会有人继承吗?怕只怕尘世的俗流早淹没了故往的报国之志。

由东大街一路往东,是余榴梁钱币馆、江南木雕陈列馆、乌青水龙会、织布作坊、箍桶作坊、宏源泰染坊、三白酒坊、江南民俗馆、百床馆、香山堂药店。我无心在人山人海里捞取本应属于我的那份兴致,满怀的激情也大打折扣,匆匆的来,匆匆掠过,尽是满眼的陌生面孔。在染坊逗留片刻,片片蓝底印花布挂在高架的毛竹上晾晒,美女们争相在飘荡的布匹间露出粉嘟嘟花开一样的笑脸拍照留念,场面热烈。三白酒坊里酒香浓郁,早已勾起了我的肠虫,“乌镇”酒幌猎猎飘扬,一只只酒坛经年累月静静地站立院中,酒保用竹端子从坛子里舀起一蛊三白酒给我品尝,那个醇,那个香,让我不醉自醉了……

乌镇的确不算大,却也小巧玲珑,就是一条东市河,以及在东市河北岸筑起的一条东大街,所以乌镇是名副其实的“枕水人家”。东市河就是乌镇的血脉,也让乌镇有了十二分的灵气,河上有六座石桥,或是拱型,或是平板,自西向东依次为应家桥、兴华桥、仁寿桥、永安桥、仁义桥、逢源双桥,我从每一座桥上走过,看东市河都是不同的风景,桥下的乌篷船慢慢划过,浆声欸乃,摇啊摇,摇过每一座桥,轻舟荡漾,游人欢声笑语,只是悠悠东市河水不再有往日的清澈,甚至河面上有一些不明的黑色漂浮物,多少让人平添几分遗憾。河岸的民居枕河而筑,粉墙黛瓦,墙基是石料,墙身多为木板,骑马墙飞檐翘角,凌空振翅,一律木质的门,木质的窗牖撑开着,时不时传来酒店的喧闹声,老婆婆坐在门前打着瞌睡,美女游客站在河边摆着造型拍照,许多人在“美人靠”上小憩留连,看得出来,纷至沓来、疲惫不堪的游人打破了本来还算宁静的乌镇,小小的古镇已笼罩着尘世的乌烟瘴气。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dcf01000coj.html2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