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水色江南之在乌镇 |
[游记]水色江南之在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行走岁月----水色江南之在乌镇 2006-09-19 12:42:20 大中小 三、在乌镇 在网上已经神游了乌镇,跟着WWW.WUZHEN.COM.CN网站上穿蓝印花布的小丫头,从乌镇的三堵封火墙开始,一路风光民俗,再从水杉林径出来。 这个水乡是灵秀的,养育了心灵手巧的乌镇人。“宏源泰”染坊的蓝印花布,“高公生”糟坊的三白酒,林家铺子里的姑嫂饼,还有年糕铺里打年糕,绿匀匀浅浅黄的,一咬,豆沙就溢满了口,甜甜蜜蜜。 游移到古戏台时,正在演桐乡的花鼓戏《陆雅臣》。台上人涂白搽粉、长袖舞动、软语婀娜。边听边整理着我的囊中之物,包括:55度的三白酒、蓝印花布上乌镇风景的壁挂、两个憨态可掬的蓝底带白点的生肖、头巾等。然后心满意足地想象着“矛盾文学奖”时这里是如何文人汇聚,镁光灯闪。 一向喜欢戏台,在戏台前必是庸俗地留影。这个戏台不如颐和园的贵气,不如济南趵突泉公园漱玉泉旁的戏台雅气,有点小有点高像是开了一堵墙的空中楼阁。不过对联都是言语藴籍的:“钟鼓一扬,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在戏台前,众生都仿如在幕后更衣起妆间般赤裸裸的真实。 在仁寿桥、兴华桥来来回回地走了个“口”字形,乌镇有正月里走桥桥的风俗,一个圆满的祈祷是对今岁如意吉祥的期盼。然后在摇摆的木船里穿行在水阁人家,真想有一倚窗嗅青梅的花样少女,吹皱那一池春水。人儿是想象中的,临水的窗台那翠绿的盆栽、伸延的竹竿挑着的墨蓝,无一不是生动实在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d459e9010005p51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