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掌声响起来 |
[游记]乌镇,掌声响起来 |
2008-05-22 sina.com.cn |
眼前这座石拱桥叫逢源桥,中间一道石墙将其隔开,为左右逢源之意。过了逢源桥有一处老药店,里面墙壁上摆着上百个盛装中草药的木箱,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只是少了从前坐诊的老中医。就这么一家小药铺,担负着救治全镇数千人们的重任,以前镇上人们有什么不舒服,都会来这看病抓药。老中医通过传统的望闻切问,再从那大大小小的中药柜台里取出一叠叠中药,通过眼前这三尺柜台,递给前来看病抓药的人们。 药铺的旁边是当地人们供奉的财神爷,这位财神爷是商朝大臣比干的化身,比干何以被当地人供为财神?因为比干是位忠臣,为表忠心甘愿将心掏出。当地人很敬重比干,特别是商人,认为做生意就应该将心比心,诚心诚意,彼此信任,信誉是经商之本,因此将比干供奉为财神。 古镇处处透露着活的历史,活的文化。在江南百床馆中,可以看到明代以来的各式床铺,美仑美焕,至此方知,床除了用来睡眠,还可做为一种装饰,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品味。在看到千工床时我说这张床一个工匠需三年才能完工,游客听了瞠目,再说它的价值上百万之多更是结舌。在民俗馆内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衣着、节庆、婚礼、做寿等通过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强烈地冲击每个人的感观。在传统作坊区我们感受了当地的民间文化,如染布坊、真丝手绘坊、制笔坊、制作铜具坊、竹器坊……这里的东西都比较便宜,也可以讨价还价的,在这里带一些物品回去,很有收藏和纪念意义。 二 在乌镇游玩不要急着赶路,你可以先听讲解,然后再自由活动。 来到乌镇别忘了走进一家茶馆,老板会为您推荐乌镇的特产菊花茶,清心降火,化炎生津,所有的舟车劳累之苦一扫而空,一边品茶一边悠悠地品味水乡的那份悠闲。至此,你才能了解水乡人生活的那份淡迫的从容、惬意。 这里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老板多是当地人。一份茶水不过五元钱,如果你想再享受一些,可再叫上一些点心,如乌镇的特产姑嫂饼之类的,眼前是一幅活色活香的水乡图,时而一叶小舟从眼前飘过,时而对岸的木屋中露出几张蹒跚的身影,来到小河边洗衣淘米等。这种景致在城市是少见的。 现在在镇上居住的多是长者,年轻的都不愿再住地这种地方,都搬到外面住进新建的现代化房子里去了。这些老人不保留着许多以前的生产习惯,大多数还穿着蓝色的土布衣服。,挽着发髻,那布满皱纹的脸庞,是岁月的见证。时而有游人向他们住处观望,而他们早已习惯这种观望,一言不发,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 我们游完景点后就走进当地的一家茶馆,一边喝茶一边交流自己的心得,在这片宁静的古镇,我们谈话的声音都放得很低,因为,在这大声说话都有犯罪之感,会打扰了古镇的清梦。 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无形地加快,城市住房的压力使得很多人住在偏远的交区,每天起早赶公交车上班,下班拼命地挤公交车,生活很匆忙,在这种忙碌在我们只顾赶路,而没有那份闲情逸致去欣赏沿途的风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ed0e601000908.html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