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 |
[游记]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乌镇之旅终于成行! 这还多亏了导游证,因为有此,我甚至免去了来回的车票。 江南的古镇最近几年很是风靡,乌镇是江南的六大古镇(南浔,甪直,西塘,周庄,同里)之一。身处江南,却一直没看到真正的江南水乡,既然有此机会,自然爽快同行。 早晨七点到校门口集合,接着就在不认路的司机的带领下,开始了三个小时的乌镇之行。十点,我们到达了乌镇。 原以为,乌镇是一个小镇,一个集市。可下车一看,发现她似乎只是一个景点,一个比平常的人造景观大一点的景区而已,心中有一丝的失落`````` 去乌镇前,简单的在网上搜了一下,说乌镇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因为时间较为紧促,我们只是沿着河流逐个“探访”了一番。小镇中间的那条河,据说是大运河的支脉,两岸的临水建筑也确实古色古香,我想有的若不是经过修葺,大概也是没得看得,两岸的建筑相比原来的住户,自是少了很多,大概有一半已改为商铺,但很欣慰的是,很多仍保持了一种作坊的感觉,尤其是丝棉与织布,门口坐着乌镇的老人,向人们演示着原始的手工制作;说到民居,最有代表的就是茅盾故居了,那是茅盾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家是当地的大户,江南的“四水归堂”在那表现的很明显,看着他的私塾与书房,再想一下他的居住环境及对家乡的依恋,也就无怪乎他能写出如此好的作品(很有意思,在茅盾故居前摆卖着茅盾的作品集),故居对面,就是小说中鼎鼎大名的林家铺子了,当时,不过是一爿杂货店,现在仍以此命名,但店面早已扩大了很多,而货品也已变成当地的特产;整个乌镇似乎都在像人们展示江南的特产与手工艺:蓝印花布,木雕,丝棉,姑嫂饼,三白酒,杭白菊。乌镇的桥不是很多,但还挺有明清风韵,尤其是镇口前的一座桥,桥边栽种着很大的垂柳,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柳永的《雨霖铃》,加之秋风萧瑟,天色晦暗,更有点触景生情,脑海中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乌镇的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始终让人感觉缺了点什么:小镇的青石板上干干的,没有青苔,也没有人们挑水留下的水迹或是下雨天的湿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6929a01000a0o.html2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