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乌镇印象

[游记]游记--乌镇印象

2007-07-16    235.66

青瓦粉墙、流水石桥,乌篷船“欸乃”着,撑出一蓬湿漉漉的诗情画意。有
着茅盾笔下浸染了书香的凝重、又有吴冠中画中弥漫了灵秀的澄清。这就是我梦
里的水乡,这就是我梦里的乌镇,多少年来,它竟是如此让我魂牵梦萦。四月,
正是江南春好处,难得有一次去杭州学习的机会,岂能不到乌镇!

车到杭州,便匆匆赶到杭州金融研修学院报了个道。一个小时之后,我就已
经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去乌镇的旅程。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路旁是满眼的新绿,
灰的、白的农家小楼掩映其中。高大的树木虽未成荫,低矮的灌木却已绿油油地
挤成一团。沿途会跳跃出一条条纤细的银带,那是清溪;田野上有平坦的黄绢,
那是菜花。空调车隔绝了外面的空气,我却可以感觉到周围弥漫了青草的味道。

水乡乌镇是被围起来的一道风景,一条河流贯穿东西,名曰“车溪”,居民沿着河的南北两岸起居。这一段保存最完好、最能体现水乡韵味的民居与河道被当地政府开发出来供人赏游,虽说多了几分商业的味道,但因其不经雕琢而仍未失古朴的味道。

乌镇多水,源自上游的运河,由于上游的污染,水质并不清洌,竟还有些腥
咸的味道,它缓缓地流经乌镇,与有着六千年历史的古镇竟相得益彰地协调起来,
倒象是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踱着缓慢的步子在镇上走着。他浑身散发着历史的
荣辱与离愁,包融着乡土的文化与风俗,在他浑浊的目光里,民居上的青瓦与乌
木投下了凝重的倒影。

乌镇多石,行走在乌镇,落脚之处皆是石板,青的、灰的、黄的、斑驳交错
地铺了路、垫了屋,架了桥。在湿润的水汽里,石板光滑而洁净,顺着狭长的里
弄排列着、沿着河流的走势伸展着,就着石桥的起伏砌合着……每一块石头似乎
都透着历久不衰的刚直,托着乌镇的精气神,只有那石缝中探出头来的青草,才
打破了些许古板与僵直。

乌镇多桥,自古便有“百步一桥”之说,众多的桥梁将南北两岸的生活气息
密切沟通起来。桥虽多,却又各不相同,造型或简或繁、桥孔或圆或方、桥面或
宽或窄,却都古朴而精致。几艘乌篷轻盈地从桥下滑过,木浆打出一串串摇曳的
波光,桥的倒影碎了又合,合了又碎……

绕过河道,在北岸民居的后面,是一条狭长的小巷,走进小巷,便走进了乌
镇人家。乌镇的民居有木楼,也有砖楼,但却都是木制的门板与窗棂,由于年代
久远,木质散发着油亮的棕红光泽。其中不乏几个大户人家,门廊上雕梁画栋,
工艺精美,骄傲地向游人展示着昔日的辉煌与显赫。远远探出的屋檐让小巷的头
顶变成了一线天。

沿着小巷走下去,便仿佛走进了一幅民俗画卷。

六千年前,乌镇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春秋时期,乌镇作为
吴越两国的边境,具有了吴疆越地的独特地理位置。秦汉至隋唐,乌镇几易其属,
及至宋代,乌镇已成为两省三府七县的错壤之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乌镇默
默积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民间习俗。民俗馆里,你可以领略乌镇特有的
婚丧嫁娶、祭祀礼仪等习俗。印染坊里的蓝布印染、手工作坊里的布鞋花伞、还
有百年糟坊里的醇香佳酿,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水乡情韵,让人留连其中,忘却了
时空与光阴的轨迹。唯一遗憾的是茅盾故居正在修缮,未能一览全貌。

我决定夜宿乌镇,做一回乌镇人,体验一下乌镇的夜与晨。安顿好住宿的旅
馆,稍事休息之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下去了。景区在夜间是不开放的,但有一条
小街由南向北横穿东西走向的景区,在一座小桥上,正好可以探望水乡之夜。

住在景区里的大多为老年人,他们仍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自觉地维护着
千年古镇的古朴风貌。早春的晚风凉爽宜人,依在石桥之上,桥下的河水潺潺而
过,两岸水阁人家昏黄的灯火成了水面上闪烁的星光。船浆不再摇曳,游人不再
喧嚣,水乡悄无声息地早早进入梦乡,一切都回归到自然与本真,就像时光倒流
回百年前一样。几天来旅途的劳顿被眼前的宁静一一化解,心境也渐渐淡泊起来
了。想着,如果有一天,老了,就住在这水边的木屋里,枕听着潺潺的流水,呼
吸着滋润的空气,岂不美哉!

这一夜,睡得尤其好,把梦散落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

清晨五点,便被雨打窗棂的声音唤醒,打开窗子,细雨带着甜滋滋的味道来
访,令我兴奋异常,这雨里乌镇,定是上天对我这异乡人的恩赐!

再次踏上乌镇的石板小路,眼前竟又是一番景象。河水比起白日来清澈许多,
水中竟还有小鱼在喜悦地跳跃,雨丝落在河道里,是细碎的波光涟漪。细雨冲刷
过的石板纤尘不染,屋檐上的青瓦在雨中越发乌黑发亮。白色的墙壁脱落成斑驳
的灰与白,墙根处还泛着青苔淡淡的绿。河岸上尚不丰满的杨柳将新鲜的嫩绿向
河心努力探去。湿润、凉爽而又新鲜的空气笼罩着整个小镇,令人周身通泰。一
切都是新鲜的,此时的乌镇更像是一个清爽的少女,与白日里那个老生般的乌镇
又有着不同的韵味了。

小巷里依旧安静,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窗,只有几个与我一样的游人悄悄地
漫游着。突然从一户人家紧闭的门板内传出婴儿梦呓般的轻啼,我不由得放轻了
脚步,怕打扰了水乡人家的酣梦,感觉一颗心都变得软软的,暖暖的。

跨过一座石板桥,走进岸边凌空于水面的一座水阁,一位老妈妈临着栏杆摆
了几张小桌卖早点,我坐下来,看着锅灶里熬着热气腾腾的米粥,笼屉里蒸着碧
绿的“青团子”(一种掺着南瓜叶的糯米团,包着豆沙馅),乌黑油亮的咸梅菜、
还有流着油的咸鸭蛋,不禁垂涎三尺,忙一一点来,细细品尝。这顿早餐衬着小
桥流水、细雨晨风,味道格外地香甜。

吃罢早餐,雨渐渐停下来了,对岸人家的一扇扇小窗次第打开,早起的人们
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老奶奶端着淘米的盆儿,身影若隐若现地出现在窗口;老
爷爷则站在窗口专心地伺弄他的盆裁;大嫂端着一盆衣物走下石阶,就着河水洗
她鲜亮的蓝花布衣;猫儿懒洋洋地蹲在门前的石阶上梳洗打扮,对过往的游人视
而不见;一只要过桥的黄狗站在桥头上与我对峙,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友好地溜
边儿从我身边走过。

乌镇人家悠然地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我终究是乌镇
的过客,乌镇不会记得我的到来,但于我而言,乌镇却永远地烙在了我的心上。
它的自然、它的古朴、它深厚的底蕴将留给我无穷的回味。

早晨八点钟,在登上返回杭州的客车之前,我再一次回头将乌镇凝望,天色
渐渐晴朗起来了,有阳光从云层中投射下来,一如既往地照着这块神奇美丽的水
土。

新的一天开始了……

转自:http://202.99.235.66/blog/user1/165/archives/2006/1455.html26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