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游记 |
[游记]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游记 |
2007-07-16 gogook.com |
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游记 早上8点从浦东出发,沿着沪杭甬高速向桐乡进发,逐渐将喧嚣的都市和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抛在脑后,迎来了大片黄色的油菜花,对于我这个居黄土高原的人来说,贪婪地享受五颜六色的江南美景,呼吸弥漫着青草味的水乡气息就是最好的享受。远远地看到乌镇的标志,心情越来越激动,终于踏上了这我梦里的水乡----一是在暮春三月和江南水乡有近距离的接触,二是可以探访孕育文学大师矛盾的故乡,了却自己曾经做文学青年的心愿。 以前的乌镇实际是由东栅、西栅、南栅和北栅等几个村子围合而成,现在开发的主要是乌镇东栅景区,走在东栅的南大街,两旁的木制的房屋显得格外的精细和古朴。踏在路面上宽大的石板上,仿佛走在了历史上,仿佛走进了似水年华中的情景。今天是周末,游人如织,但是两旁的居民悠闲的坐在门口,孩子们在本不宽阔的街道上嬉戏玩耍着,遇到游客均给与淡淡的微笑。这就是乌镇,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乌镇,这就是我的梦。 水阁 乌镇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建造,所谓“人家尽枕河”是也。大多数乌镇民居的样式与其他水乡小镇没有什么不同,但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其他小镇就没有了。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午夜梦回,听底下水声訇訇,别有一番情趣。出生于乌镇的文学巨匠茅盾在一篇题为《大地山河》的散文中这样描述过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乌镇大戏台的东侧小巷里,它是当代文学巨匠茅盾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导游介绍说,故居是茅盾曾祖父沈焕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在汉口经商时寄钱回家购置的,自沈焕至茅盾,四代同堂居住于此。整个故居面街南向,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体是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共16间,面积414.25平方米。另外楼房后有小园,有平房三间近100平方米。因当初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时间有先后,因此东单元称“老屋”,西单元称“新屋”。两单元外貌一样,前后两进,楼上楼下都门、路相通,浑成一体。前楼四间临街。底层自东至西第一间为大门和通道,第二间为家塾,是当年沈氏子弟就学之处。第三、四间联成一大间,为当年全家的饭堂。民国22年(1933)夏,茅盾亲自主持翻建为三大间,东为储藏室,中为卧室及小客堂,西为书房及会客室。此后几年中茅盾曾数度住在这里写作、读书,并作为起居会客之所。1940年后,茅盾即未回故乡。值得一提的是前楼上茅盾父母的卧室,房内陈设简易,有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边上放一张小床,一座衣橱,几叠衣箱,临窗有书桌放着文房四宝。茅盾在这里诞生、养育,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度过少年时代。 从茅盾故居出来,我刻意留意了一下乌镇的水阁、石板路、酒芳和乌篷船,似乎找到了《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以及长篇巨著《子夜》中的某些场景,都正在乌镇上演。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导游时,她却轻轻一笑:矛盾有的作品就是直接描写了乌镇及其附近地区的农村生活啊。我想,这就是文学创作中的灵感和积累吧。 蚕丝被 相信矛盾小说《春蚕》给大家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但是春蚕做茧后如何又做成蚕丝被,确实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在西栅的缫丝厂,我们看到一位老阿姨正在剥茧,她那娴熟的抽丝剥茧手法在我的眼里真的是那样的高超。她告诉我们,手工剥茧都是机器剥不出来的,要先手工在煮茧前将茧内的蛹清除掉,使蛹和丝彻底分开,避免蚕茧内的蚕蛹在高温煮沸时蛹的腐烂水汁渗透到蚕丝当中,而造成蚕丝有异味、结板、变色、不蓬松、不环保。要用农家的土秘方煮茧除掉异味,严格控制煮茧的温度和时间,保证蚕丝的自然特性不变,使蚕丝被经久耐用。然后再将煮好的茧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晒干。之后开始拉丝,首先,用手工将一只只晒干了的蚕茧搓松,再轻轻的拉开至70-80厘米的长度,拉成一把把的成品丝。在制作被子时可根据被子厚薄要求将拉好的丝逐层铺叠,纵横交错。老阿姨自豪地说,她们家的蚕丝被从选茧、除蛹、煮茧、清洗、晒茧、拉丝、缝制全部手工操作且不经漂白,不加任何化学成份,保证了蚕丝原有的自然特性。 西栅巷弄 西栅和东栅一样都是以前乌镇的一个村子,由于刚刚开发,没有东栅的喧嚣和热闹,水域和面积和质量明显优于东栅,下午时分湿润的空气让我感到很舒服,在这里,可以真正体会到了小桥,流水,枯藤、人家融合的感觉。穿过石板路上,两旁紧闭的门窗更显得乌镇的路是那么的深,那么的长。我继续我的脚步,无意间发现了那条深深的巷弄。我停留在那里,望着那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巷弄。我走进巷弄,用手轻划着两边的墙壁,时间仿佛就此凝结,我望着那一线天空,思想仿佛也凝固了。这窒息的美,决绝的美让我压抑,我想要逃离这小巷,但脚步却不能走动..... 一个人走在乌镇的感觉是美妙的,可以思考很多问题,思绪可以漫无边界的飘扬,在美丽乌镇的衬托下,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安详的。我停留在逢源双桥上,透过中间的镂空的窗棂看远处的乌镇。像一幅风景画,但这风景画却是真的。人不能左右逢源,所以逢源双桥不能两端同时走,于是我两端走了很多次,希望能够左右逢源。 乌镇,我来过。在这美丽的地方,我独自走过,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感悟着人生的精髓,思考着爱情的真谛,诠释着诗般美丽的乌镇...... |
转自:http://www.gogook.com/bbs/dispbbs.asp?boardID=26&ID=1152&page=81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