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游记-乌镇 |
[游记]浙江游记-乌镇 |
2007-07-16 hellolady.com.cn |
很多人知道乌镇,都源于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这位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就出生于此,但非常惭愧,我不是。我只知道茅盾先生是浙江人,并不知道具体的地方。我知道乌镇,是源于青年演员黄磊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电视居《似水年华》。黄磊是我喜欢的一个演员,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浓浓的书卷气一直深深的吸引着我。在这部发生在乌镇的片子里,黄磊用清新含蓄的手法,勾化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男女主人公文和英那份因地域的分隔欲爱不能,自始自终压抑着彼此的情感,却又于两地都陷入无尽相思的缠绵,几乎是浸人心脾的打动着我。故事中所有文和英相见的场景,都取自于乌镇一个个古老的角落。文等待英时徘徊又徘徊的长廊、英居住的翰林院、文和英初识的逢缘双桥、文边整理古籍边痴痴想念着英的立志书院,以及一座座安排文和英不经意间相逢的各式小桥,这些场景,无数次的出现在我的梦里,于是,公元2004年10月13日中午12:30,我由北京乘机飞到杭州,从杭州萧山机场直接奔向乌镇,下午五点,我便住进了乌镇的一个家居旅馆。 一直以为北方的天黑的早,可当我放下行囊,试图立即奔向我梦境中的那些地方时,却发现原来江南的天也在傍晚五六点钟就几乎黑尽了。可是我实在等不了了,哪怕就一个晚上。我租了一辆三轮车,车夫是一个近六十岁但精神极其矍烁的大爷,他一听我是冲着《似水年华》来的,便乐了,说这部片子给乌镇增加了很多知名度呢。他边拉着我在乌镇的小巷子里穿梭,边给我讲解着乌镇的历史。可令人遗憾的是,他那口乌镇普通话,我左听右听也只能听懂一小部分,大部分得靠猜,很是费劲。好在我本也不是个对历史感兴趣之人,不听也罢,只要能亲历那些我向往了很久的场景便好了;又好在乌镇的家家户户,都不亮大灯,却于门前挂着一个个的灯笼,于幽暗中恍恍惚惚,那气氛远比灯火通明来得美、来得妙!我就这样在老大爷的带领下,走过了英的住所、文的书院以及停如诗如画的一座座小桥,最后停留在了文和英初次相识的逢缘双桥。这是一座中间加了一道屏障的很宽的桥,传说男女若同时从不同方向走过桥的两边,他们就注定会有一段缘份。我轻轻的走上桥,从一头开始静静的走。傍晚七点,小镇里早已没有什么人在街上走了,桥的那头,也不会有人走过来了,我的缘份,也早已交给了那个要与我相伴一生的人。没有了期许、没有了等待,我从一头走向另一头,又从另外一边走回来,想象着文和英各自走过桥后回头见到对方那一霎那的激动和心跳。故事如此美丽,但终究敌不过残酷的现实。文和英清澈如水的爱情,最终幻灭在了文为了眺望英而建的一座高塔的倒塌中,文的泪,无声的流着,应和着海峡那一端英的叹息。 |
转自:http://www.hellolady.com.cn/acticlehtm/78D1462D575991294FB5.html3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