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之行(6)—乌镇风情 |
[游记]上海之行(6)—乌镇风情 |
2007-07-26 sina.com.cn |
离开张家港,老公的朋友带我们去感受水乡乌镇的风情.其实乌镇已经远离了上海,位于浙江境内了,只因去乌镇是这次上海之行的内容之一,因此也记录于此,算是上海之行的延伸吧. 来上海之前原准备去周庄的,那里离上海近,名气也很大,可是老公去过周庄,说那里人为的东西太多,(感觉老公有些自私,自己去过了就找个借口不愿意带我去了),但是老公的朋友也说乌镇比较原始,值得一看,只好听从人家的安排了,说实话,我比较贪心,周庄、乌镇都想看,可惜没有那么多时间。 2个小时的路程之后,我们来到位于桐乡市北部的乌镇。因为还没到旅游旺季,镇口的人不是很多,停车场也没有被车辆塞满,朋友说,要是旺季,这里人山人海很拥挤,庆幸我们来的时机不错,否则小小水乡到处是人会很煞风景的。 乌镇,没有声名带来的喧嚣,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古镇。除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之外,这里还因是大文豪茅盾的故居而引人注目。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的矛盾故居,坐北朝南,是我国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棕榈、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书房虽处于市中,却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地方。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茅盾的很多作品——《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和《子夜》中的素材就来自他的故乡乌镇,《似水年华》也是在这里拍摄的。 乌镇的街道全部用旧青板铺地,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千百年来,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迤逦千余米的古岸,水阁和廊棚透出水乡悠悠韵味,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坐在水乡的乌篷船上,在吱呀的橹声里,听着船边激起的水声,看两边的风景,领略着水乡的清纯与从容,感受着古镇的质朴与秀美,别有一番韵味。 在乌镇老街穿行,即是在浏览历史的画页,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其间,梳理起纷纭的思索,让自己慢慢地宁静、慢慢地淡泊。。。。。 面对这些美景,我和老公拍了许多照片,可惜在保存到U盘的时候有一部分丢失,回来才发现,甚是可惜! 把仅存的这几张保留于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5e64f0d010009yp1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