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印象(一)老人与小镇

[游记]乌镇印象(一)老人与小镇

2007-07-30    jjnwx.com

乌镇印象 (一)老人与小镇

右首边就是乌镇,导游的一句话才把我从睡意朦胧中叫醒。
乌镇到了。
在现代都市的喧嚣和繁华中,一片未被同化的圣地,就挤在闹市的右角。不,是乌镇开辟出了一片宁静和古朴。
客车右转的一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黑色的古典建筑,乌墙、黑瓦,历史的厚重从一砖一瓦里倾泻下来。
最早在大家修建房屋时,是依水而建的,彼此建的紧紧连在一起,可当需要扩展空间的时候,左右是无法动弹了,只好朝水的方向扩展,就形成了今天这样枕水而眠的小镇,是人们的无意识,又让小镇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我不再想随人流前涌,本来这小镇该是宁静的,可现代人没有到不了的地方,那千万双脚将青石板路都踩出了光泽,小镇从此不再有往日的清闲。小镇没有了灵魂,只剩下一具躯体晾晒在现代文明里,任千万双脚踩过、千万张嘴评说。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仍然有200家居民,大部分是在这里世代居住的老者,他们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他们的根连同这依水而建的民宅长在了一起,他们的梦永远留在这一方小桥流水人家里。
我躲进一家居民房里,那里住着一位老奶奶,鹤发童颜,静坐屋子的一角,剥着蚕豆角,半掩着门,一副世外繁华与己无关的模样。我抬腿走了进去,老奶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吃惊,仿佛我就是她家里常来常往的亲戚或街坊邻居。抬头示意我坐下,那凳子是用竹子绑制而成,凳面上一片光滑油亮,仿佛岁月也从上面流过,与这老屋的气氛是如此的搭调。或者那把小椅子就是专门为我这样好奇的游客准备的,看似无意却有一种温暖的精心。“老奶奶您好!”老奶奶温和地看着我,我们的交流就在这样一种平淡中开始了。
“您多大年龄了?”“86岁。”我尽量地放慢了语速,生怕老奶奶听不懂我这北方话。老奶奶还告诉我她腿脚不灵便,出门就得龙椅。墙角横着的龙椅上铺着典雅的小棉垫。平时的吃的穿的都是子女和政府送来的。我和她一起剥起了蚕豆,忽然有种似曾幻想的感觉。或许在梦里,就在这样美丽的水乡,就在这宁静的一方,手里忙活着不经意的家务,任时光在指间穿越,只这一瞬,仿佛就走过2000年,此刻,我会撅起嘴巴,自豪地告诉那怀疑的目光,有这水上的小屋和眼前的老奶奶作证。
我放轻了和老奶奶说:“我们这么多人到来,惊扰您了吧?”老奶奶很爽快地说:“没关系,挺好的。”说完嘴角掠过一种神秘的表情。我不知道,言语里除了适应之外,还有没有无奈。老奶奶自顾自地剥着豆角,仿佛外界的喧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和自己无关。
她沉浸在自己的宁静和思维里。她在这里生活了86年,这个水镇有她的童年,有如花的少年。
今天她是那也不想去了,去了那,情还是留在了这里,索性守在这里,就把喧嚣的人群当作生活的点缀,躲进这小屋,春秋就在屋檐外的一片天空轮回。
70年前,在这小镇一定有着丁香花般的情愫。她的所有回忆都和这小镇有关:小桥、流水、人家、摆渡人和雨中那把油纸伞。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乌镇小镇老人印象

转自:http://www.jjnwx.com/viewthread.php?tid=25308&extra=page%03D43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