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游记

[游记]乌镇游记

2007-07-31    sina.com.cn

想去乌镇的念头是看了《似水年华》后而产生的。安静悠长的石板路,有种遗忘时间和空间的错觉。

去乌镇很方便,由杭州汽车东站乘快客前往桐乡,全程高速1小时,再转乘桐乡至乌镇的公交车,不到二十分钟,也有从嘉兴直达乌镇的车。

我到乌镇的时间是上午11点钟,天正下着淅沥沥的小雨,碰巧那几天患了重感冒,加上又淋了雨,真是失魂落魄的很,只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冲个热水澡,好好睡上一觉。幸好,车站旁有间条件不错的宾馆,价位也在我的预算范围内,再一打听才知道,这儿离景区只有三分钟的路程。我迫不及待的办理了入住手续,以最快的速度冲进了房间。

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每面玻璃窗都有水珠停留着,除了浠浠沙沙的雨水之外,听不见其它的声音,在这个时分里,一切是静止的。说也奇怪,睡醒后,人不止有精神了,而且感冒也好了,几天都没食欲的我终于有了想吃东西的欲望。我向服务员借来一把雨伞,找些吃的好好犒劳自己。

乌镇的历史悠久而灿烂,宋朝嘉定年间,以车溪(今市河)为界分为两镇,市河以西为乌镇,属湖州市管辖范围,市河以东称为青镇,属桐乡市,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统称乌镇。乌镇的景区从早上7:20分至17:30分是属于收费阶段,其它时间是免费对游人开放的。两条交错的老街古韵犹存,形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雨下的很大,湿润的气氛让长长的古街上很寂静,偶尔会从茶馆、饭馆里飘过轻轻的谈笑声,少许店铺溜出昏暗的灯光,散照在湿湿的小路上,我静静走着,像穿越时空遂道一样等待下一个路口。

既然是江南水乡,更是少不了小桥。乌镇最有特色的应该是逢源双桥。又想起《似水年华》中的情景,文哥站在桥边静静的望着默默在桥上快乐的来回奔跑着,让我也禁不住放下雨伞,随着风夹着的雨点一起在桥上奔跑了好几个来回,几乎湿透的衣服掺杂着多少汗,多少雨已是分不清了。

第二天,雨停了,我早早的起身又来到了景区,昨晚湿漉依旧弥漫在四周空气里,阳光温柔的照在镇上的每一个角落。清风伴着清烟吹拂两岸的柳树,时而放下,时而撩开,有几丝朦胧的快乐。

作为江南水乡的六大古镇之一,乌镇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目前游览的景点多数都在东大街,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得非常完好,这些民居依河而建,古建筑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很多居民至今仍然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依河而建的还有极富水乡韵味的廊棚,廊棚沿河的一侧是长长的美人靠椅。坐在靠椅上望着桥上行走的人,桥下的水中倒影,以及河上偶尔飘过的悠悠小船,顿时让我陷入到盼望以久的那份宁静中。

乌镇历来文人荟萃,人才辈出。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近代文学巨匠茅盾也出生在此,
茅盾先生的故居在中市观前街19号,面积有600平方,是日本风格的建筑,据说是茅盾先生用自己写《子夜》的稿费而建造的,分为东西两个单元,前后两进,中间各有两个石板天井。在茅盾故居西侧有座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雕工精美的古戏台---修贞观古戏台。每年四月初五至二十九是江南水乡狂欢节,茅草盾笔下的“香市”场面在此重现,届时修贞戏台还有花鼓戏、社戏表演。只可惜我去的不时候,没能一饱眼福。

乌镇东栅观前街有一家名叫“林家铺子”的商店,在茅盾故居的对面。那家铺子古色古香,卖的主要是蓝底白花的土布,《林家铺子》原是茅盾创作的一部小说。主人公林老板是个谨慎而又精通生意的小商人,其实这间“林家铺子”,是为了吸引游客改建的,真正的林家铺子座落在西大街,外观也很破旧,远远望去不过是个极为普通的民居面已,如今政府开始着手整修,不久后就可以看到真正的“林家铺子”。“林家铺子”的老板也并不姓林,只是铺子里有个非常能干的掌柜姓林,茅盾小时候就在铺子的对岸上学,所以和林掌柜很熟,便以林掌柜为原型写了《林家铺子》这部小说。

此外乌镇还有一棵栽种于唐代的银杏树,算起来,至今已有1200年之久,需五六个人才能合抱得住,到此处的游客都会抱这棵古树,当地老人说,抱得多还能填福增寿呢,想长命百岁的人可不要错过机会哦!

过去乌镇一带的“出会”习俗是相当盛行的,一年四时八节,要出各式各样的会,正月灯会、三月庙会、四月青苗会、五月瘟元帅会、七月城隍会、还有周仓会等。

另外乌镇还有翰林第余榴梁钱币馆、木雕馆、蓝印花布染坊,乌镇民俗风情馆,江南百床馆、传统作坊区等。乌镇的特产很多,例如姑嫂饼、蓝印花布、三白酒等,姑嫂饼类似于酥糖,甜中略带点咸,入口化为糊状,吃完后会有些口干。蓝印花布种类不同价位也不同,差的蓝印花布质地很薄,洗后会掉色,好的蓝印花布都缝有注册商标,手感很好,很容易分辨,当然价钱也会比差的贵一倍。三白酒在当地很有名,很多游客都会买些带回去珍藏,我是不爱喝酒的人,可我也被那股酒香味吸引了,只要闻一闻,就有想喝酒的冲动。还有装酒的容器也很吸引我,是用瓷仿青铜的三足酒杯。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把酒弄洒了一些在行李箱里,酒香味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散去。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了酒鬼,那绝不是件奇怪的事,只求人醉,心也醉,呵呵呵……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9b87e3010003yd2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