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个人的精彩-乌镇游记-消费市场-财经纵横 |
[游记]一个人的精彩-乌镇游记-消费市场-财经纵横 |
2007-08-23 sina.com.cn |
,出发了。 到乌镇,已经是中午。开始下起雨,还有冷风。心里只好告诉自己,雨中的古镇,应该更有韵味。网上有篇文章,说乌镇有个特色是幽暗,想作者应该也是阴天来的吧。踏着石板路,走在幽深的小巷,看着两旁古老的店铺,而迎面而来的,是刚买了蓝印花布衣裳的女子,或者是披肩,或是小袄,江南小镇的味道,在游人的参与中愈加挥洒。 其实,对于同在江南的我们而言,石板路的小巷,古老的房子,也可以见到。但如乌镇这样完整的,而传统的工艺又集中的,确实让人心动。 乌镇也因其桥出名,隔不到百米,便又是一座小桥。而左岸的人家,其实是水上人家,一般他们的厨房里掀起一地板,就可以看见脚下的流水,而早上打开窗,走在右岸的游人,看见那幅情形,都会羡慕乌镇人的悠闲生活。其实,那是因为他(她)们厌倦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古镇居住的。 乌镇最出名的传统产品,是它的蓝印花布和姑嫂饼,还有三白酒(其实我感觉和我们的家烧是差不多的,可能更淡一些)。蓝印花布制品的铺子,生意是最好的,我也买了好多,天气寒冷,更让我迫不急待地买了围巾、帽子,还有手套。帽子绝对好看,不过在瑞安,估计是不敢,也用不着了。古镇还保留着很多当时的建筑,比如当铺,比如矛盾的故居,比如酒坊。很多人,都尝试着站在高高的当铺里,体验那居高临下的感觉。 我是留宿在乌镇的人家里的,那户人家在网上很有名,所以不难找。而我住的房间,还放着他们十几年前的结婚照。可惜,晚上的寒流,让我站在桥头,而不敢再去体会夜的乌镇。在网站上,在电视里,在暗淡灯光下,摇曳的乌镇的流水里的倒影,应该也是很不错的。所以,当时,最强烈的念头是,冬天,其实不太该来乌镇,因为我在瑟瑟发抖。 原本是希望早一些起来,不过还是等到7点才起来。其实早就知道,7点半开始就要检票了,所以匆忙出门,是要去赶赶古镇的清晨。 清晨没有那么冷了,让我轻松了好多。走在河边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左岸的人家,似乎都还没打开窗。在清晨,看河上的桥,桥上的风景。河边的长廊,还有个老人在忙活着早餐铺,坐着小凳,在这样一个清晨,感觉也有点惬意。 终于又走到了逢源双桥,心想,那也应该算是廊桥吧,中间的廊栏,隔离了左右。据说,左是官,右是财,或者左是男,右是女。在电视剧里,那是个特别的地方,意味着特殊的东西。从这边走到那边,再走回来,古老的传说,会让一件实在的物体增加很多韵味,也让我们感动。 要走了,乌镇!我要去下一个站点———苏州。很喜欢别人写的一段话,特意拿来作为结尾。“只有离开。离开是为了更好地思念。离开乌镇之后,或许你会更想它,或许你会坐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心平气和地表达你对于乌镇的依恋之情。就像沈从文致他最心爱的女人: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女人”。 作者:方展飞 |
转自: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x/20050104/09301268558.shtml2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