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印象

[游记]乌镇印象

2007-08-30    3608.com

乌镇印象

“君到姑苏城,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因为这首诗,我一直向往那江南水乡的姿韵。到了乌镇,一瞬那间,恍惚中觉得自己触摸到那百年前甚至更久远年代的繁华。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以一种超然于尘世的姿势静静地卧在偏僻处,小桥、流水、古宅,直直透出那江南古镇悠远的风情。乌镇水网密布,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民居宅屋傍河而筑,两边长长的木质庭院,幽静悠长,粉墙黛瓦四角飞檐的小巷,寂寥而幽深,于是踩在石条上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而唐突。偶有阳光斜斜照来,沉醉在岁月的梦里的舒缓流淌的小河,古旧的院落,掩映中的小桥,却似朦胧,清风吹过也只能让它漾起几丝涟漪。
走走停停,有些雨丝撒下来。想起一位游乌镇归去的友人,说起斜风细雨中的江南古镇模样。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丁香一样飘过的远了淡了的衣香人影让人遐想无边,仿佛哪个庭院“吱呀”一声门响,亭亭袅袅的罗裙素裹女子巧笑嫣然行出门来。江南那温润的水意雾气便密密浸入想象中去。
镂空的青石栏杆,岸边空地斜伸出数枝竹,三五株柳,极目望去,垂柳婆娑,随风摇曳,两岸房屋被氤氲的雾气笼着,桥下的流水,微微荡起细碎的波纹,轻拂着圆滑的青石堤岸。悠悠河水,带走了多少烟雨江南纤细的心事。那风流的雅士,烟花中的红颜,那如水的云袖,遗墨的羽扇。却是今何在,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有人痴喃,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恍然间懂得了文人们那忧伤的感慨,沉郁的深思了。这些忧伤是积淀的历史,是沉浮的风情啊。一时心里被这千古的惆怅缠绕,不知身是客了。仿佛自己飘到了那以往的水里桥上去,飘到了那柳巷深处,飘过一页页历史,驻足于今世的繁华冷漠。于是便有心口那深邃的刺痛,却感到理所当然,那痴痴的,久远的等待着疼痛。仿佛很熟悉似的,仿佛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可是又下起雨,一躲,躲回现在了。巷间的行人均步履匆匆,神情坦然,仿佛这地方就该是让他们窜来窜去似的。心里又隐隐约约明白了,这地方,确实是他们的。世间的万物,是久久远远的啊。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双目所看,双耳所听之处,大可纳为私有之物,是天经地义的吧。人老去了,又有新的一代。老去的人,只不过为这地方增添更多的古老的陈旧的历史罢了。云烟还是那些云烟。这样想着,心里的入侵感并淡了很多,心里也开朗起来。
有些乏了,打听喝茶的去处。船家云以古色古香的“访卢阁”为最佳。那里面临中市大街紧靠车溪市河,开门尽赏车水马龙的繁华市景,推窗可领略舟船如梭的水上风光。想起茅盾晚年所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曾经提出来到过它:“祖父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上午,或到本地绅士和富商常去的“访卢阁”饮茶,或到西园听拍曲。”想象中那壶里面茶叶正轻轻舒展,浅浅地斟上半盏,茶色宛若新荷,茶香和着似有似无的檀香,一切都那么恰倒好处。一边轻啜慢抿,一边在心里体会紫陶杯偏挂上一层素白釉子里儿的那种美意。窗下茶灶头沸点声款款,窗外的绵绵细雨乃至河面上升起的暖烟,已在不知不觉间,悄悄融进手掌心上这半盏清茶的几许氤氲里来了呢。三俩知己品茶谈心,听几篇弹词赏一段古曲,神魂恍惚中如时光倒流,让人忘情于前人古事之中。可惜时间上安排不允许我去做如此的体会。访卢阁,也只能在意念中去做礼节性拜访了。
说起江南水乡,很多的人会去烟雨迷蒙水墨浸染,亭台楼榭曲径通幽这些东西去描绘吧。而乌镇,除了水啊桥啊这些古镇共有的风情外,有一种东西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蓝印花布。
一袭印花旗袍,把那深情、含蓄、细腻、委婉,温婉缠绵的水乡女子俏生生地勾画出来。那韵致是天然的,风情万种的。那风情是随意的,无处不在的。蓝印,是漂在时尚长河里的几朵浪花,时起时落间,总会被精巧的女人捡起,落在身上,盼顾间,沉厚的文化意味挥酒无遗。蓝的底,白的花。经典,雅致,脱俗。去乌镇的人,大多数是冲着那漫天遍地的蓝印去的。镇上有作坊,原始的染布工艺在这里展现给游人。从织布到染布,到印花,工序繁琐,到成品拿出来,却是平淡的,就是蓝的底,白的花。蓝印有蜡染和扎染之分。我总觉得只有印在棉制品上,方能显出蓝印的本味。只可惜这个逐渐商业化的古镇,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大量批量生产各种蓝印用品,精致,是如何也见不到了。想起上海淮河路一家叫蓝蜻蜓的蓝印专卖店,那独一无二的设计,让我留连了整个下午。还有杭州清河坊的吴越人家,应该是江南蓝印的名店了,每次去杭州,是一定要去那里看看的,不一定非要买些什么,看看,就觉得很满足。离乌镇不远的桐乡,就有专门生产蓝印制品的工厂。在那家工厂的展厅里,我曾见到过十分珍贵的清明上河图。那细腻的线条,优良的染印工艺,虽然标价过万,我心底下去还是认为物超所值的。蓝印布可以做成衣服,手提袋,吉祥物,床上用品,门帘等等。我见过的就有三十多种吧。可能现在更多。遗憾的是,我们的国粹在国外很受青睐,在自己家里,却不为大多人所认知。也可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吧,我们抛弃了的,又不只只蓝印。说远了。打住。
凡是古镇,总会承载了一些凝重的历史沧桑,总是流传很多美好的故事的吧。厚积薄发的人文、历史文化,任时光流逝,如一杯经年佳酿,不动声色地散发着醇香,吸引代代的游人。岁月是古老的。而我们所做的,只是走进那古老的岁月中去,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感觉,去禅释古人的情怀。能做到这些,就属不易了。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3-25/122444187.html2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