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应当是什么样子 |
[游记]乌镇应当是什么样子 |
2007-07-16 bokee.com |
乌镇应当是什么样子 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家乡-乌镇,如今是十分有名的旅游景点。之所以有名,不外是至今仍保留着昔日江南水乡的风貌,并以此深深地吸引中外游人。 我是冬天去的,刚好那天北风呼呼地刺骨。因为天冷,游人不多。但也有一个好处,我可以尽情自由自在地观赏这个向往已久的古镇了。 到了乌镇,出乎我意料的是,迎面是一道长长的院墙和景点售票处,所有游人都得在此买票。门票60元。所谓乌镇竟然已经被封闭到院墙里面了。 走进大门,有指示牌,一条路向右,一条路向左。右边的路通向乌镇老街,左边则可以去新区。中间是一条河。 自然游人都是先走右边的路。不久便进入了老街。街只有大约4米宽,街两边全是清一色的老民居。除了昔日大户人家是白墙黑瓦的高大住宅外,其他大多是板壁房子,一般都有两层。不过武功高的人,在这里真能飞檐走壁。 街左侧的房屋都紧靠着刚才说的那条河,走在街上,只能看见破旧褐黄的板壁房屋,如果到了桥(隔一段距离有一座桥)上,再看乌镇,那的确很有韵味。古老木板房屋和砖墙住宅靠水的一面大多有类似吊脚楼的建筑,水在下面荡漾,老民居倒映水中,配上岸边的柳树的长枝飘摇,如果能坐在当地特有的乌篷船上,喝着老酒,悠闲观景,说不定能品出茅盾先生当年的诗情画意。 乌镇最典型的一段完全被圈在游览区内,老民居里虽有当地人居住,但是大约厌倦游人打扰,几乎都是关门闭户。可以听见里面的麻将声,却难得看到人。偶有开着的门,我和妻便特意进去拜访。一位老阿婆正在独自吃早餐——一碗泡饭,一碗咸菜。问过方知,现在的乌镇接上住着的主要是不愿离开的老人,年轻人都到外面做事,也定居在外面了。 走在乌镇街上,静悄悄的,想象不出当年的繁荣。 街上也开着一些店子,不外是卖些手工艺品或者乌镇小吃。 另有专为游人开放的宅子,比如手工印染厂、酒厂。游人可以参观,也可以购买。 乌镇街上还有街边戏台,上面有演员正在地方戏曲,尽管下面一个看客人也没有,仍照演不误。 一直往前走,到了一条横街,那里陡然热闹起来,市场、商店、餐馆都有,好像是当地人全都聚集在那里了。乌镇老街到此也就走完了。走过一座桥到了河对岸,即进门的左边。这也是一条街的模样,可是全是仿古建筑,没有任何可以看的东西。只是到了左岸出口时,水边停着一条船,船上有着民间武术服装的汉子们。这是每隔一段时间表演的“拳船”,我们请求民间武术家们表演一个。他们倒也爽快,当即打起锣鼓,出来一位武师,合着锣鼓在船上翻滚。我们当然不吝惜掌声。 走出乌镇大门,回头看看,除了售票处的古色古香的院墙,刚才好像梦幻一样,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就是乌镇?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江南水乡?…… 尽管乌镇老街是真正的原装,但是它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活力,被经济利益驱动的人们紧巴巴地关在一块狭长的圈子里了。 我不敢说乌镇已经没有了魅力,至少如果茅盾先生能再生的话,他重返故里一定会感到悲哀和无奈的。 |
转自:http://chenrenjiang.bokee.com/viewdiary.15749118.html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