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夏秋冬的旅行,大学以来的游记,编撰成册吧乌镇<一. |
[游记]春夏秋冬的旅行,大学以来的游记,编撰成册吧乌镇<一. |
2007-07-19 live.com |
May 13 春夏秋冬的旅行,大学以来的游记,编撰成册吧 乌镇<一> 即使同游的人不在了,还是很讶异自己当时写出如此绚烂多汁的文字.... 每次旅行总是喜欢一个人行走,却总要留颗心的位子在身边,这是儿时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生活中形成的心愿。 此行的目的地是乌镇,是一个残留有童话余温的地方。一部似水年华让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小镇声名大噪,大红大紫。游人如鱼般的穿梭于窄而狭长的古巷,散发着混杂着一身身的染布味,香水味,香烟味,三白酒味,麦芽糖青团姑嫂饼味。缓缓流动的人潮与穿梭小镇的河流平行游走于这片神秘而又禁锢的土地,蒸腾着缭绕着现代与怀旧的气息。我所看到的拥挤的乌镇是一个框架,单薄而又无力地用传统的宽厚来支持商业化的空洞与苍白。乌镇的动物或植物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平静感和沉稳感来宽容着这种喧腾。大跳价的三白酒和姑嫂饼让斤斤计较的游人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在上一个摊位吃了亏;场院中刻意吊起的染布长垂如寺里的幡幢,被人用做秋千;临运河的酒馆也包装一新,只有木地板上装死般贪睡的猫咪舒缓了过度紧张的商业节奏。从小就向往与自己爱的人一起游走,但拥挤的人潮动荡而草莽,不会让人恋恋别人的手,设法稳住自己的步伐竟成了一种奢侈。不免让自己的童话破灭有些怅然。从人潮中抬头望天,一瞥见几个孩童好奇地望着如织游人,才感到存留一丝质朴与天真。 拥挤的人群中一眼就可看出本地居民与否。大概分两派:巧舌如簧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安之若素的老年人。乌镇年轻,商业开发的较晚令他们急功近利地将自己推销出去;乌镇年迈,从她还残留的老茶馆的木桌和河水的颜色就可推断出她和其他江南古镇的年龄也相差无几。与世无争的老年人慵懒地眯起眼睛,捂着泡有杭白菊的瓷杯平静地驱赶好奇心与偷窥心并重的不速之客。见到阳台外拖把前杜鹃盆栽后举着相机的外国人他们也能友好微笑,然后波澜不惊地继续调教八哥。这种偷窥与反窥的心理争斗就好比你在桥上看窗子,窗子里的人看你。这个理论早有大师实践又理论过了,只是这里恰如其分地重新上演。这里的生活暴露而又诡异,却又恰到好处地克制住欲望的流泻,无论金钱,抑或爱情,因为这里没有归属感,像你把烟花放向夜空惊叫记住那些绚烂,又满怀失望的拾零起它的碎片离开伤心地。 这也许是黄磊选择这里的原因,一个年华似水的地方,一个让人痛过爱过的温柔乡,一个有回忆又不忍回忆的地方。英的到来,无异于谋杀了文的理智,而英的离开,则谋杀了文的情感。高中时听黄磊的似水年华听到哭泣,想那种表面上匆匆一别,轻描淡写,实质又刻骨铭心的爱情立誓也要这样,毕竟错综复杂如蛛网般的爱情不是人能超越控制的,时光让回忆一步一步远离,让人无能为力,太过沉溺反而是一种伤逝。永远叛逆的是原来的场景,让人记得那种炫目,让人黯然抽离,乌镇正是这样一种地方,让人走后便患了失忆症,迷失在地图上一段光阴,却又想努力回忆起什么。 共行三人,从正午走到向晚,终于与团队走散,穿梭于迷离的人群之中。一同拍过石桥下同样肥胖而又慵懒的鱼鹰;流连于陈列馆里保守而又富丽堂皇的嫁床并争执上面镶的到底是景泰蓝还是翡翠;一同在废弃当铺粉墙上大大的“当”字下面留下灿烂的笑容并抱着背包摘下首饰假装当掉;一同向剪青团下棕叶的阿婆说您手好巧;一同喝着青梅汤坐在舒展着春天枝条的树下石阶上嚼着梅子听着乌篷船中的游客怂恿腼腆的船夫喊个号子;最后像童年跳房子般笨拙地相互照料又各怀心事地走过窄而拥挤的石桥归队。 甲说这里无关爱情的痛痒,不会滋生出繁衍的爱情,支撑不起沉重的心事。 |
转自:http://viviamanda.spaces.live.com/Blog/cns!580870BFC63EBDE9!159.entry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