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登雷峰逛乌镇(游记之七)

[游记]登雷峰逛乌镇(游记之七)

2008-06-27    sina.com.cn

匆匆忙忙之中,行程已接近尾声,早餐后,我们踏着朦朦胧胧的薄雾,登上了久负盛名的雷峰塔。

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中唯一修复重建的景点.地处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旧时是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
据说是公元975年,吴越王钱弘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
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后人又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而得名。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
雷峰塔初建时为十三层,(雷峰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
拟改七层,浚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
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纵火焚塔,塔檐等木结构件被毁,仅剩砖结构赭黄色塔身。此后,人们传说塔砖可以驱病健身,就纷纷的来此抽砖回家避邪,底层砖块被逐渐挖空,终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塔身突然倒塌,从此“雷峰夕照”就徒有虚名了。
现杭州市新建雷峰塔以恢复旧时的景观。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它由保护罩、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和塔刹的高度为61米,地平线以下的保护罩为9.7米。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将重现。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美景能尽收眼底。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绿意葱茏的湖心三岛一览无余。而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
雷峰塔的闻名,还因为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组对景之一,它与北山的保叔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两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雷峰塔敦厚典雅,保叔塔纤细俊俏,
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叔如美人”的说法,正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叔塔的不同丰姿。此外,雷峰塔还与《白蛇传》这一美丽的民间传说有关。法海和尚破坏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美好婚姻,并将白娘子禁锢在雷峰塔下。许多年后,修炼成功的小青蛇战败了法海
,白娘子终于被救了出来。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在返回上海的途中,我们也顺道参观了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的乌镇,这是一座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的,很有特色的水乡小镇,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了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

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有修真观、昭明太子读书处、唐代古银杏、转船湾(也称财神湾)、双石桥等景点。

西侧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东侧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 如果读过茅盾的田野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他所描写的人物原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小说正是对旧社会乌镇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因为茅盾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的乌镇度过,青年时期也在这儿居住过,还有他亲手种下的棕榈树呢。

逢源双桥也很又意思,导游一会儿说男往左,女往右;一会儿说左边求升官,右边求发财。有点想把人绕晕的感觉,反正说什么都由人家去编好了,信不信由你。

沿着斑痕累累的石板小路,沿街自东向西而行,处处可感受到乌镇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学巨匠茅盾故居,瞻仰革命先驱丰功伟绩;在江南木雕馆、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可领略传统的文化内涵;在蓝印花布染坊里,看看原始手工作坊的奇妙;在曹公生糟坊里,可品尝一杯地方美酒……古镇藏匿着的万般风情,宛如一本讲述百年生活形态的古书,让人百看不厌。

黄磊和刘若英主演的《似水年华》也曾在这个古朴的小镇拍摄,好几个场景都保持了原样,浪漫的爱情色彩让这个古朴的小镇,显得更具风情.......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8194001000aw8.html2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