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搬家)游记--乌镇、嘉兴印象

[游记](搬家)游记--乌镇、嘉兴印象

2007-07-16    

点 击: 189

在读图年代,我们开始对文字生疏和不耐烦,因为图片的华美叫人一见钟情。其实,文字的细腻就好比小锅粥,越熬越香。以前说中国人谈恋爱喜欢细水长流,相互熟悉了解,渐渐入境。也许文字更适合乌镇的味道,发散的,细腻的,日久生情的。旅游中我们会收获很多,不仅仅是风景而已。

上篇:乌镇,似水年华的一个童话

这次乌镇之旅,就好像一笔随意的丹青,没有很多的憧憬,况且,不间断人员变动已经让我有些疲惫,但结果似乎还不坏。本来决心一个人去,票提前买了,房间也和潘师傅 订了。后来碰巧遇到蚂蚁弟弟,碰巧我随便提及要去乌镇,碰巧蚂蚁弟弟也很有意愿。于 是,我便多了个旅伴,心里也颇有些放心。下面流水账一下,方便大家当攻略看。
早上5:30天已亮了,我起床之后咬几口面包便整装出发。南京的清晨较为寂静,每天睡到9:00的我自然很难看到。7:00在中央门上车,往嘉兴的旅客很少,我便调到蚂蚁弟弟的旁边座位,然后塞给他一些零食,自己继续补觉。不在困了便和蚂蚁弟弟聊天,本来以为他是个很内向的人,不料居然能聊成闺中密友型,可见我这人多有亲和力了。11:00到嘉兴西站,买了11:50去乌镇的票以及次日下午1:50回宁的票,定心不少。值得一说,车票开始办保险了,所以比预算多花两块钱,呼呼。而后,我俩转出去喝了碗绿豆汤,把带来杂七杂八的东西基本塞到肚子里,包也轻了,肚子也饱了。
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到了乌镇。真是有些意外,因为以前去皖南西递的时候,不曾有突兀的感觉,一路的风格基本一样,有山有水有黑白的徽式民居。可是这乌镇就好像一个棋子被有意安在某个地方一样,周围是现代化的楼房,这么的里外分明。况且大门上赫然写着“乌镇”两字,不能不叫我大大ft了。这也许就是一个童话,进去的时候我们都变成纯真的孩子。出来的时候,我们便换回各自的角色了。
虽然很多人说可以逃票,因为那些收费的地方也确实很是无聊,但是为求心安,也防止被赶出东大街,我俩还是花了60大洋。进去之后走了没多久就是著名的逢源双桥,可惜那个时候是人最多的时候,我俩决定先去把那些人造的收费景点一一看遍,等黄昏了再来好好品味小镇。需要门票的景点如下(方便大家选择看还是不看了):

百床馆:里面很多明清近代的雕花大床,兄弟床,姐妹床,小姐床等等,可以了解一下以前人是怎么腐败的,我还看见一个床上挂了一个竖型铜钱的装饰,我跟蚂蚁说可见他们睡觉的时候也想着发财啊。
民俗馆:和南京博物馆里得差不多,一些着装行头,没什么意思。
高公生酒坊:这个还挺有意思,最起码能叫你知道酒是怎么酿的,乌镇有名的酒叫三公白酒,可以在那里免费品尝的,酒鬼们不要错过了。
蓝印花布作坊:很漂亮的地方,尤其一块空地挂了许多的蓝印花布,风吹来蓝布飘飘的样子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
木雕馆:没有什么特别印象了,木雕房柱房梁啊,精细的一塌糊涂。
钱币馆:记得有个叫吉言钱的,就是一些祝福的话,什么高弟之类的,可能跟咱们现在的纪念币差不多吧。
茅盾故居、立志书院和林家铺子:这个要说一说,沈雁冰是乌镇人,小时候在立志书院读的书,写的很多作品都是和乌镇相关的,比如说《林家铺子》。可现在的林家铺子早已是旧坛换新酒了。
修真观:记得门栏上没有题字,却是一个算盘。究竟为何,我只恨当时没有抓个导游来打听一回。
古戏台: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上演一出桐乡花鼓戏,叫《陆雅臣卖妻》,挺有味道的。
皮影戏馆:大大推荐,好玩死了。我们进去的时候演的是《西游记》里的《火焰山》那一幕,孙猴子和铁扇公主都是男子配声的,讲的话我是没有几句能听懂,但是,光看打斗和神情就足以叫人目不转睛了,走的时候偷偷掀帘看了一下幕后,呵呵。
翰林第:没意思。
汇源当铺:不错不错,蚂蚁弟弟做了一回当铺伙计,居高临下的感觉不错吧。有两个旅游mm还问他,你看我这手镯能当多少米啊,看到mm蚂蚁弟弟只顾傻笑,一点也没有那种精明刻薄的神情,这样不行,是要被开除的。

景点就这么些了,大多有人工后天斧凿的痕迹,按某个导游的话说,你就当它是旧的不就成了嘛。我的感觉是,看了后悔一时为米心疼,不看是不是总有个心结在那里呢。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走马观花一番不过才下午三点,我们就入住了望佛茶馆旁的潘师傅家。潘师傅上班去了,是阿姨领我们进去的。我和蚂蚁弟弟固然是不能住一间房了,于是只好多花了¥15住了单人间。潘师傅家很干净,我房间的床上还悬挂了夫妻俩人的结婚照,还是西式的呢,中间写了“百年好合”四个字。潘师傅长得挺帅气的,他爱人是典型的乌镇女子模样,模样小巧,谈吐温和。我和蚂蚁弟弟向她打听了乌镇的情况,什么东西好吃啊,什么不要多买啊,哪些地方不错啊什么的。时间还早,我们决定继续出去遛达。
五一长假的最末一天,游客已经逐渐寥落,那个时候一日游的大巴也纷纷开走了,喧闹的乌镇一下子安静下来,此刻倒是有种孤独和萧瑟的感觉。当看到身着红色旗袍的女子伫立桥头,和身后的红色灯笼对应,好比《战舰波将金号》中黑白底片中的那一展红旗。虽然明知那是作态,但也能激起人们的怀旧情绪。乌镇的居民趁着假期的尾巴依然在娱乐,最流行的便是麻将,因为家家不会关门,经常能看到人们打得热火朝天。西街的店铺很多是做生意的,有些工匠艺人在劳作,竹雕啦,木梳啦,乌镇水墨画啦,染布坊啦。而东街的小巷子里来回穿梭着小猫小狗,见了人就羞涩的一低头。孩子们倒是不多见,大一些的次日要上学,都住桐乡的学校了。夕阳下的乌篷船摇摇晃晃,吱呀作响,在不宽的河流里飘,难怪人家都说乌镇的黄昏最美了。
下午吃了若干的小吃,出名的姑嫂饼并没有想象的好吃,口味倒是很多。居民说,因为现在游客多了,工艺便大不如从前。买荷叶粉蒸肉的师傅叫我先买一个尝尝再说,听他的口气,这东西不好吃。不过我尝了尝觉得还不错。乌镇的桂花酒酿也很有名,那里有个著名的酒坊,酒糟是不成问题,不过有些太甜,吃多了嗓子疼,也是尝一尝罢了。南瓜叶青团子很好吃,糯糯的,甜咸均有,我还是喜欢豆沙馅的多一些。晚上是在一个谭姓的老板娘家吃的,她家就靠在河边,二楼的风景特别美。还有那只猫总跟在我身后,在我脚边睡着了,睡姿千奇百怪。我点了一个乌镇羊肉,一个鲜蚕豆,还有一碗笋尖汤。羊肉果然很好吃,不过做法和新疆的大不一样,味道是花了一番功夫的。其实新疆的羊肉怎么做都好吃,因为那里草好羊也肥。相比较而言还是新疆的羊肉保持了原汁原味且更鲜美,算是更胜一筹吧。
因为《似水年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乌镇,喜欢了乌镇。当年刘若英住的那间翰林府第已经价格飙升,普通人住不起,不过我也不觉得有什么稀罕。住在居民家里聊聊天,喝喝新鲜的杭白菊也是一种享受。潘师傅家人真的很好,照顾我们很周到,还把乌镇开往嘉兴的车次抄了一份给我们。潘阿姨下岗在家,潘师傅所在的电扇厂效益也并不好,民居的收入似乎能贴补一些家用。阿姨抱怨她的女儿成绩不好,似乎上中学就花了许多的钱,才去了桐乡的一个好学校,阿姨一个劲的说要让她考个好的大学。为了孩子,做父母的真花了不少心思。晚上睡觉我一个人害怕,他们就把绿色的小灯开开。他们家的床很软,被子很厚实干净,睡得可舒服了。
次日起了个大早,我和蚂蚁弟弟便匆匆告别潘师傅,潘师傅还叮嘱我们不要落下东西并反复察看沙发和床,欢迎我们下次再来。因为飘了点小雨,清晨的乌镇格外柔和宁静,水天一色,遥远的乌篷船缓缓而来,细巷子里没有人,一直延伸而去。这才是最有味道的乌镇。走过一座座桥,或伫立或撑扶或闲坐。从不会倦。坐在长廊的藤椅上喝白粥,看身旁河水里雨水留下的痕迹,不知不觉就痴了。路过逢源双桥的时候,这次我还是毅然走了左边,在右边透过桥格望去该是很美,可是习惯就是习惯,改变好难。
没有什么遗憾,也没有什么留恋。来过了,离开了,就是这样。留下的是我的足迹,还有一点回忆而已。

作 者: pegasos
标 题: 乌镇、嘉兴印象——嘉兴篇(文字)

原始链接:http://pegasosmm.spaces.live.com/Blog/cns!71D93CF671442EA8!1618.entry
转自:34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