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游记 |
[游记]乌镇游记 |
2007-07-16 |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这是一句广告词,在上海和杭州的时候我都看到了,所以本来就计划去乌镇看一看的我,更加迫切。 想去乌镇,因为听说那里是古镇当中商业化气息较小的一个,尤其是相对周庄而言,还因为它号称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当然更主要的,是因为《追忆似水年华》的奶茶。那部电视剧我没有看完整,但是因为奶茶淡淡的忧郁,就很想去走一走逢源双桥,看一看挂满了蓝印花布的染坊。 那天很不幸的是有一个聒噪的导游,让我的心情非常烦躁,因为之前有了温柔的杭州小姐做比较,我对她更是心生恶意。我后来想,我对乌镇复杂的印象,她也应该好好地说上一笔吧。 乌镇属于桐乡市,桐乡的杭白菊很有名,也确实很好喝,但街道却不太整洁,起码乌镇周围我看到的是样。(现在好像到处都在盖楼啊,那个灰尘的场面大家可以参照天津)因此,有个高高的围墙和检票口的乌镇,从外面看更像是闹中取静的一个公园。和我想象中完全不同。 好晒~ 虽然还是春节前,那天却出奇的晒,出奇的热,所以进去之后,扑面而来的湿气,倒是让人觉得舒适了许多。要到达河边,先要经过弯曲的小路,在那一段,聒噪的导游小姐讲了“枕水人家”的来历。原来这个镇子的居民房,一面背水一面向着路,想再扩大面积是不可能的了,而一家豆腐店的老板,突发奇想就把房子向水面延伸了一块,也就是一部分在水面上,左邻右舍竞相模仿,就形成了现在的“枕水人家”。屋子是大了些,可是很潮湿啊。而且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面街的那一面,门窗都很小(财气和福气不会出去,凶煞不会进来),屋子里都是黑漆漆的。 第一眼乌镇 乌镇很小,小到快走的话一个小时就可以走过来,而人多到能比上天津的商业街,不太商业化的乌镇尚且如此,周庄什么样可想而知。有来自各地的游客,还有带着台腔的老奶奶。说到这,我得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乌镇,能看到的当地居民,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和一个当地的大婶聊天,她很激动地说,“我从小就住在这里啦,你看现在这里游客这么多,其实有什么可看的呀,就是农村吗,稍有点本事的人都去桐乡啦,也就是老人和小孩还在这留着……” 我也觉得她说得有几分道理。以前我是没有去过农村的,家里世世代代都在天津,也没有什么“老家”,我对农村的印象仅限于道听途说和影视剧。可是在去乌镇之前,路过了几个农村,看到有人住着茅草屋,有人住着小别墅,因此乌镇在我眼里,远没有蓝山眼中的那样浪漫。在乌镇我同眼看到贫富差距,在那虚掩的大门中,有的人家“现代化用品”一应俱全,有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没错,乌镇,是一个水上的农村,甚至有点畸形,因为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乌镇的居民每天要面对的是好奇心旺盛,兴致盎然的游客和闪光灯,他们就要在大家的眼睛下、相机下,吃饭、洗衣、聊天...生活。可能早已习惯了吧,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乌镇的“风景”,不需要宋城那样的人造景观里穿上各种各样的劳动服装,去模仿供人们观看。可是每当我想到这,总会有一点点心酸。 我和小西总是脱离于人群的,听完聒噪的讲解,在人群散尽的地方,乌镇还是很幽静的。 染坊 我看到了飘着蓝印花布的染坊,确实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而寂静的小巷里,如果不是停着一辆摩托车,是不是也很容易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如果只是看照片的话,我会的。可是身在其中的当时的我,却没有这种诗情画意。大家不要被我的照片迷惑,因为,我只是恰好抓住了没有人经过的瞬间而已,实际情况是——人,都是人。 我想是我去错了时间,如果是凌晨5点,踏着湿漉漉的石板地,也许我会感受得更有情调一些。 相比于凭门票入内的景点,乌镇的小巷、小桥流水更有韵味一些,因为那些景点怎么看都有一些拼凑的痕迹,比如一些西方的木雕,比如雕花床馆,都是和乌镇不相关的东西。倒是有些深宅大院内遗留下来的反复的雕花很有看头——从外面看家家都是小小的窗户高高的门,里面可就别有洞天了,财不露白的中国富人,在家里的摆设上可是费尽了心思。 奢华 七零八碎的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出了我是有些矛盾的。也许会很困惑,乌镇到底是好玩还是不好,是值得去还是不值得?想到这我也有点想笑了,因为我越是想描述的真实一些,反倒越说越主观了。好了,干脆就做个总结吧。 游乌镇,对于我来说就像是看反转剧,当时的感受和回来之后很多都是相反的。比如,在那里的时候我觉得她外面看像公园,里面看像农村,吵吵嚷嚷不胜其烦,可是回来后看照片仔细回忆,又觉得其实很是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又比如,在那里觉得美味的姑嫂饼、粉蒸肉、小粽子……回来之后觉得干又无味。也许是接近水的缘故,吃起来都觉得水水的,也许是和那位卖粉蒸肉的老奶奶聊得太开心了,总之我都搞不清楚我自己,归根到底,是我对乌镇的不了解吧。 乌镇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奇怪在于不像其他地方,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出,只得去还是没有必要。对于她我却不知说什么。可能我们都一样,没有去的时候,总是怀着盛大的好奇。可是我,今后再也不会去什么古镇了。虽然现在想想,乌镇还是很美的。就像乌镇的广告片,奶茶说,时间也未曾改变这里。 时间会改变我们,也悄悄的改变着乌镇。 这是找到的关于乌镇的片子,里面值得一游的地方都拍到了。里面卖画的那个大叔,我和小西还和他聊天很久。 评论 (2) | |
原始链接:http://windluo.blog.sohu.com/40674027.html |
转自:4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