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徐志摩故居追忆天边云彩,浙江游记 |
[游记]徐志摩故居追忆天边云彩,浙江游记 |
2007-08-02 |
——访徐志摩故居 不期然地途经海宁,决定拜访徐志摩先生的家。汽车沿着鱼鳞石塘缓缓而行,石塘外隐隐约约的涛声,让我的思绪走得很远很远…… 悄悄地我来了, 为了西山上的那朵云彩, 为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不知是否能寻回你的云踪仙迹 …… 海宁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先生的故乡。无意间途经此地,原本准备去杭州的我半途改道,前来拜会这位浪漫诗人。 黄磊的《人间四月天》演绎出了一个完全的徐志摩,于是在人们印象中的那个浪漫诗人,不再是那个“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有爱;我没有别的才华,就是爱;我没有别的能耐,只有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的徐志摩,而成了一座飞架在中西方之间彩虹桥。在这座桥的一头是英国的剑桥,而另一头就是海宁的“香巢”。正因为有了这座桥,狄更生从桥的那一边走来了,恩厚之和哈代也来了,虽然韦尔斯、罗曼.罗兰、李察斯、罗素的脚步走得迟缓了一点,但走得依然是那么的从容而塌实。 如果一定要用足迹去衡量一个人的步伐的深浅厚度,那么雪莱、曼殊斐儿、济慈和泰戈尔等文学大师的脚步完全可以用刻画来形容。在泰戈尔离开“香巢”的那天,渲染在夕阳里的那个背影也很像是一座桥,但真正连接成这座桥的却是二个伟人之间的心灵之约和不朽的友谊。我不知道在桥的那一头的碑上是不是应该刻下这样的一些碑文: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知名度甚高而又很不寻常的人物”,他“文学中揉合有诗的灵魂,华丽与流畅……”的诗篇和他在中国新诗界所奠定的“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 一会儿,车停在了一座小桥边,司机指着前面的一条左边是小桥流水人家右边是黑瓦石壁藤蔓的小巷说,往前走50米再右转就是徐志摩的故居了。 走在“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还有一路阳光的幽静小路上,我仿佛看到了“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的诗人正“撑着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而真正在漫溯的却是他那颗“……纯朴的,美丽的童心”和投影在我心空上的那朵“像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云彩。 穿过一条叫“菜市”的胡同,在蓝天、白云和绿草之间,一栋青红砖相间的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一张五元的门票,我的梦已完全徜徉在了诗人“我的小园庭,有时候荡漾着无限的温柔,善笑的藤娘,袒酥怀任团团的柿掌绸缪,百尺的槐翁,在微风中俯身将棠姑抱搂,黄狗的篱边,守侯熟睡的珀儿,它的小友小雀新制求婚的艳曲,在媚唱无休……,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境,……有时轻谓一声无奈,……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的”的“完全梦境”中了。 拐过屋侧的青石小路,一抬头,一方由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题写的“诗人徐志摩故居”匾额便悄然映入了我的眼帘。细看金大侠留在匾额下端的“表弟金庸敬题”的墨迹,才恍然明悟,原来大侠与诗人是一对姑表兄弟。 |
原始链接:http://w.ipiao.com.cn/trip/29/49747.htm |
转自:2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