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桐乡

[游记]桐乡

2008-05-22    sina.com.cn

印象·初识桐乡

一块丰腴富饶的土地:位于沪、杭、苏、宁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要道横贯全境,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公里,辖9个镇、3个街道,人口66.7万。
一部厚重耐读的史书: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是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文化名人辈出,赵汝愚、张履祥、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匋、徐肖冰、茅威涛等一代代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
一座实力作证的城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桐乡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6位,已连续10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入选200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一个和谐发展的家园: 她是中国杭白菊之乡、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中国羊毛衫之乡。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省文明城市、浙江省教育强市、浙江省科技强市、省级双拥模范城、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

桐乡城市名片:“菊花美、名人雅、市场旺、乌镇靓”,“菊乡、古镇、市场、名人”成为桐乡最亮丽的四张城市名片。

数字·解析桐乡

地区生产总值272.1亿元,同比增长15.8%。
农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6.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2.8亿元,同比增长25.3。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29.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32.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58元,同比增长1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9元,同比增长1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亿元,同比增长17.0。
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67.2亿元,比年初增加11.0亿元。

魅力·品读桐乡

毛纺针织、化学纤维、丝绸服装、建筑材料是桐乡四大特色支柱产业,精密机电、新特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形成化纤、毛衫、皮毛、家纺布艺、植绒、制鞋等10多个块状特色经济区,拥有“中国羊毛衫名镇·濮院”、“中国化纤名镇·洲泉”、“中国皮草名镇·崇福”、“中国家纺布艺名镇·大麻”、“中国植绒纺织名镇·屠甸”和“中国绢纺名镇·河山”。

规模企业已成为桐乡工业的“领航者”,桐昆化纤、巨石玻纤、天女稀土永磁、京马电机、健民过滤材料、双箭橡胶、新澳纺织等成为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涌现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94家,利税超千万元企业67家。全市已有中国名牌产品8个、中国驰名商标11件、国家免检产品13个。2007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68个,合同利用外资4.0亿美元。桐乡经济开发区已落户外资企业159家,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7.5亿元,成为全省十大省级开发区之一。

“秋花第一市,菊景甲天下。”桐乡杭白菊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栽种面积5万亩,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
桐乡是浙江省粮、油、茧的重点产区,杭白菊、小湖羊皮、蚕茧总产量居全国县(市)级前列。优质水果、花卉苗木、加工蔬菜、特种水产和食草型畜禽等新兴农业蓬勃发展,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8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4只、绿色食品40只、有机食品2只。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公交、供水、用电、垃圾收集等实现城乡一体化。公交车通村率100,形成“半小时交通圈”;自来水通村通组率达到100;在全国率先实现“镇镇电气化”,是全国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县(市)。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2个、“浙江省级生态镇”6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9个,行政村整治率达90。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十大最美的村镇”等殊荣。2007年,乌镇西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其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成为综合性国际级旅游目的地。
“水墨乌镇,风雅桐乡”。“乌镇热”带动了桐乡旅游的整体效应,石门运河风情游、福严佛教文化游、华庄生态农业观光游、濮院毛衫和崇福皮草购物游等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51.1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2亿元。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3147601008xf3.html3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