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白云源的秀天目溪的澈 |
[游记]2.白云源的秀天目溪的澈 |
2008-05-22 live.com |
10月5日 2. 山里的天亮得很早,只听得山鸟唧咕唧咕得叫个不停,七点左右我们起床了,在吃过杨先生为我们做得可口的八宝粥后,八点钟时杨先生亲自驾车把我们送到了离此地十几公里的白云源景区,一个硕大的“龙”字雕刻在山壁上,这是中国最大的单体摩崖石刻,杨先生说这是他的一位朋友所书,果见字体浑正有力,这红色的字镶嵌在这青山之中,显得十分柔和。进入景区后我们向上攀登,穿过一片竹林后来到了售票处,购买了门票50元(听说住在周围的农家可以凭介绍信门票半价,可惜条件食宿很差),乘坐景区小中巴向上来到了半山腰,无所不在的是那绿,鲜亮、饱满、浓郁,绿得铺天盖地,绿得遮云蔽日,绿得无边无际,绿得无声无息……这里群峰横空,层峦叠嶂,溪水在山涧边卵石上跳动着,轻风吹过,才响起片片喧哗。我们经过了鸳鸯谭和小龙门瀑布,一路人游人稀少,山间烟雾迷朦,好似到了仙境一般,往上攀登,仍然是满眼的绿和那清澈的溪水以及远处山峰的一抹白雾,渐渐地下起了小雨,踏着山间的青石板路,此时更能感觉到那句“山亦空朦雨亦奇”的意境吧,往前忽然峰回路转,左边一挂巨大的瀑布从天而降,落到一池碧水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大龙门瀑布”吧,我们在谭水边休憩了一阵,享受这世外的宁静,如若能在这里归隐,何比不上那神仙呢!然后我们就下山了,在路边享用了这里的特色小吃——烤玉米棒、油炸臭豆腐和板栗后,我们乘坐景区班车回到了景点门口,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由于我们还想去天目溪漂流,但景点间没有交通,因此我们只能包车(60元)先到桐庐汽车站,司机事先告诉我们这里到天目溪还有20公里呢,要坐去往“分水”的班车,中途才能经过天目溪漂流,我们当时也没有在意,看到站内停着到瑶琳的中巴车上也写着天目溪漂流,因此就上去了,买了车票(4元/人),结果没走多远,售票员便说天目溪到了,把我们扔在了一个小农庄的旁边,我们下了车看到这里写着“浪石金滩”,一个导游把我们接了进去,说这里浪比较大,因此每个人必须先购买一套雨披和鞋套(5元/人),接着把我们领到了检票处,让购买门票35元。我们看到了这里游客稀少,而且并没有写着“天目溪漂流”的字样,幸亏我同学眼尖,发现好像是假的,看到图片上这里是乘坐龙舟游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竹筏漂流,一问检票人员,她说这里有3处漂流,此处是天目溪的中游,而我们所说的地方是天目溪的上游,我们深感上当了,因此立即退了出来。在门口被他们工作人员拉住,说把我们送去那个真正的天目溪漂流处,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一个司机愿意以20元的价格把我们送往天目溪竹筏漂流处,我们乘坐农用车颠簸了二十多分钟后到达了景区,购买门票时他们还是不认定我们“旅游互联”的预定,因此我找到了他们的营销部,结果还是因为订单还没有及时传过来,不得不再次以全票购买了漂流的门票(50元/人),刚才送我们来的司机也同时拿到了“提成”。走向码头,这里等待的人可真多啊,竹筏是每筏坐九人,每次大概十多条竹筏同时出发,我们按照给定的船号等了两拨,吃了一些小吃后,终于上了竹筏,我们套上鞋套、穿上救身衣,每只竹筏大概有近二十条竹子编起来的,水在竹子间飘动,好似人踩在水上一般,船工在船尾撑着竹竿出动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里的水透澈明亮、这里的山连绵不绝,犹如画廊般的映在水面上,伸手触摸水中的青草,溪水柔滑凉爽,从指尖飘过,令人心旷神怡。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看到了远处山上的一间间小木屋和一座古塔,知道已经漂流结束了,到了“红灯笼外婆家”,依依不舍得上岸后,由于红灯笼外婆家是个人工建造的人文农家景观,而且已经下午将近四点了,为了及早赶回芦茨村,因此我们没有把它列入我们的游览行程中,不过这里旅行团来游览的人可是真不少,然后包了一个小三轮车约五分钟到了景区外面(10元),坐上回桐庐的中巴车,每人票价4.5元,由于是超载,我站在车厢中,经过省道收费站时,售票员示意我们这些超载的人蹲下以逃过检查,我怎么感觉像在偷渡一样呢,呵呵!约半小时后我们到了桐庐汽车站,这里私人面包车很少,我们欲包车回到芦茨村,一问价格却要70元,我们没有乘坐,走过富春江二桥,问人才知道到芦茨的车要到另一个车站去坐,于是乘坐1路公交车(1元/人)到了富春江一桥那里的一个汽车站,挤上中巴车却发觉这里的车要五点半才能出发,任凭你车上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司机就是不出发,说一定要按照时间来,而且这里本地的车售票员卖票从来不给票,只在他的小记录本上写下一个个“正”字,而且把有几个人乘车收入多少不停报给司机听,我不知是这里民风淳朴的缘故还是……?怎么都感觉像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一样了!司机终于禁不住满车人的抗议下,于五点二十提前出发了,购了票每人3元,在车上杨先生已给我们打电话询问我们的情况,说晚饭已经做好了。到了七里泷之后,我们下来包了一辆车到芦茨村杨先生的家里,由于天色已晚,山路难走,最终我们多给了司机五元钱作为补偿(包车20元)。晚饭我们吃得是火锅,热气腾腾的火锅,暖了我们一天疲乏的行程,依旧是一番觥筹之后,我们四个人打牌之后,枕着这漫天的星光以及山虫的鸣叫,在睡梦中好似做了一回天上神仙,隐居在这青山绿水之间……
|
转自:http://meteor926.spaces.live.com/Blog/cns%219689F4B0E99E220E%21192.entry4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