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游记

[游记]乌镇游记

2007-08-02    guzhenu.com

千万个忙里,迎来了国庆节,总算可以偷闲放松一下心情。于是开了新买不久的小车来到了盐官,想看看这个曾经向往梦牵的地方。
盐官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存在,那是因为盐官的潮。
小时候的农村,生产队的劳动单调而又乏味。小孩子捆在这块土地上只能在三里地里滚爬,而大人们则不同了,千方百计寻找各种站得住脚的理由偷偷工,其中之一就是去海盐观潮。每到八月十八前后,大人们便一拨一拨结伴用脚赶几十里的路到盐官观潮去。天亮出发,一直要到天黑才能回来。回来后都说什么潮水都没有看见,只看到了人,人潮。看人是享受,偷工也是一种享受,至于看不看到潮已无重要。但还是小孩的我并不知道,只知道大人经常有人去看潮。当然也有看到潮的,回来形容得绘声绘色。也偶而会听说谁去了以后再也没有回来的,被潮水卷走了。
对盐官的真正了解还是在最近这几年的事。海宁要提升品位了,弄了个潮文化;盐官要开发了,修建了一个宰相府第风情一条街。于是大力地对外宣传,中央台电视直播海宁潮,各种媒体聚集盐官镇,戏班子也来凑热闹了,近日去盐官时正好碰到那个张纪中带了那几个没有一点儿能耐的演员在拍那本毫无看头的《鹿鼎记》。于是乎,盐官的名声开始大起来了。
其实,盐官本来就应该有较大的名气。据说2100年前的西汉,吴王刘濞在此煮海为盐。从而煮出了一座富庶繁华的小城,煮出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历史,那就是盐官!盐官原为海宁县县城,解放后因县城迁到硖石而弃之。在唐朝,盐官就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盛行的宗教而名扬海内,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三个繁荣县市之一。明清时期,由于“海宁陈家”疑案的出现,更使盐官名声显赫。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甚至想把盐官定为国都。
近日去了盐官。观了那万马奔腾的一线潮,被那恢弘的气势所震颤。要去宰相府第风情街拜访陈阁老宅,传说那里才是乾隆皇帝真正的家,却被张纪中那小子给拦住了,不能如愿。
去不了皇帝老子的家,我便抛开他人闲逛这座几乎被废弃的小城。好在这座小城人的热情和好客,给了我诸多的指点和介绍,才使我没有枉此一行。
海神庙是一定要去的,为百姓祈福,让海神保百姓平安。
王国维的故居也是要去的,要去拜访一下这位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感谢他为我们的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
这是随大流的旅游。接下来是我的闲逛,这才是真正品味盐官的时刻,细细地细细的品味。
找呀找,终于找到了那具有悠久历史的安国寺,可只剩下了三座经幢。而那座陈阁老侄子陈邦元的老,恢宏而精美,却被灯具厂占用,被白得使人感到害怕的荧光粉污染得一遢糊涂。那杨家老宅及另一座陈家老宅摇摇欲坠,成了野狗的窝,走过时狂吠几声,冷不丁吓你一大跳。
走到寺北弄时,被一个别致的老宅园深深地吸引。一座高大的建筑精巧的中式老宅边上紧挨着一座同样建筑精美的西洋红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夺目。出于好奇,推了一下只容一个人通过的那扇边门,门开了,一个不大的院子出现在眼前,可以看那曾经多少精美的院落,那里肯定有过非常动听的故事。可眼前满目的杂草,门斜梁竖的老宅和砖墙斑驳的红楼看了着实让人心酸。隔壁住了三十多年的老大妈告诉我,那宅院是章家大院,听说那红楼是章家为了孙中山来观潮而建的,因为那是将近百年前的事了,是真是假也不得而知。
辗转来到城北,发现一个砖砌的环洞门,内外用铁栅栏围着,一问才知道那一盐官县城的城北水城门,只是河道已经被填,城门上长满了野草和枯树,城门下则停着数辆斩新的汽车。河道没有了价值,水城门没有了价值。但站在这里仍可想象当年的繁华景象。
盐官,虽然还是那样的破败不堪,但毕竟已经开始修复。盐官,虽然曾经被废弃,但那凝重的历史和充满迷团的故事却永远留存。

转自:http://www.guzhenu.com/Article/200704/Article_20070423220216_14148.html2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