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海宁盐官之行

[游记]海宁盐官之行

2007-09-12    live.com

September 10

海宁\盐官之行

最近感觉到好久没出去转转了,快闷的发霉了。是一位海宁的朋友提醒,可以到海宁看潮,于是决定双休日过去看看。记得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叫《钱塘江大潮》,是描写钱江潮盛景的。

世界上有两大涌潮现象:一处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另一处则在中国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海宁潮,又称钱江潮,由来已久,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在网上搜了一下,据说海宁观潮最佳地段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镇海塔下观潮亭一带。在这里可看到“宝塔一线潮”的雄奇壮丽景象。海宁钱塘潮民间传说是因吴国大夫伍子胥怒不可遏,乘着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中奔腾吼叫。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筑有观海台、观潮亭、镇海塔等,是最佳观赏地。据传观潮之风,始于汉而盛于宋,南宋起便把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定为观潮节。

涌潮未来之前,钱塘江平静又浩瀚。但见江流茫茫,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江潮初起时,东方天际处,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细雨声,极目望去远处显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那银线变得愈粗愈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作瓢泼暴雨声,且越来越响,犹如闷雷似地滚来。尔后,潮头临近,沧海横流,江水猛涨,万顷波涛,顷刻一线白练变成了一道数米高的矗立水墙,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刹时间,潮峰从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去。

除了盐官海塘是观潮最佳点外,盐官以东7公里的八堡和盐官以西11公里的老盐仓也成了新的观潮佳处。在八堡海塘,可以八堡“碰头潮”,东、南两潮汇合,双龙相扑,天崩地裂,潮峰突起叠成冰山雪峰,令人惊心动魄;老盐仓地段有座9米高、650米长的丁字坝,江潮来到这里猛冲丁字坝时,一声霹雳,如蛟龙脱锁,怒吼回首,潮头突兀竖起,返身扑向十八层石阶的鱼鳞石塘,霎时扬起银色暴雨,冲向天际,煞是惊险,人称“返头潮”;而观赏半夜潮更是月影银涛,十万奇军。一潮三看赏四景,令人荡气回肠。宋苏东坡赞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看了这些网上的介绍,更是心动想去看看,于是星期四就早早的订了星期六的火车票。在网上查了一下,说本周六刚好有大潮,看潮时间在12:00---13:30左右。星期六早上,不到六点,堂妹把我梦中叫醒,她说姐你再不起床又赶不上火车了。我揉着惺忪的眼睛,努力起床了。匆匆洗漱,直奔上海火车南站。早就知道南站通车了,还是第一次到这里,候车大厅的屋顶结构非常现代时尚,于是拍了一张照片。七点四十开始检票上车,坐我旁边的是一个女孩子,她跟我商量让我跟她老公调个位置。小事一件,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呢。本是同车的陌生路人,就因为这件事彼此多了一份亲切,简单的交谈中知道他们夫妻两也是去盐官看潮的随便去海宁皮革城购物。

九点十分,火车准时在海宁靠站,我决定先买好晚上回去的火车票再去看潮,排队买票花去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可能因为我平时呆在办公室很少出来,也是当天的确是万里无云,我觉得太阳火爆爆的,气温比前几天要高一些。问了当地人,坐上T109时觉得有点头晕,只好吃了一粒晕车药,迷迷糊糊的睡着,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才到官盐。下车的地点就在观潮公园门口,很奇怪门口怎么会空空无人,心想不会是今天没潮吧,心有些下沉。问了一下当地人,果真如此,今天潮小,而且十点半左右潮就过去了。那个失望呀,真是没法形容。

和我一同下车,一同到公园门口询问是个小眼睛男生,我一直以为自己的眼睛比较小,没想到今天遇到一个比我眼睛更小的男生。他问我从哪里来的,我说上海。他也是,不过他是出差,顺便来看看,所以他没有我这么失望。他安慰我说,反正离上海不远,下次可以再来的。他问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去海神庙看看,我想反正没看到潮一下子也不知道该去哪了,自己又没有方向感不认路,跟他逛逛也无所谓。于是我们结伴而行,他说是河南人,彼此一介绍才知道他和我同姓。他个子不是太高有点胖,特别有意思的是他特别能说,一路上只是他喋喋不休,说实话他的普通话里带着乡音加上他说话比较快,我根本是只听懂百分之五六十吧,其他就忽略了,呵呵。他多在说历史典故什么的,而我年轻时是学理的,历史应该是我的最差项,他说的对或不对、真或不真我无从考评而且是一点也不感兴趣,我一路上只是为了礼貌时不时的点点头冲他笑笑或嗯上一声。

我们一起步行五分钟吧,就到了海神庙。海神庙--------------在盐官镇东。清雍正八年至九年(公元一七三零年—一七三一年)奉敕建成,祀传说中的浙海之神。建筑依清代官式,规模雄浑。咸丰十一年(公元一八六一年)毁于兵火。光绪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重修。主要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上,主轴线依次有庆成桥、仪门、大门、正殿、御碑亭、寝殿。仪门前广场两侧分别建有一座汉白玉牌坊。正殿为五开间歇山顶建筑,下部是汉白玉台基,左右配殿以历代潮神水神从祀。左轴线为天后宫;右轴线为风神殿、水仙阁等。咸丰十一年,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光绪十一年重修。现尚存庆成桥、仪门、正殿、汉白玉石坊、

海神庙是江南稀有的古典宫殿式建筑,气势宏伟被称“江南紫禁城”;其广场上的汉白玉石狮、棋杆石、牌坊等精雕细镂,神龙毕真,人称“江南独步”御碑等现正殿、御碑和门前石狮、石坊尚存。

大量的汉白玉石构件和民间流传的“海神身份”传说,给海神庙蒙上了“雍正篡位”的层层迷雾;庙内保存有雍正、乾隆、道光、同治清代四帝所赐五块御匾,雍正和乾隆合题的父子双皇御碑;……处处显现着海神庙异乎寻常的皇家气度,使“海神”之谜更加扑朔迷离。

海神庙前有一对石狮,是大型艺术雕琢品。东端一头雄狮,捧着绣球,威武雄壮;西端一头母狮,脚下抚爱着一头小狮,神态毕肖。两头石狮各用整块汉白玉石雕成。据传,雕琢石狮的老石匠手艺独一无二,一生中来不及创作完三对就去世了,故全国这类珍品只有两对半。汉白玉石狮子,据说全国仅有五只,导游说摸摸狮子的手,成为一把手;摸摸狮子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狮子腚,包你不生病;摸摸狮子球,办事不用求;摸摸狮子背,荣华又富贵;摸摸狮子腿,做事不后悔;摸摸狮子尾,长命又百岁。呵呵,我觉得这个美好愿望的民谣特别有意思,我也去摸了摸讨个口彩吧。

矗立在海神庙东西辕门的两座跨街石牌坊,造型一致,各居一方,高均为八点七米,下设四柱,上安三楼,通体纹饰精美,古朴端庄,人称“江南独步”。

立于正殿后的御碑,高约五米,埤顶正面雕有“三龙升腾”,背面是“双龙抢珠”,底座为恬静的海波,寓安澜之意。据说此碑由雍正皇帝立于海神庙建后的第二年。埤文记载了潮患祸害、修筑海塘和建造庙宇等事项。埤身是一整块质地优良的汉白玉石。

盐官宰相府第风情街是一条以宰相府第——陈阁老宅与乾隆帝密切关系为核心、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再现江南千年古城风情的特色人文街区。小街是沿着一条小河两岸建,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感觉。

陈阁老宅座落于宰相府第风情街,主人陈元龙位高权重,贵为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世称相国(宰相),明、清两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故其故宅民间俗呼“陈阁老宅”。海宁陈家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称,世代簪缨,家学渊源,书家辈出。陈阁老宅历近400年,建筑端肃,布局雅致,现存有“陈家三宝”——享誉书法界的明代陈氏法帖碑刻、雍正帝御赐的“躬劳著训”九龙原匾、青春依旧的古罗汉松。更有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的史实和乾隆身世之谜的民间传说,一系列与海宁陈家有关的小说、影视剧面市,使这座地位显赫而又讳莫如深的宰相府第充满了传奇色彩。

街区有四大节点:城楼、吊桥、点将台、武库等构成城楼节点;廓桥、一笑楼、品茗小憩等构成茶楼节点;陈阁老宅、杨兵部宅和郑晓沧故居等构成人文节点;城隍庙及两侧传统商业建筑等构成邑庙节点。街区融名人故居、官僚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豪宅、城隍古庙、传统商铺、民俗文化于一体,古朴的风格。古风悠悠,风情独特。

这是国内唯一集五方土地供奉于一处的道教寺庙--- 五土庙。大殿供奉了全部的黄帝、青帝、赤帝、白帝、黑帝“五分土帝”。五土庙原是盐官的社稷坛,是古代每年春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明代中期,盐官社稷坛被“五土庙”所取代。“...“五土”既代表了东南西北中五方位,也象征着水火土木金五行。

海宁城隍庙,是浙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城隍庙,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民间相传,城隍是一座城市的保护神。盐官原为海宁州的州治,宋仁宗天圣元年在城内建城隍庙,初建时有正殿、前轩、寝殿、东西两庑,仪门大门各三楹,东北为火神殿,规模颇大。清雍正、咸丰年间曾多次进行大修,光绪十二年(1886年)加封号并赐“海昌绥佑”匾额。

小街上有不少传统手艺的作坊,一些上了年纪的民间老艺人坐在临街的门槛旁边不急不不慢的做着手工活,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淡然.盐官的特产有盐官三把刀\臭豆腐\腌菜还有皮革做的工艺品,我对菜刀没有兴趣我不是爱做饭的人,对臭豆腐的味道不习惯,对那些现代装饰的小店那些成批量流水线产出来的小饰品更不感兴趣!只是看一个阿婆做的紫砂小人,特别滑稽,小人放在冷水里泡会通过紫砂的透水性好把水渗透到小人肚子里,再用热水在小人身上一淋,因为热胀冷缩小人肚子里的水会像撒尿一样喷出好远,特别逗.

可能不是旅游时节吧,小街上的人不是太多,偶尔看零散的游客和一两个旅游团。在阳光下,我走在小街的石板路上,有一种很无法言说的感觉。盐官人,有一种很从容的生活状态,虽然是双休日,路上行人很少,两旁边的店铺里也是很安静,店铺前常常会看到一方小桌四个人打打麻将旁边还有一两看客。这和上海双休日的淮海路上人满为患没法比,在上海过马路那真是人潮涌动。

按着海神庙门票背面的盐官景点示意图,我们走过一条小街,又走进一条小巷子,再问了两位当地人才找到安国寺。这是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很难与曾经历史的繁华联系在一起.古城盐官安国寺唐代经幢,建筑精巧,独具匠心,刻有佛顶遵胜陀罗尾经。海盐官安国寺,座落在海宁县盐官镇西北隅。据南宋咸淳《临安志》云,寺创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始称镇国海昌院。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法,寺废。大中四年(850年)重建,名齐丰。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安国寺。原殿宇规模宏大,飞檐相啄,如今巳荡然无存,仅保留下三座经幢,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842年),四年(844年),咸通六年(863年)。

幢,梵名驮缚若,DhVaja或ketu的译音。最初的形式是竿柱上饰以种种丝帛,“籍表麾群生,制魔众,而于佛前建立.现在从敦煌唐代壁画中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安国寺会昌年间建的两座经幢,体现了早期石幢的型制。两幢制作大同小异,由须弥座。幢身和仰覆莲,宝珠等组成。幢身瘦高,八角形,上刻佛顶尊肚陀罗尼经,体量较小,没有仿木构楼阁式塔的构件。其中会昌二年经幢,流云托座雕刻形象生动,会吕四年幢座上的武士像,作肩扛幢身状,威武传神,观音像和礼佛图刻划也很细致。三座经幢中,以咸通六年造的一座雕刻最为精美。经幢下部用二层重叠的须弥基座,座身镑刻“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龙,体态矫健,仰莲承托幢身,周绕勾栏。幢身作八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刻尊胜陀罗尼经,下层浮雕佛经故事,幢身上覆垂璎宝盖,叠以仿木构建筑的腰枯体现了唐代木构建筑特色。

我们到安国寺的时候大约是下午一点多吧,大门紧锁,不知道是因为双休这里也是双休的,还是中午工作人员休息或是平时不开放,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在外墙上看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牌以及经幢的简介,没看到寺(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法,寺废)。我隔着围墙,跳跃着勉强拍下经幢上部的图片。在回来的路上,离安国寺不远有一处废弃的老宅,院门紧锁,露出的墙角看上去很精美有点像西方的教堂建筑,一个过路的阿姨主动上前告诉我们这是解放前一个政府的办事处,早就没人住了,院门锁了,是进不去的。阿姨离开后,小眼睛男生试着想打开那个锈迹斑斑的锁,他说他会业余开锁,呵呵不知,是不是开玩笑的,但他终是没有成功。那房子的一角真的很精美,不知盐官人为什么舍得废弃它呢。他和我都有些不甘心想进去看看,我建议翻墙而进。前面的墙很高约三米吧,肯定是进不去的,我们又转到后面,后墙只有两米左右,但墙上爬满了荆棘。小眼睛男生,试试了,终因为他胖上不去。我试了一下可以上去,但我看那杂草丛生的院子,我一个人不敢进去觉得阴森森的,终于也放弃。

在江边没有看到潮,只看到一个塔,叫占鳌塔气势辉煌,也称作镇海塔。

盐官该看的差不多都看了,听说还有一个王国维故居,因为有些累了,我们都不想跑了,决定回程。小眼睛男生提议到皮革城看看,我说我不喜欢外出购物,出来玩不太想去那种商业化的地方。我往火车站,他往皮革城,也是同路,还是一起坐车回了。在车上他又游说我一起去皮革城,想想离火车票的时间还早,去就去吧。跟他逛了一圈,他一直在询价杀价,越发看出是个很人精的男生。皮革城我觉得实在没什么好看的,无非是皮革类的鞋、包包之类东东。我一直不喜欢用皮类的包包也不穿高跟鞋或皮鞋,所以我对这东西不感冒,只是漫无目的跟着他转。他开玩笑说,你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个不喜欢购物不喜欢逛街的女孩子,也是唯一个陪他逛街的女孩子(以往都是他陪女孩子逛),我只是笑无法解释清楚。

逛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有些累,决定先回火车站。他说没订好火车票打算坐汽车回上海。我们道别,说再见,呵呵,我觉得我们不会再见,也不想再见,除了知道彼此姓名我们都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在火车站无聊的呆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终于开始检票。就在检票时我听到有人叫我名字,呵,我正奇怪,一转头发现是小眼睛男生,他没有买到汽车票也来赶火车了,我们是同一列车次。后来在站台上,又看到那对年轻的夫妻,我们彼此打招呼彼此微笑,知道他们也没看有看到江潮。这个世界真小,呵呵,准确的说应该是海宁真小。

海宁的一海打电话说他在上海开会呢,问我在哪,我说在海宁。其实之前也是知道他要到上海的,他也知道我要去海宁,他建议我这个双休不要过来等以后他有时间在海宁的时候再过来玩。我觉得他去他的上海,我来我的海宁,彼此并不矛盾,我主要是不想再一改再改我的行程了。接了他电话的时候,我还是想到一个词“擦肩而过”,呵呵。之前约了两三好友一起出来,当时都答应的爽快,到时候却一个个逃了,未必有些失望,我索性不再约任何人,不再把行程更改了。

一海说星期天在上海还有会要开,所以不回海宁了,于是我们约了等我到上海一起吃宵夜。我们见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吃了饭我匆匆往回赶。到住处时,已快十二点,累扁了,不过心情很好。一天终于在一路行走中过去了。

转自:http://shengxiadgg.spaces.live.com/Blog/cns!71EC6956E555ABC2!1545.entry9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