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补交作业之西塘游记篇 |
[游记]补交作业之西塘游记篇 |
2007-07-16 live.com |
补交作业之西塘游记篇 最近连连欠了两篇博,想来想去,先还上小珂这篇, 因为这篇写起来,心情还是比较愉快的。虽然日子过去了两个月,但是当初每一点一滴的细节仍然清晰的可以。凭着我最引以为傲的记忆力,细细细细道来。 12月21日,清晨7点 嘉兴 火车到了嘉兴。此来的路线是我自己设计的。车站还未到嘉兴,心里不禁开始紧张起来,前方的行程尚属未知,当时出发时就决定随机应变,怎样坐车才能到我的目的地,还要自己去摸索。从没独自出过远门,在享受无计划性的刺激感时,前途未知的茫然感也一直冲刷着我强自的镇定。嘉兴的清晨是薄雾笼罩的,虽不甚寒冷,但空气还是因潮湿带着一种轻微的冷冽,吐出的浊气在嘴边幻成朵朵白烟。刚一下车,就听着车站的姑娘操着南方口音,一声声拉得细长,“哎, 粽子哦————” 没有来得及放松心情,首先要解决下一步行动问题。嘉兴,毕竟不是我所熟悉的上海或者杭州,在一个不算大城市和即将要到更加小城镇里穿梭,心里总是有些戒备。来到售票厅看了一会儿,买了一趟40分钟后开出的由嘉兴开到上海的车,其间路过嘉善,到嘉善下车,车费9元。同时又买好了第二天中午开到南京的票,是从宁波开到包头的车子,中途下车。 票子买好了以后,心里就踏实了许多,下一步就是要在40分钟里找一个银行取钱。倒霉的事就不提了,谁让我在北京取钱没成,差点被吞了钱,还害得我差点晚了火车,差5五分钟才上的火车,晦气,晦气!人在外地,身上只揣着200块钱是不行地。 嘉兴的清晨很安静,或许是由于有雾的关系,仿佛自己和外界隔着层棉花一样,感受不到机械的嘈杂。早上7点多种,整个城市像没有睡醒一样,稀少而不匆忙的行人,寥寥的车辆,让我的步子都不觉得慢了下来。 这个是最有名的五方斋大厦 从刚刚的这个桥上望去,是一条小河,连着南湖的水。乍看这河,竟像是从了无人烟的幽静小村流出来的,全不像流淌在城市里的河流。 嘉兴市区车辆真的很少,最多的却是在北京最少见的摩托车。 OK,闲话休提,我连走带逛得走了15分钟终于取到了钱,打道回火车站,准备上去到嘉善的火车。 清晨8点,嘉善 9元钱的火车票,开了有二十分钟便到了嘉善。嘉善是个比嘉兴还小的地方,算是个县城,火车站只有两个站台。第一次一个人在这样小的地方下车心里总是有些打鼓。 嘉善火车站真的很冷清,一出门就只看到零零散散的大号摩的停在那里,没有成群的公共汽车也没有结对的出租。刚一出来不知该如何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走到一个车站,只有三个站牌,看了看,没有一个能到汽车站,没办法,打了一个摩的到汽车站,3块钱。当时那个师傅问我要不要直接到西塘,他可以载我去,15元钱, 我回绝了,因为在网上早已经看好了价钱,4块钱长途车就好到了。到了长途车站我才发觉嘉善真的不是一般的小,火车站和长途站的距离步行连10分钟都不用。果真如网上所说,嘉善到西塘的长途车4元一张票,基本买了票没过一会儿就能上车了,长途车就是普通的IVECO。坐上车,我给事先预定好住宿的老板发了个短信,她马上就回了,说让我下了车在车站等她老公, 还问我的形貌特征,说她老公回来接我。 清晨8点45分, 西塘 到了西塘,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就看到我问是不是住的依水阁,我点头,他便骑车自行车载着我进了西塘古镇。外面看西塘, 与其它的普通乡镇没什么区别,但是这老板骑车车绕了几下,就绕到了青石板路上了。路上我跟他讲话,才发现西塘这边的人操的竟是上海口音,只是口音味道更重了些。总算,浙江话我听不了,上海话还是可以的,他发现我会讲一点上海话,也就用杂着上海话的普通话跟我聊起天来。 嘉兴本来地处杭州和上海之间,人文上偏靠浙江,西塘则地处嘉兴与上海之间,虽然较靠近嘉兴,但人文上却偏靠上海。尽管嘉兴离西塘的车程大概45分钟,却明显感到西塘比嘉兴冷了许多。老板把我送到住的地方,也就是他们家,我已经冻得手脚冰凉了,这在于一年四季体温东暖夏凉的我是极少见也不适应的。幸亏老妈有先见之明,临走前硬是塞给我一条毛裤,这下子倒是派上了用场。 我住得房间是事先在网上就打听好的,档次较好的是有独立卫浴,空调,而且是雕花木头的大床配蓝印花布的被褥,而且可以开窗见河的,这样的房间一般较贵,80到100元, 如果不要求这些的话,40到60元就可以拿下了。当初自己订房间得时候就是想好要最好的,本来也不差这2,30块钱,所以就是这种设备最齐全的房间。到了以后很满意,从房间的布置来看,很是周到,而且干净,虽然只看到男主人,但他讲说房间都是他和他爱人打扫的,就感觉这两口子很能干。 这就是我睡的雕花大床。 推开窗子就可以看到对面的河,但是没敢开,因为实在太冷了。我向男主人咨询了一下注意事项,还有问了一下他关于吃的情况,他都一一解答。一切都准备好后,我收拾我自己的行装,带上照相机,准备出发。 早上9点,西塘 Action! 西塘的格局跟乌镇很是类似。小河,拱桥,青石板路。只是刚一看上去,西塘不想乌镇那样惊艳,我说的乌镇是5年前我印象中的乌镇,相比下,乌镇的老旧沧桑感和透过青石板散发出的浓浓古韵似乎更吸引我,总体上讲,乌镇的文化底蕴要比西塘高。但是细回忆起来,乌镇像是凝固住时间的化石,那时,那里的人很少,能看到的,只是通过狭窄的木门里透出幽暗的光的屋子里,坐着的目光呆滞的干瘦老人。给你震撼最强烈的是那些木制搭建的旧屋和河边的廊棚,还有当年旧式纺织机械和在怀旧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酒作坊,还有老舍的林家铺子和花鼓戏都给乌镇的文化气息增色许多。相比,西塘没有那么“文化”,但是有一本书上说的好,西塘是一个真正活着的千年古镇。 早上, 根据老板的指点,我来到永宁桥下吃豆腐花和小馄饨。 这就是在装豆腐花的老伯,豆腐花分甜咸两种,不过多数人吃的都是咸味的,不过赶巧碰上一对游人要的是甜味,而且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咸味的豆腐花一样,很是奇怪,那个老伯也问他们是不是北方人,他们点头称是。豆腐花了放了小葱末,姜末,榨菜丁,紫菜,虾皮还有一点其它的调料,旁边有个小桌可以坐下,上面还摆着辣椒灌和醋。 旁边就是最有名的陆氏小馄饨。远看这个馄饨摊子还以为是某个修鞋匠的摊子,直到走进老板问要不要吃馄饨,才知道正是这家。于是我坐下来,看到了我前所未见的馄饨。馄饨是现煮的,老板用现成的热水放到锅里烧开,然后从下面那个抽屉里把小馄饨拿出来下。回家后我问过爷爷,他笑着讲,80年前他小时候吃馄饨就是这个样,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古老的做法。 小馄饨的汤也是老板自配的,也是一些小葱末加榨菜丁配上一些不知怎样调的料,拿地上暖水瓶里的水一冲,便是味道极好的馄饨汤。 看,馄饨皮特别特别的薄,油光透亮的。 吃饱饭,我便开始漫无目的闲逛,享受一年多以来不曾有的闲适与恣意的消磨时光。一个人旅行的好处,就是可以信步所致,可以任意行走,任意停留,任意发呆,如此小镇,连地图都可以省去,丝毫不用任何计划。(今天在这里cut off,有点累了,回头接着来好啦) |
转自:http://little-house-of-mine.spaces.live.com/blog/cns!feccb3e76813ce0b!646.entry2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