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过的地方——西塘之行 2月18日,我和哥哥乘坐汽车从杭州东战至嘉善,而后转乘中巴,走进了一直向往的水乡西塘。到时已近六点了。 我迫不及待地远眺...水乡,河流纵横,绿波荡漾,小桥流水,薄雾似纱,渔舟扁扁,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廊棚苍老,弄堂幽深,似乎进入了久远的历史…,临水而筑的民居,尤其是长长的廊棚,使整个小镇在记忆中慢慢褪去了色彩,虽有些泛黄,却逐渐清晰……;依河而建的街衢狭窄而幽长的石弄,陌生而又亲切,前面走过,后面似乎还传来自己脚步的回声;明清时代的建筑,古老而又朴素的宅院分明是西塘人的象征,顺着高深的屋壁望上去,小小的天井中透过的阳光在缓缓地移动,似流金撒在了斑驳的木墙壁上,让人慨叹逝者如斯的光阴。她就这么静静地倾听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桨橹浅唱,阅尽了两岸的屋舍变迁、旧事新人;感觉她是那么亲切,那幽幽的小巷宛如便是儿时嬉戏的小巷。 我感到自己好象是在诗画中游览,诗画则在我心湖中荡漾。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如今已经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所有古宅、庭院、老店、民居、古迹、习俗和“臭豆腐”之类的摊档,都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活课本。 记得萧乾曾经说过:“中国文人雅士在欣赏景物方面,多有讲究;观鱼要在玉泉,观海要在韬光,听晚钟以南屏最是悦耳。” 我想在这儿补充一句:今日如要欣赏古镇水乡,非去西塘不可,而且应该多住几天,尤其是比较浪漫的诗人和画家、音乐家和艺术家:) 我和我的哥哥是在周末去了西塘。在乡影客栈吃了晚餐,那是一艘两层的客船。因为事先有准备,我主动请缨,点了四个菜和一个煲:炒螺丝、虫见子、红油笋、粉蒸肉和馄饨老鸦煲,加上饮料,共花了90多元。对于炒螺丝,好象至今都满口溢香。 天渐渐完全黑了下来,已经是晚上近八点了,乘船游弋河中,有如身在仙境,悠哉闲哉。这里完全没有城市的污染和喧嚣,我想象着下细雨时湖面打出的一丝丝和一圈圈的涟漪。太美了! 因为在网上看见了以往网友写的文章,说在西塘就住在民居家才能体会西塘的美。在古民居客栈中,住雕花大床,体验民居文化,我们也乐得一试。说来也特别地巧,我们没走了多久,就见到了网友游记中经常提起的“姚宅”。姚宅比我想向中要小,两边都有房间,它有几种风格可供游客选择,有清朝的雕花阁楼,有临水朝南的景致房.....我和我的哥哥选择了邻水的,老板娘姓陈,要价138元一晚,最后我们讨价还价,100元一晚。姚宅绣花楼里,我,感觉到那种宁静致远,庭院深深。慢悠悠泡一壶香茶望着木窗外的小桥和流水,时光倒流仿佛重又回到儿时的年代,那种亲切感人肺腑。特别是那张雕花大床,帐着粉红色的沙帐,床头上摆放着绣花枕。哥哥戏谑道:红艳被内红艳女,红罗帐外少年郎..... 在外地住宿,我总睡不好,西塘的一切总让我像是在亦真亦幻中游走,枕着西塘的迷梦,我睡了,似乎 感觉到了第二天她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是的,第二天,就在哥哥大喊大嚷后,我意识到什么发生了...... lo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