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嘉兴游记—西塘—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浙江嘉兴游记—西塘—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徽浙行-西塘 [如果说黄山那宽厚的肩膀给了我勇气、力量与胸怀,宏村那深邃的古韵与静谧的气质给了我祥和而平静的心情,那么西塘又给了我怎样美好的回忆?那便是我生命中至今仍缺失的东西——悠闲。] 此行本是要去乌镇的,因为曾经在一位小旅行家的博客里看到一篇关于乌镇的游记,便有了好奇心和一种强烈的向往。不过最终还选择了西塘,便有了以下关于西塘的文字。 同为古镇,乌镇与西塘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 据同学讲,如今乌镇几乎已成为一个古镇展览公园,当地居民为了开发当地的旅游业,都搬出了镇子,生活在镇外修建的集中居住区里,而原来老镇子则变成了商业街景,供游客观赏、体验。而居民们则在镇子里筹办了各自的买卖、生意,清晨敢去镇子张罗着开张,傍晚关门回家。因而,古老的镇子如今已全然没有了它原本的生活气息。 而西塘是一个开发不久的景点,居民仍然居住在镇子里,因而富于很浓的古镇味道。这便是我走进西塘的原因。 乌镇的模样,我终没有去,便没有发言权,但可以确定的是,西塘之行绝对是不虚此行。 我们是从一条幽静而狭长的弄堂步入西塘的。 这巷子是悠长的,长得令我几乎无法看到它的尽头;这巷子是安静的,静得令我几乎可以听到谁人的心跳;这巷子是狭窄的,窄得令我不得不侧转身体避让迎面而来的另一行人。也许这巷子原本就是为那双双有情人而在此守候?我是这样猜想。所以,它才是如此地容不下第三个身影,也才是如此地仅仅给那独行人留出了一条走近它的路。 不清楚此刻脚下的路,是否就是那条通往它内心深处的正途,我却如此清晰的感到,心中的浮躁随着那脚步声慢慢沉淀,最终退去了最后 一丝杂念。 我不想否认此行原本是为了要去遗忘,也不得不承认此行并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但是,眼前的西塘终于还是令我忘却了自己,就那般惬意地在这座古老而幽静的水乡漫步、游荡。 人到了弄堂口便惊呆了,只听到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看到的!”。 巷子的尽头刚巧是在一条集市一样的古街道的中间,于是我们决定左边的巷子开始逛起。因为整个西塘很小,完全不必担心有什么景致会被错过,你完全可以在一天里慢慢地在这里逛几个来回,如果你愿意的话。 眼前的街面并不宽阔,却比先前入口处的巷子开阔了很多。两边都是二层的建筑,一层的房间是主人家的店面,而二层大都是主人开办的自家客栈,招揽游客在此留宿、歇脚。我站在街心,仰望小楼的二层,欣赏之余只有陶醉:木质的门、廊、窗,分明描绘着亲切与质朴;深红棕的色调,分明展现着沉稳与成熟;简洁的雕花图案,分明展现着雅致与温柔。 与徽派建筑相比,这里没有那令人眩目的浮华,却多了几分含蓄、古朴与平实,那蕴含于其中的随心、随意、随情、随性的自然也许便是心终将回归的处所,而这一恰恰是令我为之动情的根源。 这第一条巷子的后面便是西塘的水。 走了不久,便看到一座拱桥,于是心跳竟为之加快,迫不及待的想走近眼前这动人的水乡。人在桥之上,向村子的深处遥望,墨绿的水在静静地流淌,似乎在它的眼里全然没有我这个为之动情的过客,只是一心一意地守护着这个古老的水乡。 右手边是一排古老的房子,也是二层小楼的构造,应该是我们刚刚走过的那条街道的后面,依然是木质的窗,白色的墙,却多了一串串生动的“红”。尽管总能在很多地方看到这样的“红”,眼前的情景却显得格外动人。与之相比,左手边的房子很是独特,其妙处在于它临水的地理位置。依然是一层为生意门脸,只是一条悠长、沿水的走廊取代了先前的街道。走廊,同样是木质结构,同样是古朴简洁,却极富南方水乡的味道。你可以随处看到在水边濯衣的人儿,也可以随处看到在水边晾晒青菜的笸箩,那种悠然、祥和的氛围就是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 在长廊上漫步,眼前的一切令我陶醉。我看到,小店门脸处悬挂着一张很特别的“美女图”,诠释了国民革命时期女性美的韵味;我看到,走廊转弯处的一位老太依靠在可以摇摆的藤椅上,不紧不慢地打着手中的线衣;我看到,脚步有些蹒跚的外籍老年游客,手捧相机如痴如醉地按下快门,捕捉眼前美好的瞬间。 老抑或古老,在我的眼里全部化作了最平实的自然;闲抑或悠闲,在我的心里书写了最平和的真实。自然也好,真实也罢,在超脱自我之后,整个生命只为这份悠然的静而继续,再没有半点牵强与勉强。 漫步在西塘,我为这里的古朴、含蓄、沉静、温柔而动情……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81881.html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