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塘之行 |
[游记]西塘之行 |
2007-07-16 baidu.com |
今天从西塘归来,特发此帖以纪念。 先说路线,以方便以后大家去,本人以亲身打探过了,想要去的同学们可以咨询我哦,免咨询费的^_^ 早上08:30 从杭州汽车东站至嘉善 历时一个半小时。 早上10:00 到达嘉善汽车站 在车站直接坐K216公车可直达到西塘。 感受如下: 西塘算是刚发掘不久的古镇,徒弟说一年前他去的时候,景色那是相当的美,水清人少,是个真正可以陶冶情操的古镇。可如今,时过一年,当我奔赴此地的时候,古镇如今的形象多多少少和心中憧憬的有些差距。那条贯穿镇的小河已被污染的差不多了,水色呈绿色了,上面漂浮着不少废弃物,看了着实让人心痛不已。 如今的古镇不算不上清静了,人来人往,有些窄的廊桥,都得人挤人才能通过,照相的人那是相当的骆绎不绝啊。真搞不懂,现代人越来越喜欢返璞归真的东西了,古镇也越来越成为城市人休闲的去处,似乎去趟古镇就可以让你高雅不少。现在人来人往的古镇多多少少让我有些失望。我梦想中的古镇,应该是清静的只听得到狗吠的声音,流水潺潺的声音,老人安详的表情,孩子欢快的嬉戏声。但外来流入的观光者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让曾经清澈的小溪不再见底。偶尔见到几位老人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望着这些乐不思蜀的游人们,她们眼神中的疲倦,让我觉的我们这些外来者完完全全破坏了她们曾经珍贵的祥和和宁静。商业化的古镇,让我再次痛心。 让我感觉很不好的是,古镇上居住着很多当地人,其中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古屋收拾成参观点,就是进去后要收你一块或是两块钱,如果你没有进去参观的意愿的话,还不允许你在门口拍照。我想,中华的文化传统应该是包容的博大的,那些拥有这些文化遗迹的人都应该怀着宣扬继承我们中华的优良传统而发扬光大文化精华,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了解文化,而不是本着利益的目的去收取金钱。作为每个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发自内心的宣扬咱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深厚的文化。而古镇本来就是让更多的人重新了解历史,更好的汲取历史的精华,涤荡人的心灵,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的话古镇存在的意义又有多大?真的很希望古镇有一天能恢复它们原本的面容,慈祥安静,像位静静的智者老者能带给我们这些追逐者新的思考和回味,重温历史美好温柔的一面。为古镇的美好明天许个愿,愿她能做回那个典雅古朴充满活力的少妇。 给想去古镇的人一个建议:最好下午去,晚上能在古镇住一个晚上,那时所有的红灯笼亮起,红红的倒映在水中,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第二天早上,最好要起得很早,踏着还带点水露的石板路,听听狗叫声,看看早起老人洗衣服打水的样子,这时的古镇才是最真的吧,没有外来人的侵扰,她该是多么安静啊,安静的只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和古镇均匀的呼吸声。古镇本该如此! 接下来呢,就贴几张photo吧,诸位未去过古镇的,就看看镜头中的古镇过把瘾吧。 摇啊摇,摇到外婆家 古镇一角 古镇另一角^_^ 小桥流水人家 第一次见鸬鹚,可惜的是没见到这些英雄是怎么捕鱼的 廊桥,还不好意思了^_^ 终于看到这种bar了,贴满留言条的bar,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土人 经典哇,古镇at 1983(The year I was born)? 天空有候鸟飞过吗? 翘首等待,风光无限好 好长好长的弄堂,看不到尽头,前方洒满希望的阳光,come on! 水阳楼之客厅,主人让我坐右方,解宾至如归之意 《画魂》在此拍摄 窗外 水阳楼倚水东面而建,因此而得名 水阳楼之书房,也做回文人 西塘曾是《碟中碟3》的拍摄地,终于和小汤合了张影^_^ 竹刻,相当的精湛,我在这买了一副非常喜欢的竹书签,顿觉高雅不少^_^ 《再别康桥》之古镇版 好了,收工! |
转自:http://hi.baidu.com/horsespirit/blog/item/c21c7089f3ea5cb20e2444e9.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