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塘之行 |
[游记]西塘之行 |
2007-07-16 blogcn.net |
2006年最后一天从西塘回来。 景色很美。然后是难以溢于言表的感受。 住的是典型的民居。楼梯很窄,没有扶手。原木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房间里跟我梦想的很像。门窗桌椅床地板全都是木头的。尤其是椅子。看上去有种很沧桑的感觉,散发着一种很古朴的气息。窗帘是蓝色的,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碎花。床头挂着大红灯笼,坐在木椅上倚着窗,感觉像回到了古代,自己仿佛闺房里的小家碧玉。窗下是条河,岸边杨柳依依,大红灯笼下一桌桌品着点心的游客。 (想要认真的理清思路,脑子里却依旧一团乱麻。耳机里放着王菲的《棋子》,当年很喜欢的歌。) 晚上八点(30号)开始出去逛。人很少。沿着窄窄长长的巷子。漆黑一片。偶尔几盏灯笼隐约地照着。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瞎转悠。不知不觉走到一家大门口。像是以前地主家的大院。这种宅子后来也见到很多。而且无一例外地大敞着门。任何人都可以进进出出。 烟雨长廊。两边挂满了灯笼。可惜不及烛光那样暖。西塘有很多卖一些传统东西的店铺。比如水墨画,蜡染,紫砂壶,苏绣等等。越发觉得中国文化很有底蕴,越发喜欢古老的东西。安妮说这是心灵变老的标志。或许吧。无论怎样,更偏爱那种最最古朴的生活方式。 尽管西塘某些古建筑保存得不错。然而已经沾上了时代的气息。比如路上那些成群结队的现代游客。庆幸自己是早上六点半就出门。所以游人很少。看到的,拍到的也只有那古老的小镇。 30号晚上逛店的时候碰到一卖紫砂壶的小弟,非常热情地带我们出去逛了一会。其中经过一段阴森恐怖的胡同,貌似叫北寨街。全是老房子,没有人住。没有一点灯光。经过窗户忍不住往里看了下。空洞的黑,像要把人吸进去。心头一紧。加快脚步。之后经过一片废墟,小弟说这边的房子全被炸掉了,因为与古镇风格不协调。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跟小弟约好了在送子来凤桥上碰头。他给我们讲了桥名字的来历。这桥分两边,一边是台阶,另一边是斜坡。古时候男子走台阶,意为步步高升;裹着小脚的女子就在斜坡上走着碎步。现在当地的新人结婚那天都会来走走这座桥。走左边(斜坡)生女孩,右边则生男孩。于是问不想要小孩的话是不是从中间走,答案是中间会生双胞胎。汗!那这桥我还是别过了…… 大清早跑到一片很荒凉的地方,因为那边有座真正的古桥,五六百年的历史。灰色的。年久失修,周围也没什么可看的,于是荒废在此。 一路上不停地走走拍拍。大部分的照片都是晚上跟早晨拍的。所以很多都有种朦胧的感觉。最喜欢那些灰色调的照片。感觉像回到了二三十年代。 整整想了三天。想不出对这次西塘之行有什么比较深沉的感觉。总之,喜欢那种踏着雨后的石板路漫步的感觉;喜欢倚在床边看河岸灯火的感觉;喜欢一大清早起来看雾中朦胧景色的感觉;喜欢在窄窄的巷子里仰头看一线天的感觉。淡淡的感觉。 这次一直在忙着拍照。以后,一定要再来。细细品味古老而又淳朴的小镇。一定。 (听到许巍的《像风一样自由》,满符合当时的心境) loading... |
转自:http://www.blogcn.net/u/24/98/monika1987/blog/50212841.html2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