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波、溪口三日游记

[游记]宁波、溪口三日游记

2008-04-02    sina.com.cn

参观完蒋母墓道,回到上车地点,导游说按照今日行程,接下来去参观张学良囚禁处,从溪口花园酒店出发的时候,导游就说过,今天一定要参观下张学良囚禁处,以此缅怀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提起当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大多数人都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壮举。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溪口养伤,张学良将军被幽禁在雪窦寺附近的中国旅行社,中旅社位于雪窦寺西侧,有建筑面积438平方米,1934年6月建成开业,属上海中旅社管辖。内设客房六间。餐厅一个,旅游旺季还在雪窦寺厢房设行军床100张,接待旅客。1937年1月,房子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包用,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张学良和他的副官、护士,以及军统特务队长同住在这里,另有30余名特务队员和一连宪兵驻扎在雪窦寺,进行监视。张学良在这里度过了八九个月的幽禁岁月。此年中秋,木结构厨房起火,房子全部焚毁,张学良在雪窦寺小住几天之后,即被迁往安徽黄山。现在此处也已按原样修建竣工。当年蒋介石对张学良活动范围亲自规定:东不出镇海口,西不过曹娥江,到溪口有人跟随,去外地出动宪兵。还派了秀才给张学良讲四书五经。张在心胸积郁之余,打靶、鸣炮、种花植树,在雪窦山的水涧岩栽了紫玉兰、法国梧桐,在雪窦寺栽了四株楠木,成长后仅存的两株,当地人士奉赠雅号为“将军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可从这两棵树中领略当年历史风云和将军的业绩。张学良将军手植的四株楠木,今尚存其中两株,枝繁叶茂,刚劲挺拔,直指蓝天。见树如见人,张学良将军那种气宇轩昂、大义凛然的神态仿佛就在眼前。

从张学良将军囚禁处出来,思绪还停留在那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再联想到当年那战火连天的年代,真是感慨万千。看看离导游规定的上车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就不由自主地走向了与张学良囚禁处相隔不远的雪窦寺。

雪窦寺是雪窦山风景区中心,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位于青峰环列、泉瀑争鸣雪窦山中,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涧绕寺走,处处可听泉”之胜。清《雪窦寺志》载;晋时有尼结尘山顶,初名瀑布院。841年(唐会昌元年)移建今址,改名瀑布观音院。892年(唐景福元年)大规模扩建,建筑面积
6000平方米,寺田90公顷,999年(宋咸平二年)宋真宗赵恒赐名雪窦资圣禅寺。1037年(景四年)仁宗梦游是山,遂号应梦道场。南宋宁宗(1195-1224)时制定禅院等级,列为“五山十刹”中十刹之一。1245的(淳祜五年),理宗赵昀赐书“应梦名山”,香火鼎盛,此后历经兴衰,寺宇屡毁屡建,至本世纪60年代初遗存殿宇,有清代初期所建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阁、后殿、东西厢楼房、方丈楼等。
山门牌楼式,木雕镂饰,飞檐翘角。门楣精细砖刻,正面悬“应梦名山”匾,1927年被蒋介石直书“四明第一山”红底金字匾所取代,内匾书“寂光真境”。
天王殿内彩塑“四大天王”,头着屋顶,弥勒像居中笑颜常开。1929年因佛事失火被焚,仅留残基,惟千年银杏雌雄成双,仍耸立殿前左右两侧。
大雄宝殿,赭墙飞檐,气势雄伟,中有如来大佛等。其后为“后海楼”彩塑。观音大士立于鳌鱼脊上,十八罗汉分列殿内两旁。东西两角,左钟右鼓,巨钟于1165年(宋乾道元年)铸成。当地有“商量岗风,雪窦寺钟”之彦。
法堂、藏经阁,在大雄宝殿后,为两层楼宇。楼下法堂,背壁绘巨狮,为高僧讲经颂佛处;上藏经阁,藏宋太宗赵光义赐赠的《佛赋》,宋仁宗赵祯御赐佛经、龙袍、沉香木雕、袍服、宋高僧永明(延祷)的佛学名著《宗镜録》及清光绪帝所赠玉印、龙钵、经籍等。所藏经书5799卷。
“晋柏唐梅”,原在法堂前,1969年毁,现尚存1937年春张学良学植楠木
2株,人称“将军楠”。
后殿,平房13间,依山坡拾级而上,中有千手观音佛像,照墙嵌清顺治年间“天开图画”隶书砖刻,1968年毁。
三幢大殿两旁各有厢房,东厢房设齐堂、库房、伽蓝殿、客堂和历世祖堂等,楼上宾客房。西厢房下玉佛殿等,楼上僧房。方丈楼在东厢房客堂后,为
3 间楼房,名僧太虚,大醒等曾住此。
山门右侧高瑛桥(1985年改称龙珠桥),通大路,桥畔巨松高30米,1571年(明隆度五年)县尹欲将其砍伐,翰林作诗恳求:“八景销沈绝旧踪,百年只得一株松。也知不是无情物,翠色而今作意浓。”遂保留,后人称“翰林松”。清顺治间枯死,后补栽一棵。
1953年、1962年,国家两次拨款大修寺宇,佛像贴金。1968年秋,除留东厢房7间,悉被拆除。1986年各方捐资重建大雄宝殿,次年8月落成,殿高23.6米,阔38.6米,深29.3米,飞檐翘角,保持江南寺院古典风格。
1988年10月21日,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寺考察,建议把雪窦寺建成别具一格的弥勒道场。根据(1934年)出版的《佛学辞典》“四大名山”条目载:“近有主张于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者。”而弥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契此就出生于奉化,且奉化岳林寺出家,死后葬于城北封山(即今锦屏山)的中塔禅院。1990年6月天王殿原址建弥勒殿,为全国所首创。现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大慈弥勒道场所在地。

在雪窦寺的入口处,有一尊还在修建的弥勒佛像,佛像为笑口弥勒佛,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一进入雪窦寺,看着寺中来来往往的香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应该是弥勒佛的笑容感染了大家吧!看到入口处的放生池内鱼儿快乐自在地游来游去,当有香客走进放生池边时,可以看到鱼儿不是跃出水面,彷佛在与香客们打招呼;看着寺内僧人热情地为来自各方的香客指路、为遇到烦心事的香客指点迷津;看到香客和游客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内恭敬顶礼,看到身穿居士服的女居士们一殿一殿地上香磕头,顶礼膜拜……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很温暖。虽然我是学佛之人,但是说来惭愧,在我意识中,我一直只知道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心中一直期望有一天能将四大佛教名山一一参拜顶礼,这次来溪口,来雪窦寺,我才知道雪窦寺也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寺院,是我们广为熟悉的弥勒佛的道场,同时已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时,我在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暗自惭愧的同时,心里也是窃喜不已,能够在2008年的春节来到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雪窦寺,实在是让我喜出望外。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雪窦寺有如此声望>原因就是雪窦寺出了个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正是弥勒佛的化身,而弥勒佛又是各寺庙中的第一个佛像,因此雪窦寺有如此声望。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让每个看到他的人都能在看到他第一眼的那一刻忘却烦恼。

说真地,这次宁波、溪口三日游,本来只是想尽一下做儿女的孝心,满足一下父亲要来奉化溪口蒋介石故乡的愿望,但是这次旅行,其实也满足了自己的一个愿望,就是去佛教名山参拜顶礼。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佛和上师的加持,本来是完成父亲的心愿,到最后居然是既满足了父亲的心愿又满足了自己的心愿,这种结果真地是出乎意料的。

最后,让我借用弥勒佛的一副对联“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愿我们都能向弥勒佛学习,让我们也能天天保持笑口常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829e501008nql.html2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