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遍浙江之宁波篇(上) |
[游记]走遍浙江之宁波篇(上) |
2008-05-22 sina.com.cn |
1、雪窦禅寺、妙高台、徐凫崖 从宁波汽车南站到奉化溪口镇约有35公里的路程,需要45分钟。到了溪口镇才知道,溪口风景区包括雪窦山风景区,溪口镇蒋式故居和亭下湖三大景区。而仅游览完主风景雪窦山景区就需要半天的时间,因此我们只好任由导游和司机的安排。小车在深山里盘旋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徐凫崖,这里基本上算是雪窦山的制高点了,我们便决定先游览徐凫崖,再从这里逆向下山。 徐凫崖是连接东西两座山头的一段悬崖,崖下就是深壑大峡谷,从悬崖左边凌空的飞瀑亭上看那瀑布,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在奇险峻峭感官上至少也不会比尼加拉瀑布逊色多少,唯一遗憾的是瀑布的流量和尺幅窄了些。与东边的观瀑亭对应的是西边悬崖口的阁楼,我们顺着阁楼的外旋楼梯一直走到涧壑底,站在峡谷底端仰望徐凫崖,才明白什么叫绝壁千仞。真想顺着沟壑向更原始的领域走去。然而,时间所迫不能在这里多逗留,领略一下其险峻气势后就马上回返。 回到山顶,在制高点俯瞰四周,你不得不赞叹溪口风景区的巍峨秀丽:溪口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倚雪窦山,水绕山环,村寺隐没。据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在今天的溪口,又因这里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更加引世人注目。 我们步行回返,逶迤间来到了“三隐潭,据说那是老蒋曾隐居钓鱼的去处,在山的南侧一个较狭窄的峡谷里,人工截出了一个涧池,那左侧峭壁上凸出的岩石和树木正像一个隐居的老翁在垂钓,我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后人为此编造的一个景点。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雪窦山风景区的核心地带,雪窦山被佛教界誉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建于唐代的雪窦“资圣禅寺”,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曾是佛教的“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据说大肚弥勒佛曾在此主持香火,以至千百年来,香火鼎盛,然而我们没有时间进去领略;在雪窦寺的西侧是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寓所,西安事变前后少帅曾在这里生活过,我站在将军的塑像前,心中不免也存一种寂寞、凄凉和陌生感。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铁骨铮铮的北方汉子被囚禁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深山里,我不知道他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溪口的绝佳处应当是妙高台,那是老蒋刻意选中用以休养生息的地方,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退居二线后在这里作最后的挣扎,仍指挥国民党作战。高台凸兀出一块戏台般的平地,三面就是万丈深渊,平台上的几棵参天大树与后面的阁楼相映衬,仿佛在叙说着这里的历史。遥望远处是连绵的山脉,一池碧绿的水库在峡谷里安然静座,那群山中突出的高峰与高台相对峙、呼应,高台的西面是一个观望的小亭子,站在亭子里向西了望,冷风呼啸,峡谷、山坡、梯田形成错落纷呈的板块,参天大树像卫兵散列在台子的四侧。站在高台上照像,身后的背景就是妙高亭,四合的院子、二层阁楼,里面记载着国共两党的斗争历史。但对于蒋氏家族来说,在这里自然不会找到骄傲和辉煌。但是我对老蒋能寻觅到这样一个高处不胜寒、清静优雅之所羡慕不已,如果能够在这里安度晚年,不失为文人墨客仙风道骨留居长眠的地方。 仍无暇顾及这些,更没有时间到妙高台后的草坡上与老虎们一起听仙道讲经。迅速穿越山岗上的丛林小道,前面就是“千丈崖”,只见千丈崖口人头攒动,游客特别多。站在飞止桥上看千丈崖,一壁万仞、瀑布如雪、气势磅礴,这里比徐凫崖更加险峻壮观,早在1600多年前比丘尼就在千丈岩瀑布口结庐事佛,怪不得老蒋选中了这块宝地啊! 坐车返回,蒋母墓就在山头上的丛林里,也没有时间去看了。真正寻访名人故居,当然是要看阴阳宅,于是我们来到了溪口沿河的老街,三里长街沿溪而筑,街旁屋舍俨然,蒋介石的出生地"玉泰盐铺原址"和祖居"丰镐房"就坐落其中。丰稿房是蒋介石真正的阳宅故居,坐北朝南,临河而居,自然是豪门大院,非同一般家势。 大街上布满了旅游品和土特产品商店,犹以千层饼和水蜜桃产品居多,我们没有进酒店,而是就近来到了一家小吃店,点了野竹笋和梅干菜烧肉等,主食却是被称为“罗汉圣果”的蒸芋艿头。 离开溪口,思绪却被那个遥远政治年代所牵引:在文革时期这里可是人民公敌的老巢,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根本就不能到这里来,当然更不能叫参观瞻仰什么的。只要是名人的居所就比老百姓的有吸引力,那怕这个地方很普通。然而,名人之所为名人,你不承认他们的风水之美和非凡的眼光一定是违心的。我于是联想起蒋的对手毛泽东的故居韶山冲来,都是一样的青山绿水、豪宅深院啊。 归来,不仅叹曰:溪口,剡溪之口,诗仙李白梦游之地,这里群山环拥、起伏多姿,尤以雪窦山之峡谷、悬崖、亭台、寺庙为最美也。溪口,集人文之精华,山水之灵秀,佛教之庄严,久久存入日记和记忆中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089fd01000c2j.html4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