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爱生我养我的东钱湖 |
[游记]爱生我养我的东钱湖 |
2008-05-22 sina.com.cn |
霞屿锁岚(俗称小普陀):霞屿锁岚在陶公山前一环湖孤岛,名谓霞屿山。山上旧有“霞屿寺”、“望湖亭”、“观音洞”(即小普陀)等景观,其地东依福泉崇山峻岭。因其终年山岚水气,云缭雾绕,柳堤镇绿,有岛锁岚雾、景凝云蔼之感,故谓:“霞屿锁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整湖添景时,从此山中挖掘出埋没数百年的南宋补陀洞天。相传,南宋大学士史岩之老母欲去普陀进香,岩之恐海涛骇浪,不便行,就在霞屿岛上凿一山洞。洞长四十米,高宽约三米,隧道斗折蛇行,洞体精工雕凿,洞壁有镂空、精雕一条昂首曲身的石龙,其旁还有两尊佛像,让其母就近参拜,并题“补陀洞天”四字,故亦称“小普陀”,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今霞屿山以“补陀洞天”为中心,以佛教文化为内容的具有多功能的公园已建成。金碧辉煌的霞屿寺,立于湖中的汉白玉观世音像,临于湖上的水榭亭阁与绿水青山相映衬。这小普陀胜似大普陀,成了佛界圣地,游览热点。 南宋石刻遗址博物馆:东钱湖下水村史氏望族在湖畔青山中保留下来的墓道石刻成了文化瑰宝。鄞县文化部门将散布于深山冷岙之中的墓道石刻迁集于钱湖上水村下庄,并建博物馆加以保护、展示。 博物馆占地2公顷,收展南宋史氏望族墓道石刻以及明、清各代的石刻艺术珍品,共计120余件。该馆以南宋史渐墓道为中心,分“文韬武略”、“吉祥如意”、“虎将骏马”、“虎啸山庄”、“南宋早期墓道”等展区。这里还有史涓墓道、包桢墓遗址。 北宋以前,有价值的墓道石刻多在中原一带,南宋建都临安,世居钱湖之滨的史氏家族在湖畔青山的南宋墓道石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时期墓道石刻的空白,其价值不菲。石刻博物馆所展示的墓前石刻也是研究南宋、明、清各代丧葬、服饰、典章制度、历史、民俗、堪舆、工艺等多种学科的实物资料。 芦汀景区:在莫枝村西南的谷子湖畔,有一小岛状似浮瓜,称瓜屿,又称芦汀。古时“芦汀宿雁”是钱湖十景之一。岛有“岳鄂王庙”,旧称下塔山庙,俗称“西瓜庙”,于宋端平年间(1234~1236)为纪念岳飞而建。此庙与杭州西湖岳庙是“姊妹庙”,为与杭州岳庙相区别,又称此庙为“岳飞行宫”。钱湖人造岳鄂王庙是因为主持岳飞冤案平反昭雪的南宋名相史浩就是钱湖人,为爱国将领平反也是件令钱湖人引以为自豪、光荣的事。1990年钱湖区委把此庙修缮一新,庙里根据岳飞生平事迹塑像。走进此庙,我们可看到一代爱国名将壮怀激烈的爱国心。 这一景区的儿童公园有小八达岭长城建筑;湖滨公园设有游泳池、跳台,蝴蝶阁中的孔雀开屏,是用上万只蝴蝶彩翅绣成的;还可从网箱中看到活生生的蝴蝶;国防技术中心,有退役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等兵器,有封闭式射击场。 二灵夕照:二灵山突兀于东钱湖中,取“水灵山灵”之意乃名。山中有古刹二灵寺,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5),钱文王命韶国师在山上建方形石塔七层,高约九层,塔身各层四面有壶门式佛龛,龛内有佛及菩萨。熙宁年间(1068-1077),陈禾建“二灵山房”,读书于此。陈氏有“祖孙三学士,一门俱忠耿”之称,后陈氏父子均埋骨于二灵山。自元至清,塔院屡有兴废,今山下仍有大殿一幢,即二灵寺。1985年县政府重修二灵塔,复其旧貌。每当夕阳西薄,斜照二灵塔,光从石孔横穿,塔影倒映湖中,为二灵最美之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6f95f7010005qo3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