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前童古镇游记

[游记]前童古镇游记

2007-07-25    

一位叫罗伯特.列文的美国人说:“时间不是绝对的,时间带着口音发言,每种文化都有一套独特的时间纹路。了解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就是了解他们看待时间的价值。”这是一个时间节奏极度放慢的人居环境。这幅图画只有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当我们进入前童古镇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此时,你仿佛觉得时光倒流,回到了古代的耕织的生活。

[引]
千年古镇前童旧属台州府,今在宁波市宁海县西南30里的塔山鹿山之间,村落方圆近4平方公里。人口2.6万,九成姓童。为浙江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浙江历史文化名镇和旅游城镇。
前童古建筑众多,有2000多间民居。镇中有一条用石板、卵石铺成的老街,两旁都是长板门面的店铺。紧临老街是一幢幢工艺精致、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现有“童氏宗祠”、“小桥流水宅”、“狮子明堂”、“群峰簪芴宅”、“欣所寄宅”、“大夫第”和“着衣亭”。这些古建筑的梁枋门窗上满是雕饰,而且各不相同,其风格多属嘉庆道光年间,精巧的跃鱼马头墙和脊塑墙花均出自于前童村民间工匠之手,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民居的墙弄中,至今尚存200多个精雕细刻、接连不断的石花窗,题材有双龙抢珠、狮子戏球、刘海戏蟾,福禄寿禧等。
前童北有沙帽山为依,其南有状元峰为屏,西有天台梁皇绵亘,仅开东面,源远流长的白溪流经村南境蜒入海。南宋绍定六年(1228年),童氏由台州迁入,居惠民寺前,称“寺前童”村,俗称前童,至今已繁衍30余代。
前童始祖深谙风水之道,在此地“相阴阳,度原湿,开草昧,展经纶,艰苦备尝”。村落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外围之东西以塔山鹿山为界,南北以南街北街围护,大祠堂位于南北纵轴线之南,东、西、北三面为墙界,居宅以面南为正房,其中心部分又有花桥街、石镜山路、双桥街为内围。村中老街、小巷布置有序,祠堂、水井、渠道错落其间。
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前童族人在村西筑十里长堤,拦阻白溪山洪,又开五里水渠将清流引入村中,村内地面缓缓东斜,故入村碧水流经家家产户,又从村东北泄出灌溉农田。前童人饮用之水,挖入沙积层下3米必有所获。这种人与自然和谐,水与古村相依,成为前童人世代生息繁衍的根本。
“塔峰斜峙双华表,溪水周流一玉环”。
这诗情画意般的地方,便是浙东宁海县城南十二公里,四山围护、二水交汇的白溪腹地的前童古镇。古树、神泉、明山、秀水,遍布前童古镇的各个角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仿佛几千年灵气也在这里聚集。自“濠公引水”后,水便成了前童的生命,清清的溪水汩汩而来,流人百沟千渠,流过家家户户。“以泉水为血脉’,这水养育了代代前童人。血融于水、情寄于水,这水系着前童人的千家情,也正是这水系着前童人对先人的感激之情。前童的一切仿佛都源于这水,前童人饮水思源,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以前童独特的纪念方式一—行会(流动的元宵灯会),来纪念先人的引水功德。七百多年前,大儒方孝儒两度在前童“石镜精舍”课教子弟、开启文明。今日的前童人知书达礼、敦睦向上,前童人信奉“读书不求闻达,亦足变化气质”。“谨节堂”、“聚书楼”、“集贤斋’、“尺木草堂’、“鹿鸣山房”、“德邻书院’,一座座充满深厚文化内涵的书院如涓涓流水日夜不息地滋润着前童人,从前童走出的秀才、举人到今日的艺术家、教授、学者就达数百人之多,其中不乏辛亥革命时大将军、光复会会员童保暄这样的人物。一般而言,“文化”与“自然”是相对而言的。但充满自然生命活力的’流’水与承载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流”在前童相聚,使前童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内涵。前童的“水”流的平静,平静得无痕。平静才是真实的,平静就是本来的自己,不加、不减、不骄、不矫,不躁、不惊、不矜,不滞,一切的生命就是在这自然的平静中蔓延。
前童的水不仅是真实的。也是艺术的。记得法国大哲人萨特在谈艺术描绘世界时说过:通过凝练各种关系,引进本来不存在的秩序,以统一的思想,控制五花八门的事物,“水”凝练、统一,控制着前童的各种关系、秩序、事物,“水” 谱写了前童的生命的主旋律。卵石小路,白饰粉墙,石刻窗花,一湾清水,多幽静雅洁。“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小巷、小桥、流水、人家。
古镇不大也不小,二千余户人家,近万的人口。居民中十户有九户都姓童,给人一种“住的全是亲,来的全是客”的祥和之感。古镇容易让入亲近,不论你在哪条街巷.只要面含微笑,一股感人的温馨便扑面而来。这里家家门前皆临水、依水、面水.溪水流经之处,鱼儿欢快地游着,鸭子扑动着翅膀欲从水中飞起,不知是翅膀扇动的风还是流水带起山涧里清凉的空气。带给水边忙碌或闲聊的人们一种温馨与惬意。
当我们置身古镇,徜徉于老街,青砖、卵石、巷陌,它们历经风吹日晒而古貌犹存,看那已成青黑色的梁柱、檐瓦,以及寂静屋檐上那些风中瑟瑟摇晃的野草枯茎时,耳边仿佛传来远古的声息,那声息幽忧如诉,宛若落在窗前檐下的雨滴,凄清,缥缈……
当我从古巷老宅前走过,看见在那昏暗的房子里,闪烁着黑光的柱子旁,坐着一位正做针线活的老婆婆。我萌生一种幻觉:那位老婆婆仿佛就是我的奶奶,那幢老屋仿佛就是我故乡的家。这里难道就是我心灵所归、梦中时常浮现的地方——故乡?故乡是一种遥远的感觉,从遥远的记忆中来。熟悉、亲切、又陌生,却能勾起人对往事的思念之情。也许在人的心灵深处,总会留有这么一个宽敞而透亮的空间,企盼飘逸着灵性和激情的古典安然回归。而最纯真幼稚朴素的情景常常也是最感人的,最能让心灵满足的。这里没有刻意的模仿、矫饰、张扬,一切都跟古远之前一样,那么平静,这不是克制与约束的结果,而是一种长期的修炼,融人生命的,内在的品质的一种姿态、一种光泽。
古镇的夜幕总是给人一种深沉的寂寥感,古镇对今人的诱惑也许正是这种深沉与寂寥。暮色已渐渐降落地面,可我的心如一片树叶,随着阵阵轻风,飘来忽去就是落不到地,也许原本就不想着地,也许是故意走错路不想回家,也许是想有点奇遇。流水也许就是那轻风,流水声使我忘记了时间。只有寂静的古树,老宅院和隐约可闻的流水声。在静悄悄的古街上,我驻足倾听,那涓涓流水声仿佛在低声私语,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我的心紧紧追随这逐渐流逝的东西。我再一次静静地侧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勾勒着从微弱的声音倾泻下来的小小急流,这古巷仿佛清歌乍啭。婉转的曲声、笛韵,雅淡高洁的意境,叫人驻足,笛声与歌声低徊如水.折于粉墙。我幻想,静思那逝水般的流年,流年逝水,流水就是轻风。一股带着幽香扑面而来的清风。我傍着从石板缝中与墙角下前童家家户户几乎都保存着这种家传的雕花床长出娇嫩依人的野草闲花顺风寻去,在花桥街南头的一堵高墙里,寻到了寸大片的、茂盛的、碧绿的、开着洁白的香味的花。
沐浴在这充满幽郁的老街古巷里,除了遐思奇想还能有什么?突然,一个身影轻步捷移,悠闲地朝花香的方向飘来。嘿。是余老,我们的同行。看来这古镇黑夜的不归人不止一位。
古镇的夜是真正的黑夜。对于久城市的人早已经忘掉了,当古镇这样深黑的夜,不曾被光污染过的纯洁的黑,一种比我的内心更深的漆黑,缠绕在我们的周围时,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光的内姻。徜徉在古镇漆黑的夜晚,如服一剂让人心灵重归宁静的良药,从而去细细体验心灵净化的旅程。

攻略如下:
到宁波后在宁波汽车南站坐去宁海的大巴,票价16元,约一个小时左右到宁海。
到宁海后坐101路公交车到徐霞客大道下车,顺便游一下徐霞客大道。
在101路终点有换去前童的中巴。票价三元
到古镇后可以向当地人打听进村的小路。(这样可以省下进村的票价,当然不买票的话,有一些景点是进不去的。票价是20元/人)
在古镇住宿的话,大约是40元左右的房价(私人旅舍,条件不错)
当地的特产有:前童香干、麦饼、食饼筒
呵呵~~真的是又经济又怀旧的旅行路线,特别适合学生哦

原始链接:http://www.yourblog.org/Data/20045/68748.html
转自:4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