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童潢--字天水,童氏游历兹土,见前童"山之灵,水之秀,遂生迁居之意,因此他为宁海塔山童氏始迁祖。明考古学家、中都国子监典薄、余姚人赵挥谦为之作《宋迪工郎童天水先生传赞》。 (3)、童思立--字伯礼,号谨节,塔山童氏大房派祖。其人目秀身长,能读书,任侠有气质。就是他明洪武18年筑"石镜精舍"于南岙,礼聘硕儒方孝孺前来讲学。他本身不顾年高体弱,同年青弟子一产虚心聆听讲座,认真求教。这一精神不仅鼓舞了前童人,更为重要的是开启了前童尊师重教的先风,为日后古村落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童濠--字继乐。明正德四年间(公元间1510年),率领族众在原扬柳洪溪筑砩坝,引白溪水通过村内,沿途分入沟渠,灌溉稼禾,这就产著名?quot;扬柳洪砩"。童濠完成了前童最早、最完整,也是受益至今的一项水利工程,日后为纪念这一壮举前童形成了元宵抬鼓亭行会的习俗。童濠因此数百年来名垂青史。 (5)、童桂林--字芳五、又字有享,号燕山。这清举人,读书异常努力,又非常孝道,晚年德高望重,曾为多位祖先写宗谱,并留有多首赞美前童的诗词。 (6)、童保暄--在辛亥革命中,前童光复会员童保暄(伯吹)响应武昌起义,25岁就任北伐战争中杭州代总司令,指挥光复杭州之役;在护国运动中,童保暄又以浙江护国军军长之职率部反袁,被誉?quot;浙江蔡锷",死后镒为陆军上将。现在村中留有童保暄故居。 (7)、童先林--又名林雄、先森。中共党员。他有前童教书其间,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抗日救亡动动。后任宁海西区工委委员,兼管宁海、三门二县的工作。1949年解放后任宁海县第一任县长。从事革命工作五十余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深得重望。现在村中留有童先林住宅。 (8)、鉴真大师--前童地处甬台临界点,背靠三门湾,面朝天台山,是南北朝佛的必经之路。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失败后,曾夜宿离前童不远的白泉寺,第二天去天台山。第四此东渡日本时,特意从三门湾登路,去前童村北的福泉寺进香。然后经过前童去天台,再去开封。福泉寺内留有"此路通东京"石碑一方,至今依稀可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