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如果遇到岔路,请向左走-周末暴走西天目-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 |
[游记]如果遇到岔路,请向左走-周末暴走西天目-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 |
2007-07-31 luker.cn |
跟着蛋包饭走他的原定路线……汗 -..- 回来的路线一点不难走,很快就到了“千亩田-石林”的指示牌。然后,一部分人回去了,一部分人去石林,一部分人在指示牌附近晃悠,蛋包饭又去探路了。 第三篇 天黑了,掌灯了,蛾儿绕着灯飞舞,旺财在脚跟儿下转。大家伙都坐齐了。千亩田农家院里,满满一桌,11人。猴哥从包里拿出藏了一整天的糯米酒,大伙一瞅,全乐开了。真个叫惊喜啊,腐败啊! 不过,解决肚子先。3斤重的土鸡熬了一锅汤,山里头的嫩笋尖儿煲腌肉,咸雪菜末炒毛豆,小辣子干煸四季豆、翠玉丝瓜炒鸡蛋、白玉冬瓜汤……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桌。可惜当中两个大汤盆子实在遮眼,对面的菜是要等到交换才看得到。十分钟后,鸡汤首先告罄,只剩一只鸡头,O钦差说代表老大留下鸡头不吃,俺心里吓丝丝,怯生生问了句:“只能留给老大么?”就不敢说话。当时大家吃兴正浓,酒意正酣,哪顾得上我。直到后来汤汤水水都给倒尽,就剩一鸡头时,O钦差才回过神来,说:“笨笨要吃啊,要不你就代表老大把鸡头吃了吧。”…… 男,各三碗,共24碗米饭;女,各两碗——阿豆除外,阿豆好像吃了三碗。桌上除了盆子,就是盘子,还有碗,唯一能吃的就是骨头——那是留给旺财的。大家摸着肚子,好!接着干掉猴哥的糯米酒。 酒瓶子很漂亮,长长的瓶脖子,方方的瓶肚子。酒是米酒黄,看起来就是久而醇香的那种。猴哥大老远的背过来,为得就是这一刻的腐败。好!花生米,葡萄干,咸橄榄……统统上桌。屋内的桌子上,又满了。据蛋包饭回忆,他们的咸橄榄,是在前年他从台湾回来时带的特产。靠!所有零食的年龄都在1岁以上了。不过,没变味儿,吃!oo总结:蛋包饭拼命带队户外,为得就是解决他们家日积越多的零食! 俺一边吃,腿肚子一边颤,今天跑的路是多了点。还是早点睡觉吧。至于早晨几点起床问题,蛋包饭要求6:00。其他人立场,参见前面爬千亩峰时!不过,经过上次的教训,大家明显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蛋包饭信心十足。一夜无话。(据说晚上还有很多故事,俺真什么都不知道,俺只知道醒来以后被污蔑模仿猴哥打呼。) 醒过来的时候听到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音,外面天色大亮,难道真的是睡到“自然醒”?抬头看一眼大家没动静,准备继续睡。阿姨叫了:“六点啦,起床啦!”然后就听蛋包饭大叫一声:“好!起床了!”蹭蹭蹭,睡袋不见了,防潮垫不见了,人不见了。剩下的我们,各自磨磨蹭蹭起床,好像果冻和标枪是速度比较快的。小怪物,我反正没看见他,估计早就再次爬完千亩峰了。阿豆和猴哥还卷着睡袋闷着脑袋大睡,小猴跑到里面房间睡了。 早饭是干粥加鸡蛋。为了让大家吃饱,粥干得可以用刀来划,俺只好一边就着水一边喝粥。*_^ 整理背包,准备上路罗! 第四篇 按照昨天回来的老路,我们应该走到石林,然后爬过石林,沿着防火带一直走,上到龙王山,然后继续沿防火带下到峡谷再往上爬到西天目气象站,下山由司机来接。 今天天气不错。太阳隐隐的,在云后头看着我们,但空气还是被晒得嗡嗡的。山里草木葳蕤,太阳一出,水气蒸腾。或许是因为山谷里更容易积聚水气,往下走的时候遇不到一丝风儿,潮湿的空气纠缠着汗水,有些粘乎乎的烦人。不过,只要一到得稍高的山顶,山间的风裹挟着草木的清凉吹来,十分惬意。 防火带不像昨天千亩峰那么陡峭,路不难走。我们往往是走在草丛中很明晰的小道上,两边草有我肩膀高,小蚜虫密密麻麻得趴在草茎上,大概少有人来打扰它们。蝴蝶很少,有也是常见的白色蝶,无甚特别。防火带几乎是一色的绿,还留着点春深夏至的嫩色,看起来赏心悦目。唯一出跳的是一种有粉紫色花的植物,可惜带着刺。美么,总归会带着点不近人情的清高。我们臂膊上的划伤,大多来自于她。 过了石林,大概翻越了两三个山头,到了龙王山和西天目森林保护区的交界处。蛋包饭又开始往树丛里钻,据说是怀旧。因为这个地方他和子虚、阿豆一起来过。 忽然想起oo对于“驴程生涯”的总结:作为一个新驴,首先要到野火买好装备,然后跟着大部队自虐几次。之后,认识一个有姐姐妹妹的驴,一起自虐几次后成为好朋友,当然也就认识了该驴的姐妹。接下来就是跟驴妹妹一起自虐,几次之后,自然水到渠成。(此经验参见蛋包饭和阿豆)接下来,要过小日子了,该退隐江湖了。找个什么理由呢,那就是成为色驴。“色”过几次之后,“名正言顺”退隐江湖,接下来就是装修房子了。(此经验参见小马和苹果)之后,小驴要产生了,先到网上征求大伙意见,到底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然后要给小驴取名了,大伙快出主意啊。野火的XDJM主意多了去了,所以关于名字,整整讨论了9页还没有结束。(此经验参见fangold)最后,小驴长大成人,老驴带着又重出江湖(老方,可见其实名字并不重要,小驴入了江湖,就有了江湖的名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此处参见猴哥)。 回到我们的天目。从龙王山腰开始是一条没有下行路线的上行路线。除了闷着头暴走,没有其他事情。一直爬到我们不知今夕是何夕,衣服已经湿透了,蛋包饭已经不见影子,龙王山的山顶还不知在何处。 11:00,到达龙王山顶。各位各位,惊喜又来了!由于一路没有补给,水越来越少,标枪已经决定在找到水源之前不再进食。正在大家蔫蔫时,oo,从包里露出几根绿油油的黄瓜。“吃黄瓜啦吃黄瓜啦!”据oo说,正是这几根黄瓜,支撑她到了山顶!对她而言这么宝贵的黄瓜,她竟然还拿出来分给大家吃——尽管这样,oo,为什么只分我一点点!! 大家太阳也晒够了,想吃的吃饱了,不想吃的肯定不吃了,走!蛋包饭带领大家又出发了。接下来的一段路我完全没有了印象,因为接下来的回忆几乎全被后来的“丛林穿越”给占满了。 第五篇 上山下山 除了来时的路,我们被草丛树林包围了。蛋包饭又一头扎进草丛树林不见了。不久,蛋包饭一头扎出草丛树林:“有路的有路的,不过有10分钟箭竹林穿越。”瓦赛,走得够爽。箭竹林高约2米半,中间几乎没有路。我们完全被淹没其中,如果前后相差1米,彼此就完全看不到了。不见天日地走了10分钟?20分钟?不知道,反正走完箭竹林,我们开始穿越树林。尽管树丛不像箭竹那么稠密,尽管我们可以看到从树枝缝里透进来的天光,枝枝桠桠还是纠缠不休,行进速度大大降低。沿古道走不久,迷路。往回走,蛋包饭再次发现被泥土和小草湮没的石阶古道。这回一路顺利,沿古道一直走到西天目防火带。一路没有补给,水储备开始减少。猴哥膝盖开始疼痛,跟果冻成为难兄难弟。 这时,出现了左右两条岔道。我和古狗、阿豆在岔道口休息,蛋包饭往右岔道探路。后面大部队还未到。 笨笨:为什么一定要往右边走? 古狗:就是往右边走! 笨笨:那为什么不是左边呢? 古狗:人家都说了走右边! 笨笨:但是为什么就不能走左边呢? 古狗:你这个人真没有集体观念!! 笨笨:…… 阿豆:?! 大部队到了,我们往右边走。路越来越难走,松散的砂石陡峭的斜坡,偏偏俺有些恐高,走得是两股颤颤如履薄冰。大家好像一点都不怕,蛋包饭背个大包仍然健步如飞!途经一座独木桥!桥下是悬崖,桥是朽木,怎么走呢?攀岩罗!不要往下看!不要往下看!不要往下看!双手攀牢突出的石块,两脚找好落脚点,跨一步。咦?要两步,怎么办?左脚怎么放到右脚前?整个人悬在半空中,只靠两手攀住石壁之力,心儿是扑通扑通得跳,腿是战战兢兢得摇。大家鼓励我:别怕别怕,踩稳了!终于过了,捏一把汗!其他人怎么好像没这么困难?!抓抓脑袋,继续往前。 走不久,蛋包饭探路去了。原地休息。不久,后撤,因为此路过于难走!前面已经塌方了。靠!还要再走一次独木桥!早知道就不过了。 大家又回到岔路口。阿豆提议走一走左边的路,我想蛋包饭可能考虑到时间问题,万一再走不通更麻烦。所以我们直接下撤。 一路下降。无话。路漫漫其修远,不知终点在何方。中途休憩在一棚子,碰碰脸色微白,有中暑迹象。水源还没找到。(o导,你是不是这个时候又拿出黄瓜来了。呵呵) 终于,前行不久后听得灌木丛里边水声哗哗,大家欢呼,卸下背包往里冲。山泉清澈甘甜,爽口爽心。灌满了肚子,也灌满了水壶,标枪终于吃上了午饭,是时已下午3点多。 从这里开始,队伍开始分为两拨。蛋包饭、阿豆、小怪物、小猴、古狗和我走第一队。余下的人走第二队。我们六人走不久后,终于见得三个当地人,正在一棚子外喝茶。据他们说,之前的岔道往左走一个小时,即可到蛋包饭计划的西天目气象站,而往下撤,还需走三个小时。蛋包饭捶足顿胸,以头抢地(俺想象……*_^) 蛋包饭幽幽叹了口气,啊呀,可惜了!我们还是往下走吧! 继续往下走。一路上山涧潺潺,清且凉,但我们已无暇顾及。只是在一处惊遇蝾螈,即娃娃鱼。可惜还很小,大约是不会发出哭声来的。 忽然,看见一布衣!惊喜啊!在这山里头在这时候,还能看见个当地人,帮我们指一下路,实在是让我们无限感恩上苍。老乡笑眯眯的说:“我有点事去龙王山?”蛋包饭问:“何事这么重要?”老乡:“我要去挖棵树!”光铛!我晕!就为了挖棵树!这路俺们可是赶了整整一天了。 老乡说:还有一个小时的路,而且前面都是大路,很好走。没想到,正是这“大路”二字,成为我们后来走错路的理由。对于当地人的时间观念,向来只是我们的一个鼓励。但至于“大路”二字,还没有人考证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5669&ArticlePage=22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