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采风之旅日记 |
[游记]云南采风之旅日记 |
2007-07-16 oeeee.com |
一大清早乘坐汽车,翻了五座大山,终于来到传说中的泸沽湖,此时已经是下午5点了。沿途经过丽宁十八弯,金沙江,宁蒗,最后到达摩梭古镇。 丽宁十八弯 沿途翻山越岭,又山脚盘旋到山腰,在由山腰盘旋到山脚。有时候山比较陡峭,行经这里往窗外望令人心慌慌的,生怕车一不小心就翻了下去。幸好司机技术高超。经过的一些地方,罕有人迹。有些地方,一两户人家在半山腰上,门前几块土地。我就想,土地都在山腰上,耕作时会不会一不小心滚下山脚?再有,房屋怎么解决地板渗水等问题看来劳动人民是最聪明的,既然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就一定有办法。偶尔见一群羊在山腰吃草,白点点缀在绿色上。有同学问到这些大山大岭会不会有野兽什么的?司机说那些野兽,例如狼、虎等都走光了。到了翻越第二座大山时,车停下了,这才知道是丽宁十八弯,路边还立了一个碑。司机就给车子加水,我们就欣赏风景了。在碑的位置看下去就是“十八弯”,公路弯弯曲曲,像S形爬行的蛇一样,很多弯在山间盘行,真是九曲十三弯阿! 金沙江 过了“十八弯”,在颠簸一个多小时,来到金沙江上的一座跨江大桥。金沙江,因河水夹杂着非常多泥沙,整条河呈土黄色,它是长江的支流。在大桥旁边有一座小城,沿着公路而建。不过,小城的人气不旺,甚至在路上很少见到人。 大桥的一端有一间小餐馆,出售金沙江鱼呢。我想,在这里开一间小餐馆也真不容易,这里过往的车辆也不多阿。不过,我也觉得在这里做点小生意,生活也挺安逸的,潇洒潇洒,没有城市的烦嚣。 宁蒗 过了一村又一寨,长途车徐徐地挪进那个写着“宁蒗小凉山彝族自治县”的牌子,终于到达宁蒗县境内了! 青山、绿水、红土、蓝天、白云……宁蒗,有着美丽的风土人情,却在不知不觉中似乎验证了某个偏激的说法:“美丽的地方都是贫穷的地方。”当然这句话很有些失之偏颇,但是却很好的说明了宁蒗特别是某些乡村的情况。在东部的孩子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玩着电子游戏、看着电视的时候,这里的许多孩子却因为贫穷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本该天真活泼、自由烂漫的年纪,他们不得不通过打工、种地、挖草药等方法来补贴家用或攒集学费,他们每得到一点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因得到而欢呼,却又因漫长的积攒过程而黯然神伤;在校的也过早的背上了生活的重担,放学后,不是先想着怎么玩耍,而是先想想猪草有没有挖够,家务有没有干完,弟弟妹妹有没有人照顾……这些都是些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双肩依旧稚嫩,但是却背负了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重担。 宁蒗地处川、滇交界的莽莽群山间,交通极不发达,绝大多数孩子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为数不少的孩子甚至连他们生活的乡都没有离开过。极度闭塞的生活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感到非常陌生。 想象一下广州20多年前的样子,宁蒗这里的环境就差不多是这样了。公路两边有很多小吃店,不过小店就10来个平方大小,卫生环境相当差。毫不容易找到了一间餐馆,进去了,还可以,不过还是很多苍蝇。点菜的方法不是看着菜谱的,而是自己走到厨房里看爱吃什么就点什么。我们得发挥想象力想菜式,而不是厨师帮我们想。唉,就随便点几个吧! 吃过中午饭,在街上逛了一下,进了宁蒗中学参观。中学的建筑跟南方的也差不多,不过学生看起来都是相当勤奋的孩子,脸蛋都是红扑扑的。我们去参观时,刚好将要上课了,所以很多学生三五成群进来。突然间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初中生活,跟他们的环境有点像。教学楼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鹰雕塑。雕塑前面就是草场了。一班学生也在排着对上体育课呢!很想经过他们的课室看看他们是怎么上课的,可是时间不够了,只好作罢。 回到车里,继续赶路。 泸沽湖 我们期待着的 |
转自:http://blog.oeeee.com/foolorange/archive/2006/10/31/147795.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