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末宁波溪口二日游(下) |
[游记]周末宁波溪口二日游(下) |
2008-05-22 sina.com.cn |
星期天起了个大早去溪口。 我们的第一站是雪窦山的一处景点“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处”。这儿当年曾是中国旅行社的一处招待所,后来改为了软禁张学良的地方。一座白墙青瓦的平房,隔成几个普通的房间,展览着张学良的一些生平事迹和曾用过的沙发和办公桌等物件。墙上有一幅画作,写着张学良的一首诗: 万里碧空孤影远 故人行程路漫漫 少年鬓发渐渐老 惟有春风今还在 此处的游人并不多。庭院内略显清冷。旧时的那些物事,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它们不能言语,却是历史的见证。看着庭院内的张学良一身戎装雕像,你似乎依稀可以感觉到,在六十多年前那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朝代,这个号称中国四大美男之一的东北军少帅,曾是怎样的英姿勃发和风华正茂。可是却在踌躇满志中突然身陷囹圄,失却了半生的自由。然而,在漫长的幽禁岁月中,这令人无法容忍之苦痛和寂寞,他不但捱了过去,而且活到了百岁高龄,真非常人所能企及。我想,除了赵四小姐对他不离不弃的爱情,真正支撑他能坚持下去的动力,应该是他那豁达恬淡的人生观吧。 离开了这里,车把我们送到了妙高台。这是雪窦山顶上的一个小坪,三面都是悬崖峭壁,极目望去,远山如黛。临崖俯视,颇有点眩晕的感觉。这儿气候宜人,盛夏也不会超过二十八度,因此蒋介石就在这里为宋美龄造了一个避暑的别墅,并亲笔手书“妙高台”三字为别墅名。 平台之上,有一块座石,据说宋代高僧曾在这里颂经。儿时的蒋介石也曾在这里玩耍。石头有三个台阶,寓连升三级之意,于是每位游客都抢着去坐上一坐。 距妙高台不远处,有一“飞雪亭”,是供游人观看瀑布的。只见前方一个上百米深的悬崖,崖口有清泉凌空直泻而下,此处就是著名的“千丈岩”。可惜这两天秋光明媚,没有什么雨水,所以瀑布并不激迫。导游说每到梅雨季节,此处水势滔滔,极为壮观。 离开雪窦山,下一个景点是“蒋母墓道”,也就是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陵园。这个陵园在六百多米的小山上,大约有六百多级台阶。两边都是参天的松柏,非常幽静。台阶并不陡峭,每三级会有一段平路。据说蒋介石每次回溪口祭母,都是徒步上山。蒋介石虽然事母至孝并贵为国家元首,但其母之墓其实颇为俭朴。据说文革期间此墓还被撬开过,但红卫兵们显然很失望,因为里面什么金银财宝都没有放置。 墓前碑石上,有“壶(kun)范足式”四字,意为妇女之典范。墓碑上的“蒋母之墓”是孙中山亲笔手书,两边有蒋介石自题的对联: 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 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在影视作品上,我们每每看到蒋介石在母亲坟前痛哭流泪的情景。另外随行的导游也说了许多蒋介石小时候调皮的趣事,可以想见他十七岁离开溪口老家之前,肯定没让母亲少受气。这个对联,也许恰当地映衬了蒋介石思母之情。 溪口最著名的特产之一是芋头。我以前吃的芋头,一般都是像乒乓球那样大小,然而溪口路边摊贩摆放的芋头却个个大如菠萝,如此体积,实所未见。中饭中有一道菜是芋头烧肉,据说是溪口的名菜。但我吃了觉得其实也很普通。导游说,宋美龄每次来溪口,蒋介石的原配妻子毛福梅是用鸡汤先炖过芋头,然后再用芋头做菜的。宋美龄吃得赞不绝口,但是带回南京的芋头烧起来总是没有溪口的好吃。我想我们吃的芋头一定是也没有用鸡汤浸过,所以口味才这样一般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b33ca010006x3.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