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奉化溪口 |
[游记]奉化溪口 |
2008-05-22 sina.com.cn |
宁波感悟(2)——奉化溪口 2008-04-01 14:01:18 大中小 标签:杂谈 宁波感悟(2)——奉化溪口 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众山环翠,群涧澄练,民居宛若桃源仙境”,这是对奉化溪口的描述。元月二日,直奔溪口而去,从宁波到溪口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说到溪口,不能不说的人便是蒋氏父子,很多人都是因为他们而知晓溪口,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其实很小就知道老蒋是宁波人,知道后来看了《蒋介石传》以后才知道他老家溪口。其实这里不仅仅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飘落台湾后,梦回牵饶的心中净土。每一次的失落都会回到溪口,回到风景如画的世外桃园。直到逝去,也不能释怀心中的对家乡的特有之情,依然悬棺于那个酷似溪口的台北慈湖。台北有此地,这也许是对他人生的一个安慰。 转眼间,车已出鄞州,入奉化,进入了丘陵地带,两岸为山,在思索间车到站了,下了车后直接朝古镇走去。溪口风景区分溪口镇、雪窦山、和亭下湖三个次景区,时间关系,今天的行程只能是溪口镇、雪窦山两个景区。溪口镇则包括武岭十景和与蒋氏有关的建筑,步行数分钟,见一门,上书二字,名为“武岭”,为国民党元老于佑任所书,反面亦是此二字,是蒋介石自题。穿过武岭门,便进入了溪口古镇。 入门左转,行数步,有一阁屹然于剡溪边,此乃文昌阁。此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傍依山水,风景天成,阁高于水面十余米,可听丝丝水声,观悠悠青山,是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饶过文昌阁,继续前行,便到了古镇街区,贯穿的一条街,一面是山水,一面是古建筑,一面是秀丽的自然风光,一面是古朴的人文气息,行走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心情格外舒畅。街道两旁的树叶已然落尽,路上是整齐的青石板,一旁清澈的剡溪水在不停的流淌,石块洒落其间,碰击出朵朵水花,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整个街区显得格外的清新而明快,我想这景色堪比陶源明笔下桃花源,远离城市的喧嚣,反璞归真,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一样的雅致和闲情,看着那的老人悠然的半躺在长藤上,看者眼前这幅巨大的山水画,羡慕的感觉油然而生,人生如此,夫弗何求呀。 街区不长,大约六七百米,一旁的店面都在买着溪口的特产,千层饼、竽艿头是其中的代表。千层饼现做现买,香酥可口,入嘴后触水便化,令人回味。行走在其间,不时的经过蒋氏家族的遗存,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蒋介石的故居丰镐房。每一景点,都有当地居民扮演老蒋,合影收钱,并都说自己最像老蒋,相互拆台,较有意思。 逛完整个街区,坐上景区公交,向雪窦山景区进发。雪窦山最高1200多米,盘山公路蜿蜒崎岖,攀岩而上,看着刚才走过的路却近在眼前。过了许久,车停了下来,这便到了三隐潭的入口。进了入口,漫步徐行,先是听到花花的水声,四处寻觅,终于发现脚下一瀑布直入水潭,这便是上隐潭,顺水而下,到了潭边,眼望瀑布,颇为壮观。因为是寒冬天气,瀑布边缘的岩石多已结冰。成片的冰块挂在岩石上,中间是瀑布飞下,真是一幅绝美的冰水画,也许只有自然这位画家有如此造诣。 继续前行,依次是中隐潭,下隐潭,每一个隐潭都是一个瀑布加上一潭清水,但规模确实依次递增的,越来越大,下隐潭的瀑布最为壮观,巨大的水柱飞流而下,直入潭中,溅出片片晶莹的水花。因为我们行进的路线是自上而下的,所以每次都先听到水声,瀑布和潭水总是隐藏在自己的脚下,只有到达地步的时候才豁然开朗,因而得名隐潭,一共三个,故名三隐潭。 走过三隐潭,顺山路向妙高台前行,路很远,却不想坐车,因为不想让山色美景从自己的懒惰中溜走,人对美丽的东西总是贪婪的。边步行,边聊天,路程确实很遥远,走在山腰的路上,时而向上,时而向下,不时的驻足观景,饶有兴致的讨论,也就不在乎路程的远近了。约莫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妙高台。这里是山顶的一块平地,蒋介石1928年在此建别墅,自题匾额“妙高台”,这是蒋氏夫妇为了避暑而修建的,别墅二层,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云雾四合,如置仙境,山下就是开阔的亭下湖,嵌镶在群峰间,被光岚影,别有风情。站在崖边,临山望湖,微风袭面而来,真是难得的佳境。俯视下面的山水,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出了妙高台,前行数分钟便是千丈岩了,崇岩壁立,高千仞,故名千丈岩。有水流自千丈岩顶泻下成瀑,喷薄如雪崩。瀑高186米,飞珠溅玉,五彩纷呈,蔚为壮观,据说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瀑布。面对着瀑布,有一个亭子名约飞雪亭,我想因为瀑布撞击岩石,白色的水珠翩然落下,如同白雪飞下,而取名飞雪亭,听起来特别的雅致而有意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808da010099bb.html2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