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金沙江峡谷栈道,一个未解之谜 |
[游记]金沙江峡谷栈道,一个未解之谜 |
2008-05-22 sina.com.cn |
峡谷有栈道 那天我们乘车在金阳县境内的沿江公路而行,在金沙江边的悬崖上我们发现了栈道,这些栈道时断时续弯弯曲曲地分布在对岸的云南省巧家县境内,也有少部分在四川金阳县境。这一天,在八九十公里的峡谷里我们都看见了栈道,据悉,金沙江的上下游还有栈道,是否是此栈道的延续,我们不得而知。栈道通常建造在离江面有一定的距离的地方,涨水天也淹不着,离江面最远的有几十米。阳光下,栈道在悬崖上最显眼,显出那深凿进岩层的石槽。 栈道这种常见于险峻山区的道路形式,中国古已有之,然而在偏僻的金沙江边竟然有如此之长,如此浩大工程浩大的栈道,让我们惊叹不已。那像一幅历史,摆在金沙江峡谷里,因此,我们试图弄明白栈道的来龙去脉。 出乎意料 以前在我们的印象里,江边的栈道不外乎有如下作用:纤夫拉船、旅人行走、商品运输、军事行动……这条栈道属于哪种作用呢?其建造时间是哪个朝代呢? 记者采访了金阳县的几位文化人,可没人知道栈道的真正来历,金阳县志和文史资料里也没有相关记载。 芦稿镇是金沙江边比较繁华的江边有名的小镇,在这里就可清楚地看见对面的崖上有许多的栈道,这里的人们天天都与栈道隔江相望,照理说当地人应该熟悉栈道,然而,我们采访数名当地老人,同样没人能讲清。只是从他们的嘴里,我们得知此栈道被人称作是“崖公路”,看来以前是公共道路。或许是这里的汉族多是近代迁入江边的,对栈道知之甚少。 我们来到一座连接川滇两省的吊桥前,下了陡陡的公路沿崎岖的小路而行,再经过高高而晃晃悠悠的吊桥进入云南省境内,便看见几位老人在桥头边的石头上歇息聊天,我们便向他们打听栈道之事。云南省昭通地区昭阳区70岁的余光泽说:“这路距现在有62年,修路是为了放轮船用。修的时候是用的炮炸的,路有4尺宽。”他的说法是,这栈道是为了通航之用。旁边的另一位老人,69岁的田学杰告诉我们:“当时国民党当官的带着人在这里修路,他的老婆将修栈道的钱卷走了。”他的说法道出栈道建造是由国民党政府进行的,而且反映出了修栈道与腐败的事。 他们的这种说法令我们难以置信,因为我们一直以为建造时间是古代,或至少是百年栈道,然而他们的说法说明此栈道建造于近代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几个云南老人把时间和事件说得较为清楚,而且众口一词,又让我们不得不信。 我们深入到栈道,也证实此栈道有近代机器使用遗迹。只见栈道里有许多炮眼,那些炮眼显然是机器钻的,绝不是古人的人工工具所为,炮眼直径约五六厘米,很圆很规范,而且有钻头旋转的遗迹,其眼壁也非常光滑。炮眼是由下而往上钻,要把那么大的机器从下往上钻,难度很大。从上面用吊绳悬人或是从下面搭脚手架似乎是不太可能,估计是从旁边修入,边修边打炮眼。使用现代机器,使用炸药,从这些证物上看,我们相信了栈道建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说法。这样算来,建造时间是大约是1944年前后,是抗日战争快结束时修的路。 长江边的栈道曾经闻名于世,而这金沙江边的栈道却鲜为人知。金沙江峡谷也有一些不同时期的栈道,然而那些久远的栈道遗迹已少,现在峡谷最明显的人工建筑还是要数这条年轻而神秘的栈道。 金沙江山川纵列,峰峻谷深,严重地阻碍了上下游和两岸的交通发展。时值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之时国民党政府当局花不少资金,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十分偏僻的金沙江边开劈一条栈道,如果说仅仅是为了当地人的行走和商品交换,似乎难以让人相信,而应该有其他的目的。栈道所在地再往下,便是四川的宜宾,在那里就可行船到达国民党迁都的重庆。把这些联起来解读一下栈道,似乎能让人悟出什么。这段因水急浪高险滩多,长距离通航一直未能实现,国民党政府修此栈道,难道真的是为了通航吗?是国民党政府为了控制这里?是为了商贸?还是有其他的军事目的?还是与抗日战争有关?栈道除了供纤夫们放船之用,是不是也有供商旅或是军事行动之用?看着这条栈道,不见当年人们行走留下的遗迹,当年的栈道好像使用率很低,或是根本就没有使用过。我们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这是金沙江峡谷的一个谜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32ac7010009l8.html3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