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岁月留痕(2):魂牵梦绕金沙江(上) |
[游记]岁月留痕(2):魂牵梦绕金沙江(上) |
2008-05-22 sina.com.cn |
当考察组的大部分成员到达成都后,考察组决定于1965年1月20日,乘车奔赴四川西南边陲未来的重镇——渡口。 成都至渡口约500公里,途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荥经、汉源、石棉、冕宁、西昌、德昌、会理等12个县市。由于沿途道路狭窄,弯道多,过了雅安以后进入丘陵山区地段,行车危险,汽车只能白天行,夜晚停,需要5天的时间才能到达。为了保证路上安全,省公路部门抽调一辆崭新的大客车,让两位安全行车超过50万公里无事故的模范司机为我们开车。 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到达渡口时,我们考察组每个成员都长长的嘘了一口气,回想五天来的艰苦行程,几乎一天一种感受,就像将我们放在五味锅里蒸煮一般,苦辣酸甜咸什么滋味都品尝到了。 从成都至雅安,车穿行在川西平原上,碧野无边,黄花遍地,沐浴杨柳春风,心旷神怡。这是最好的一天。 车行至石棉县地界的崇山峻岭中,仿佛进入幻梦的世界,一会儿车在半山腰爬行,一会儿车又钻进山顶的云雾中,车外云海,波诡云谲,氤氲如霞,气象万千,美是美哉!可是,当我们发现汽车从悬崖峭壁的老虎口驶出时,眼望脚下的万丈深渊,我们身处瑶池仙境的感觉被担惊受怕取代。车行在大渡河的铁索桥上,车身随桥面一起摇晃,就像荡秋千那样,又使我们灵魂出窍,惊诧不已。大渡河像条美丽的彩带,从峡谷中缓缓飘出,逶迤流过我们的脚下,消失在万峰之间。想起铁索桥,我的眼前仿佛出现30多年前红军战士“飞夺沪定桥”的壮烈场面。 车离石棉县向冕宁进发,途经泥巴山。据说,泥巴山是这条公路穿越的最高山峰,海拔3300米,山顶上常年飞雪,泥泞难行。当我们的大客车行至泥巴山山顶一弯曲路段时,正赶上会车,司机为了躲避急速冲下坡的卡车,向道路右侧猛打轮,停下后我们发现车的右侧后轮已悬空,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我们庆幸自己躲过一场劫难。要是司机再往外移动半米,车身重心偏移滑下山坡,我们一行将粉身碎骨矣! 过了会理县城,道路越来越窄,我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这里座座山顶岩石裸露,光秃秃的,一点植被都没有,满眼黄色山、黄土地,甚至天空也变成黄色了,不知何故!时值二月,坐在车厢里我感到汗流浃背,燥热难熬。 最难受的是夜晚。沿途旅店条件极差,睡通铺,被褥、床单好像几个月都不曾换洗,黑漆了光。更可怕的是被褥缝隙中有数不尽的大小虱子在蠕动。这些低等的小动物,曾使我们这些高级智能人一筹莫展,用扫帚扫扫不掉,和衣而睡,一天可以,二天下来,身体像散了架,根本不行。何况虱子会爬,钻进衣服携带远方,更是贻害无穷!到了最后,我们想起佛祖释迦牟尼“以身噬虎”的典故,如法炮制。我们将衣服用腰带束紧,吊在床头,然后来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由于精神放松,后来的几天倒是睡的安稳! 经过五天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渡口。 然而,展现我们面前的渡口,却是谁也想不到的一番景象。 四、初次踏勘 四川省内河局的同志告诉大家,汽车在鱼乍乘渡船过了金沙江后,翻过前面一道山梁就是渡口。汽车花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爬过了山梁,渡口就展现在众人面前。这时的渡口根本算不上一个城市,没有楼房、街道、商店,到处是荒山、草坡,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显得非常的荒凉! 长江总长6300多公里,从源头至青海的玉树,称通天河;从玉树至四川省宜宾市,称金沙江;宜宾至长江口称长江,通天河与金沙江长度差不多,都在2000公里左右,长江段较长,约2300公里。 渡口位于金沙江中段偏下,金沙江从西北方流入渡口,在渡口正南拐了个近乎120°的弯儿,然后向东北方向流去,大约前进了30多公里,又调头往南,经鱼乍到龙街,这一段航道比较直,几乎是南北一条线。渡口的金沙江两岸都是45°左右的坡度,一条土路从山顶绕过,沿着东山坡半山腰向南延伸,通过南边的豁口可到云南境内的永仁县,再往南就是昆明市。山脚下有一条悬索桥将两岸连接在一起,对面山头上耸立着五六幢五层红砖楼房,据说那是攀枝花钢厂的工人宿舍。那座铁桥,是专为钢厂修建的,铁桥是当时渡口唯一象征性建筑。 我们的汽车停在东山坡一处不大的广场上。接待我们的是四川省内河局勘探队的周队长。据他介绍,广场南边的几幢红砖瓦房,就是《431工程》总指挥部所在地。担任副总指挥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彭德怀,彭大将军。四川、云南、贵州等边远省市的领导,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分别担任指挥部的委员。对外一律保密用代号,交通部代号:“九九”,所以称“九九”指挥部。 从这几幢不起眼的红砖房中扯出密密麻麻无数条的电话、照明线,伸向四面八方。它好像战场上的作战指挥部,又像人的大脑中枢神经,道道指令从这里发出,传往渡口整个建设工地,形成有机的整体,步调一致,井然有序。面对这几幢又普通又平凡,在寒风中耸立的平房,想象在里边日夜辛勤工作的中央和地方领导同志,我不免顿生敬佩之情! 周队长将考察队安顿在几个军用帐篷里住下,并特意交待夜晚最好不要外出,如外出必须结伴而行。据周队长介绍,此处尚有台湾国民党派遣的和潜伏的敌特分子经常扮成此地的老百姓,日夜搜集我方情报,有时被我方发现,敌特拒捕,双方开枪交火,有的逃进深山躲藏起来。 夜幕降临,气温骤降。这里有“朝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气候特点。我第一次睡行军床,躺在上面身体弯成个大虾米,加上冷风嗖嗖,很难入眠。我披衣到帐外观察周围的环境,只听山风阵阵,寒气逼人,天空繁星点点。遥看江岸对面,弧光闪闪,那是钢厂的工人加班干活。寒风中时而传来狼的嗥叫和几下低沉的枪声,曳光弹划破夜空,发出红色的光芒,消失在远方的黑暗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f7e7e01000bmh.html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