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徐仁方:金沙江、虎跳峡 |
[游记]徐仁方:金沙江、虎跳峡 |
2008-05-22 sina.com.cn |
金沙江、虎跳峡 ——丽江行之一 (散文) 徐仁方 2006-08-03 20:49:25 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再说长江》,由此想起多次与母亲河亲切对话的往事。自长江口上溯,我到达过的最上游处,是金沙江大转弯与虎跳峡。 那是2003年10月,我们去云南旅游。28日晨从大理出发,沿滇藏公路穿越横断山脉北行。在公路未修通以前,这里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滇藏之间的交通,全赖在崇山峻岭中跋涉的马帮。滇藏公路的修建,艰险异常,筑路部队牺牲不少。如今路况甚好,途中风景极佳,蓝天白云,层峦叠嶂,梯田片片,民居点点。海拔渐高,有时车入云雾之中,穿云破雾而行,有腾云驾雾之感,为此前从未有过之经历。 中午,到丽江。餐后,驱车沿金沙江北上,直驶虎跳峡,约2小时车程。途经石鼓,这是著名的金沙江大转弯处,驻足这号称长江第一弯的地方,放眼望去,诸多感慨。怒江、澜沧江和长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中,三江东西相距不过数十公里,平行并流南下达170余公里,这就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这里拥有最丰富的地质地貌、生物种群,拥有众多的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此后,怒江入缅甸,称萨尔温江,流入安达曼海,进印度洋。澜沧江即湄公河,流经老撾、泰国、柬埔寨、越南,入南海。金沙江则在这里拐了个270°的大弯,回北转东,最终流入东海,汇入浩瀚的太平洋。我们真要感谢石鼓,不是它的阻挡,金沙江或许也将南流出国,那么,岷江就可能真的成了长江的正源,我们的母亲河就没有了青藏高原冰雪的润泽了。 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据说这三条江水,是天帝的三个女儿,欢快地携手前行。到了此地,小妹妹金沙江向往东方的大海,决定与姐姐们告别。天帝大怒之下,派了两个哥哥玉龙和哈巴前来阻止,但他们也挡不住妹妹东去的决心,二人乃拔剑自刎,化为两座雪山,屹立在金沙江两岸。小妹妹则冲过千山万壑,流经中华大地,汇入条条支流,终于奔向东海。 我想,这是否蕴涵着引人深思的某些哲理呢?望着眼前回荡的江水,想起了中国近代的宋家三姊妹和周氏三兄弟,都是一母同胞,手足情深,或为华夏女魁,或为文坛巨匠,然而因政见各异,终于分道扬镳,以至老死不相往来,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金沙江大转弯后,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中奔腾北上。我们沿江而行,东面是丽江,西面是中甸,即香格里拉,以中甸景色更佳。途中见玉龙雪山及山上的冰川,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巍峨神秀,圣洁晶莹。两座雪山海拔均有5500米,而金沙江仅2100米,可见峡谷之深。江边公路极为险峻,汽车开足马力,奋力前进,直抵虎跳峡。从路面到江边尚有几十米的陡坡,已经见到奔腾呼啸的江水,听到惊涛骇浪的咆哮。拾级而下,直至江边,但见江面最狭窄处,不过20来米,相传虎跳得过,故名。两岸峭壁,直耸云天,峡谷中激流澎湃,狂波怒卷,江风凛冽,涛声震天。江中心大黑石一块,扼住峡口,江流至此,更是巨浪排空,巍为壮观。想东坡《赤壁怀古》词,全出于诗人想象,后人游赤壁,大失所望,有“不过数座小土山而已”之说。而这里才真正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波澜壮阔的景象啊!我们在江边徜徉,目不暇接地饱览这清流飞瀑、洪波激荡的美景,任凭浪花打湿了衣裳。全身心地感受这排山倒海、大气磅礴的力量,沉缅于一种痴迷的流连和敬畏的震撼之中,久久不愿离去。在震耳欲聋的涛声中,仿佛听到《长江之歌》那雄沉高昂的旋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be570010005ka.html2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