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深山里的龙氏山庄金沙江下游古场镇三

[游记]深山里的龙氏山庄金沙江下游古场镇三

2008-06-10    tianya.cn


——金沙江下游古场镇三
刘火

初春,金沙江边的杂树和公园池塘边的柳树刚刚启动对绿色的向往。而屏山岩门山坡上的春意还只能在老乡种植的过冬青菜上。那些青菜不是我到岩门的动力,而是我照片中的要不了许久就会消失的已经存在了两百年的龙氏山庄。几年前去过一次,远没有这次所见让我惆怅。

宜宾至西南古郡屏山,自古溯金沙江水路一条,依金沙江山路一条,无论水旱二路进屏山都如古时蜀道。这是它深入大小凉山和云南的一支重要叉道。当然现今的宜屏路已经是二级偏低三级偏高的水泥路了。就在宜屏路的中段,有一口子,再由这一口子进二十华里山路,就是一座鲜为人知的神秘山庄——龙氏山庄了。山庄座落在岩门村(原岩门公社)骑龙埂上。何谓以姓氏称山庄名呢?据龙氏山庄的后人考证,龙氏之兴,始于春秋战国。东汉时,已经构成世系。龙氏山庄的后人还考证出自开科取仕以来,状元五人,榜眼一人,进士二十九人,举人三十九人。真可谓煌煌大观,耀祖光宗,气象非凡!龙氏后由关中入湘,散居两湖、两广、云、贵、川。清康熙年间,展成公由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宦游四川,其子元栋公迁居屏山岩门木槐溪。清道光初(1824)时栋公之子德华,由于受封,便兴高采烈地在骑龙埂上建成至今保存模样的岩门庄园。公元1950年后,这处庄园并没有象其它大宅分给了获得了土地的农人,而成了当时的乡政府办公的地方。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它的环境角度,当时的军政和农会是有远见的。倘若一户一户地分给了农人,也许山庄早就灰飞烟灭了;倘若它不作为政府的办公地方,它周边几乎没有农房的山野便更加寂静。在我看来,龙氏山庄有两次较大的损坏。一次是十年“文革”浩劫,拆戏楼,毁碉堡,砸牌匾;一次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拆区并乡并镇。原属于大乘区的岩门乡拆掉,与区所在地的大乘共为一个镇,于是已有四十年的一级政府便荡然无存,原来的烟火就仅剩下几房人看守诺大的一个山庄。我四、五年前去时,山庄里的居民好象还要多一些。而这次,在金沙江河谷和岷江河坝早已春色而骑龙埂除了偶尔星点菜花外还了无春意的时节,我再次爬坡到这山庄时,山庄的居民好象只有三、五住家了。

龙氏山庄确实气势非凡。庄园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座西向东,南北长70余米,东西宽50余米,四面石墙包旦,建有戏楼、前厅、中厅、后厅、书房、花厅和各式居室,依次排列在同一中轴线上。各厅偏房组成四个四合院。整座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构思严谨,风格独特,既具典型的川南民居建筑特色,又具客家民居建筑元素,几乎看不出哪是川南民居的小青瓦、两分水及穿斗柱,看不出哪是由广入川的碉楼、石墙及戏台,两种不同风格犬牙交错,高度融合。庄园的大门为品字型连门墙,大门有石刻对联一幅,上联为:业绍箕裘,祥凝凤阁;下联为:王言伦绋,恩满龙门。横联为:恩承址阙。从楹联看,可见龙氏山庄的历史和山庄主人的荣耀。背对大门,举目一望,群山环抱,梯田簇拥,视野极为舒展。面对大门,由下向上,直可以看穿整个山庄的四层天井的四道大门。
进第一道门,就是前厅。前厅位于整座建筑的中央,与中厅和后厅相连,前厅大门原由14扇木门雕刻装饰,雕有人物花卉和八仙过海神话传说。而现在前厅的木质栏杆,依旧保存完好,其清代简洁柔和的图案都鲜明地表达了昔日主人的士绅情调。只是现在厢房的木板壁前,凉晒的是去年收获的包谷和刚刚割下的青菜,还有就是懒懒地晒着太阳的猫儿和见了生人都不愿意叫唤的狗儿。栏杆下的两壁石雕,一幅是骑马出行图,一幅是鹏鹤展翅图。从这两幅石雕可以看出当年山庄主人的某些来历和志向。石雕只是微微有点风化,某轮廓其线条都还活灵活现。确实,龙氏山庄的雕刻不同寻常。无论石雕、窗雕,还是壁雕、檐雕,都不是工匠们的随手之作,而是整个山庄的“宏大叙事”里的首尾相连,章节清楚的每一精心之作。比起与它在一个行政区内的江安黄氏夕佳山民居来,虽说窗雕、门饰没有夕佳山民居那样丰厚精致,但龙氏山庄的石雕比起夕佳山民居来,我以为毫不逊色。像大型石刻鱼缸,九节香炉,雕刻之典雅精细,都是乡间极少见石雕艺术珍品。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夕佳山民居是在一个农耕文化高度发达的盆地浅丘处,而龙氏山庄则是在人迹罕至的群山之中。它的前面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它的后面是富饶的岷江河坝,实际上,龙氏山庄就是座落在横断山余脉延伸进屏山的两江分水岭上。第一次来时,没有发现它有这么些秘密,而当我第二次来时,不由我不惊奇,这样一方山水(其实金岷二水离它远着呢!)居然藏着这样的天地!

转自: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no16&idArticle=54725&flag=12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