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和谐文化之旅-杭州东方文化园游记 |
[游记]和谐文化之旅-杭州东方文化园游记 |
2007-09-16 xmnext.com |
5月13日到5月14日,我随党派两个专业委员会赴杭州萧山联合调研。我们下榻在东方文化园的太虚湖酒店。完成工作后,第二天上午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了东方文化园。这是中国四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十佳主题公园之一。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合处的杨岐山南麓。景区占地2700亩,总投资5亿元。这里左邻湘湖,右连渔浦,田园村落,莺飞草长,浅山碧水,风光秀丽。园内以周易八卦布局,儒、释、道三家同构建筑,2728米彩绘艺术长廊贯穿全园八大景区(世纪广场、佛家区、道家区、儒家区、东方度假区、千亩大草原、山瑞览胜景区、世界珍奇瓜果园)。游玩了其中一些主要景点后,我对东方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有了新的悟觉。 早晨先到佛教景区。踏进有寿福两个石星盘踞在上的洞门,面前就是占地2万平方米的世纪广场,或叫五行广场。广场上有四塔,高都为16米。每座塔依据易经及五行八卦理论按各自属性方位建造。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四塔中间的圆台代表着五色大地,圆台用五种颜色的大理石铺就。 我的眼光落在了广场上高达10米的“和合二仙”塑像上。相传历史上百姓祈求家人和睦团聚供奉的“和合神”原为唐代的“万回”。宋代以后,“和合神”由寒山与拾得二僧取代,并逐渐演变成两个童真天趣、形影不离的孩童形象,称“和合二仙”。一个(拾得)敞胸露肚,持荷微笑站着;另一个(寒山)则手捧礼盒席地而坐,两人亲密无间。荷、盒谐音和合,寓意和睦合力之意。民间又用和合二仙、礼盒指代夫妻“琴瑟和谐”、“百年好合”的婚嫁习俗。“和合二仙”成为中国的喜庆、恩爱、团圆之神,形象地表现了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深邃意境。鲜花、绿地、宝塔、点缀簇拥,再由“观音显圣”和“和合二仙”的动静结合,整个世纪广场呈现出一派祥瑞和睦的景象。 杨岐禅诗——平和的心态 佛家景区的杨岐禅寺原始建于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寺中有宋宁宗御赐题额。沧海桑田,千年古刹已荡然无存。如今由当地农民企业家重建杨岐禅寺,千年古刹开始焕发出庄严恢宏的光彩。 进杨岐禅寺,要过平安桥。导游关照:上桥要脚踏雕刻的莲花,意即祈求连升;下桥则要脚踏莲花旁平的一面,意即保佑平安。杨岐禅寺——大雄宝殿内的四大名山雕塑令人叫绝,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雕塑分别建于大殿的四角,传统的经典人物故事与佛教圣地的仙山琼宇,浪漫巧妙地再现“寺在山中,山在寺中”的浑若天成的山川美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的精美绝伦的五百罗汉人物故事雕像,令观者流连驻足。听导游介绍,大殿的地下还排列7700只 回音缸,这些缸一仰一卧,有序排列,使整个大殿形成绝好的回音效果。 天王殿的正中端坐着笑脸迎人、开怀袒腹的弥勒菩萨。这是中国佛教五大菩萨之一。弥勒菩萨的形像,是根据五代时出现在江浙一带的高僧——布袋和尚契此的特征所塑造的。 身材圆胖、大腹便便,神情怡然自得,始终笑颜逐开,便是布袋和尚的特征。他平日居无定所、随遇而安,出语则或庄或谐、变化莫测;平常他以杖肩荷一只布袋,四处化缘。因此被称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具备多种“特异功能”,不只能准确预知天气晴雨干湿的变化,更曾只身躺卧在雪堆中,却不见片雪沾其身,见者无不啧啧称奇!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布袋和尚示寂于岳林寺(在今浙江奉化县)庑下磐石上,遗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总不识。”世人据此推测:布袋和尚乃弥勒菩萨的化身。中国现存最早的大肚弥勒像在杭州飞来峰石窟。由于其造形慈蔼可亲、人见人喜,已成为中国艺品典型的造形。 弥勒菩萨有幅深具哲理的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这已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平和宽容心态。杨岐禅寺的弥勒佛像引起我格外注意的是“布袋和尚禅诗”。这首禅诗形象地展现了弥勒菩萨“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内在气度:“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中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忽然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不也是包含了那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保持心态平和的处世写照吗?! 枕石漱流——随和的志向 在去萧山的车上,为了准备晚会的猜谜节目。我帮坐在旁边的晚会主持人出主意。我看着联合调研人员名单,突发灵感:以两个会员的名字搭配联想设迷,大多数是男女混合。在38个名字中,我们一起设迷10多个。晚会上用了几个。如:谜语是“地动山摇”,打委员中的两个名字。谜底是:一个名字中含有“震”,另一个则带“基”字。又比如,谜语是:财源滚滚。委员中一个含“金”字,另一个与水有关,“涓”字。正巧,那个含“金”的委员是一个银行的副行长。还有一个是引用流行广告“以内养外”,其歇后语有与我们委员名字中带有“青春”、“丽”相同的词语。想不到这个联欢晚会的“气氛调料”,当场还引出了一段身世和一句佳话。 具体组织这次调研的是龚总,其夫人随团携行。当天晚会上,自然他们成为十分欢迎的佳宾。主持人请他们介绍浪漫恋爱史。龚夫人上台落落大方。她先调侃说:结婚前对爱情不理解,结婚后是上了贼船,身不由己。当一片笑声后,她说:我叫漱玉。有谁猜出这个名字的意思,我请他一起跳舞。我脑子里马上跳出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等她落座后,又过一段时间,我才鼓起勇气,走到她跟前悄悄说:是“枕石漱流”意思吗?她一听很高兴,忙告之主持人。 枕石漱流,意即以石为枕,用流水漱口,形容隐居山林的生活。原出自三国魏·曹操《秋胡行》:“名山历观,遨游北极,枕石漱流饮泉。” 该成语另有一说:漱石枕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这是孙楚顺着好友王武子的疑问思路发挥,将错就错,通过“枕”的动作、姿态把“流(水)”和“洗耳”联系起来,通过“漱”的行为把“石”和“砺齿”联系起来,表达了山林隐士的ZH一种随和志向。后人多引以第二个意思。明朝有诗歌为证:“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宝刀,枕流漱石吾堪老。”又如古代蒙学书《幼学琼林-卷3》:“隐逸之士,漱石枕流。”这句成语中的“漱石”后被用做人名者,如今人有饶漱石等。从“漱石”又引申到“漱玉”。表达起名者欲“漱石成玉”的意思。如著名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有易安居士文集,词集已散佚。现传《漱玉词》,系后人所辑本。 龚夫人身材苗条,皮肤白净。戴眼镜,显得比龚总年轻很多,委员们称她“十分亮丽”。她出生于达官贵人之家,从小家教严格。父亲对她期望很大。所以起名“漱玉”。但她因为名字起得太讲究,一生反而坎坷。她曾经患癌症,前两年刚开过大刀。其妹妹名字简单,叫“建华”,一生就十分平安。可能受她的经历感染,当我们两人邀请大家一起共舞时,晚会顿时进入高潮。在悠扬的舞曲中,许多人纷纷拥上来跳起欢快的三步曲。 从上海出发的时候,气象预报有雷阵雨。老天作美,我们在游玩的时候风和日丽,心旷神怡。早餐后与其他2个委员过太虚桥,信步走了一段彩绘艺术长廊。后来据开电瓶车的小姐说:这条长廊比颐和园还长2000多米。上午从杨岐禅寺出来便是金碧辉煌的金地宫。仿泰国皇宫式样建造,里面金砖铺地,塔身内外供奉9999座金佛像,包括宫本身造型也是佛,故叫万佛金塔地宫。二楼有海灯法师的舍利子一颗。在舍利瓶的第二层。出地宫旁边就是上三江宝塔的路。买小木榔头,沿途上去敲两边排列的铜钟,上去敲3下,下来1下。到达60米高的塔顶,气喘汗额,眺望三江果然一目了然。再回顾佛教建筑群,排成一线。许多白鹭在树林上面盘旋。据说这些白鹭从不把鸟粪撒在这个区域。当我们一行3人下山,只见组织者已经在等我们。忙乘游览车到道教区域,走马观花。再到儒教区域参观。首先看到的是高达10米的孔子青铜铸像。后面是杏坛。内有孔子周游列国的大型壁画。在大成殿里供奉五圣八儒的塑像。殿里的男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向孔子顶礼膜拜。左手扣右手,高举过头,然后三鞠躬。孔子塑像下面有8个小箱子,分别是:情、姻、文、子、仕、财、福、寿。一些会员为子女读书求签,伸进“文”洞,求签后叫法师揭签。再请香许愿。 上午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通过几个景区的游览,仿佛经历了一次和谐文化之旅。同行的陆部长说;只有人到中年才对和谐、和睦有更深的意愿和体验。这话一语中的。台湾的连宋大陆之行刚刚结束,长达50多年的敌对状况达到和解,两岸的和平前途在望。手里拿到本月的党派报纸上头版头篇是“参政议政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报道,末版末篇是鄙人拙作“和谐社会贵在人和”书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难道不就是和谐要旨吗?!来东方文化园一游,真是不虚此行! 但和谐中总有些不协调之音。比如:用了几百公斤黄金铺设的金地宫虽然豪华,但与佛教的质朴初衷是否有所相背。在大成殿有的老总竟被索捐高达360元的所谓“金榜题名”的进香费。儒教的道德风尚由于这个行为举止,是否粘上了伪善的嫌疑。这些不解与疑惑,在下午回程的路上,一切都化在滂沱大雨中。儒家有句格言:“以友辅仁”,意即用友情来辅佐正派的事业。愿这次科经法委员会和妇女儿童委员会的联合考察之行,加强双方的友情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事业。前方快到上海,天气已转为和风细雨。—―――― 全部脚印不留脚印 留下脚印: |
转自:http://spaces.xmnext.com/?uid-125071-action-viewspace-itemid-198255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