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之江小隐的日记 |
[游记]之江小隐的日记 |
2008-06-13 douban.com |
海子有首诗是这么写的: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1995年,盲人周云蓬背着吉他离家远行,那时他也没有料到,他将来会在音乐中和诗紧紧维系在一起,而在《九月》中,他与落寞孤独的海子相遇了。命运,有时候我们必须要感叹命运。 “留在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也许正是9岁时这一景象,才把周云蓬引上了音乐之路。“音乐是医治人类心灵的工作”,英国著名音乐家Sting的这句话再次被应验了。周云蓬从音乐人生里洗涤出的坦然和乐观,他的平静让我们不得不开始了一个新的思考:身体有缺陷的人和身体健康的人,到底谁才是更容易受伤的人?周云蓬读大学期间,教人弹吉他,不要学费,只要求学生为他读一本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赶上了圆明园艺术村部落生存的尾班车,当他在北京街头卖艺翻唱罗大佑的《现象》和约翰。列侬的《想象》时,他是没有预料到10年后他会和罗大佑站在同一场颁奖礼上的,罗大佑唱的是《倾城之雨》,周云蓬唱的是《九月》。四年前,当他登上唐古拉山面对苍茫疆雪时,一股自豪才能倾囊而出, “我是世界壮丽的伤口,伤口是我身上奔腾的河流。” 1997年,一路南下卖唱;1999年到2002年,与朋友们创办民刊《命与门》、《低岸》;2004年创办“马齿民谣”网站; 2005年3月,自费印制第一本诗集《春天责备》;6月,发起为患病诗人筹款义演。这些,已一一突破了他的身份,他写实派的歌曲让我们重新检查我们自己的症状。 在国内,像周云蓬这样唱歌的歌者,无论是失明者还是视明者,都还没有出现第二例。而我们的文化产业,对于一名视障艺术创作者生存的关注与支持,也是远远不够的。总得承认:在我们的民谣里,诗歌已经成为了一个失业者。这不是一个集体的悲哀,也并非周云蓬一人所能力挽的狂澜。我们是不关心一只鸟的弧度和呼吸的,我们甚至还用一种有弧度的器皿去剿灭一只鸟的呼吸,来滋补一个人的呼吸。在周云蓬的心窝里,他养着一只只鸟,他每天都在看它们飞起降落蜷缩。那一道道弧线彻夜不息,它们为他毅然断绝了时间的奔流。在那些疲倦的深秋里,他看到它们是荒岛上唯一的篝火。 周云蓬的歌声也许是孤独的,但是他的执着让我们走出孤独,走出尘埃,走出天涯,走出初夏每一间临时的客栈,从而走进雨季洗刷尘世污垢后的清澈,与诗为伴,与歌为伍。 音乐能做到《九月》的高度,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从诗意的栖居地俯瞰而下,音乐登攀而上的姿态以决然而视,这是诗与歌的绝妙牵手,五指相扣……对歌中“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这句感触深刻,把玩的是意象中的哪些距离时而捉摸不透,时而昭然若是。 |
转自:http://www.douban.com/people/2532596/notes1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